揭密95%失敗哲學 矽谷新創停.看.聽

揭密95%失敗哲學  矽谷新創停.看.聽
揭密95%失敗哲學 矽谷新創停.看.聽

台灣掀起一波的創業風潮,雨後春筍般的相關課程紛紛冒出,還有五花八門的創業競賽及創業育成的資金投入,對於新創聖地-矽谷來說,這樣的景況並不陌生,讓我們從矽谷創業倖存者來解密新創競技場的生存哲學。

【文/Grace Shin-Yee Tsai 圖片提供/Gettyimages、東方IC】

近年來,美國矽谷(Silicon Valley)的創業風氣盛行,新創公司(Start-Up)比比皆是,公司規模小至2人、多至千人。開發的產品多元不設限,可能是技術方案、商務諮詢或者手機電腦軟體,甚至大眾化的實體商品也是目標之一。

在過去的6年中,筆者有幸在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新創公司擔任工程師,甚至體驗過新創公司的第一號員工(Founding Engineer),參與各種融資和展覽活動;同時,在工作和面試的過程中,認識許多創業者,從他們的經歷當中,理解創業的挑戰和成就感。

揭祕新創-3種命運

開宗明義,新創公司的成功比例很低,這是討論新創公司發展必要的認知,因為在大眾媒體上一般只會報導成功的案例,即使偶爾看到失敗的例子,多數也是因為特殊原因,例如:涉嫌詐欺。因此,在考慮創業或者加入新創公司時,必須要先理解新創公司可能的結局,進而衡量這些結果對於個人事業發展和經濟狀況帶來的風險。聽來似乎很恐怖,但其實新創公司的結局大致可以分為下列3種。

1.上市公司

新創假如維持穩定發展的話,就會邁向上市這條路。眾所皆知的例子包括2000年代的Google;2010年代的Facebook;今日的Uber和Lyft等。這些公司又被稱為現代獨角獸,從新創公司發展成世界知名的跨國公司,其實相當不容易,因此發生的機率是少之又少。當這些公司上市時,創始人和早期加入的員工都能透過出售持有的股票得到可觀的收入,因此成為上市公司是新創普遍認為的成功之路。

廣告

2.大公司收購

新創公司被更大的公司收購也是另外一種常態,收購的公司不見得一定是上市公司,很多時候提出收購的公司也是新創公司。被收購的原因有很多種,通常是因為產品相似或是互補,也有可能是收購的公司想投資不一樣的市場。例如:Google想擴展居家智能版圖,於是在2014年砸了32億美元收購Nest;Facebook想要進軍「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和「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市場,所以在2014年出資20億美元收購Oculus VR。有些時候,收購與否和產品完全無關,而是看中新創公司的團隊而決定收購,這種收購稱為「購聘」(Acqui-hiring),這種收購的案例在小規模的公司之間很常發生。在各種併購發生時,創始人和早期員工通常能兌現部分的股票,也會獲得高於一般求職者的薪資進入新公司工作,能大大提高個人收入,因此被收購也是一個新創公司成功的結局。

這樣的例子筆者接觸非常多,就以現在任職的公司Niantic來說,它是一家創業10年且資金非常充足的新創公司。近幾年公司想要積極的拓展AR的市場,但是相關人才常常選擇去Facebook、Google這類的大公司,於是在2年間我們收購了5間以上的「小」公司,每間員工數都是少於10人的超初期新創公司,這些公司有個特點,都是偏重技術研發,例如:大數據(Big Data)、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等領域。除此之外,Niantic也會為了吸收團隊中的資深工程師,來進行收購。

3.關門解散

新創公司大部分的結局並不美好,由於資金用完,只能關門解散。導致失敗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看到的問題是「目標不明確,為創業而創業」。新創公司剛開始的資金通常很少,多數只能維持小於50人的團隊,假如還為了迎合不同的投資人和潛在客戶,一直改變公司技術領域或市場方向,會遇到一個不可抗拒的問題-人力不足,導致沒有一個項目達到目標,進而引發蝴蝶效應,以致後續融資困難;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創辦人,矽谷的創辦人多數是工程師,通常擁有深厚的技術背景、技術能力也非常創新,但忽略了商業能力的重要性,這類團隊常常缺乏與投資人或客戶的溝通能力,也不了解商業模式和市場變化,因此而導致失敗。

以自身的經歷來說,筆者曾經在一家新創公司擔任第一號員工,所以有幾次機會代表公司在大型活動中做「Pitching」,就是在投資人面前用1到5分鐘的時間去介紹自己的公司。在最初幾次的活動中,由於自己是工程師,總是習慣強調公司的技術有多麼好,可是投資人卻不感興趣,為了要得到好效果,筆者開始努力去觀察融資順利的新創公司,了解他們都是如何吸引投資人的,漸漸也觀察到,投資人更在意的往往是「公司產品切入市場的角度」,而比較少的情況會是技術的突破。很幸運可以跟公司創辦人學習到這一點,得知如何與投資人溝通,進而使公司得到不少的關注。

投資人-5%潛力股

除了從新創公司來看創業,也可以從另外一端來分析。在矽谷工作時,認識了在投資公司上班的朋友,也聽過一些投資人開的講座。從這些交流與活動中,常常能觸發筆者從投資人的角度來思考創業的市場與競爭,可以更了解各個階段創業的難度和風險。

以結論來看,投資人通常定期會拿出大筆資金投資在新創公司。在初期階段,投資人大概會拿20%的資金,在眾多的新創公司中,挑選不少間公司做投資,但在分配之下,每間挹注的金額並不多,主要作為新創公司「種子輪」(Seed Round)或是「天使輪」(Angel Round)的投資。投資人並不期望在這個階段得到任何的回報,他們真正的目的是要給每間公司一點幫助,從中觀察哪些公司提出的技術能夠真正的實現、找到適合的商業模式,進而理解每間公司發展所需的預算。因此,這是投資人真正開始衡量這些公司的階段,也是新創公司成敗最關鍵的時期。

順利度過初期階段,投資人已經可以精選出小部分(通常小於5%)新創公司是有潛力的。此時,投資人就會撥出下一階段的資金,投資挑選過後的新創公司,投資金額相較之下就會多一點,這就是所謂A輪以後的投資。接下來的每一個階段,投資人都會篩掉更多的公司,期望最後存活的少數公司,可以成功上市或者被高價收購,進而從中得到投資獲利。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其實他們期望成功的新創公司比例絕對小於5%。因此,創業團隊必須要把握每一個階段融資所需要展現的能力、強調的重點,才能夠在眾多的新創公司中脫穎而出。

動機-技術+團隊

儘管創業的成功率很低,在美國矽谷還是有非常多的人願意冒險嘗試,其中有很多不同的動機。其中最常見的創業動機,就是有了一個創新的想法,這種想法很可能是一種新的技術。例如:Oculus VR 研發出給大眾使用的VR頭戴顯示器;Tesla研發出能夠量產且普及化的電動車;創新也可能是新的商業模型或產品模式。例如:Uber利用現有的雲端和手機軟體技術,發展出新的叫車模式,同時開啟一系列相關的市場。

另一種常見的創業動機,就是希望能夠組織一個強大的技術團隊,專精在某一領域的技術研發。有些技術研發的想法,在定型的大公司的工作環境底下,是無法有空間實現的。因此,不少資深的工程師或是項目經理會希望自己組織一個小團隊,嘗試不同的原型和演示。這些成功的團隊,通常會被大公司欣賞而併購,進而將新開發的技術整合進該公司的產品當中。

創業是誘人的,也是推動科技進步和市場演進重要環節。但在考慮創業或是加入新創公司的同時,必須充分了解創業公司的每個階段的意義和風險。在創業之前,先做好十足的準備,包含個人專業經驗的累積,不論是技術還是商務方面都很重要。另外,建議可以先加入幾次新創公司作為早期員工,從中觀察融資技巧,了解新創公司的文化,藉機累積相關產業和融資的人脈。最後,要做好創業失敗的準備,從經驗中學習,等待將來成功的創業。(本文作者為矽谷資深軟體工程師)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0年4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