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物價大漲重挫消費者信心 美經濟前景拉警報(2-2)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Capital Economics資深美國經濟學家Andrew Hunter表示,消費者信心的疲弱,「表面上很難與就業加速增長及股市持續反彈相提並論」,但這份消費者信心報告指出,現在消費者對通膨飆升的擔憂已經超過那些正面的趨勢。

全美供應持續緊繃導致消費者物價飆升,上周公布的美國6月總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5.4%、月增0.9%,遠超出經濟學家預估的年增4.9%和月增0.5%,並雙雙創下2008年以來的13年新高。排除波動性較高的能源和食品價格後,6月核心CPI升至4.5%,創下1991年以來的30年新高。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二手車和卡車價格較5月大漲10.5%,創下史上最大漲幅,且占整體物價指數漲幅超過三分之一。與去年同期相比,美國二手車和卡車價格大漲45.2%。6月美國房價月漲0.5%,占CPI漲幅近三分之一,與2020年同期相比上漲2.6%。

近來許多數據和調查報告顯示經濟解封帶動消費需求高漲,在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下,僱主不得不提高薪資待遇加入搶人大賽。

上周聯準會公布的「褐皮書」轄區經濟報告指出,美國經濟持續復甦,帶動7月初就業強勁增長。物價上漲力道強勁,雖然部分受訪者認同央行的看法,即價格壓力是暫時的(transitory),但大多數人認為未來幾個月的投入成本和銷售價格將進一步上揚。企業爭相填補創下紀錄的職缺數,因此工資普遍增長,尤其是低薪階層的薪資增長超過平均值。部分僱主表示,祭出高薪也未必能吸引求職者上門。

廣告

然而,根據美國勞動部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美國的薪資增長已經跟不上物價上漲的腳步,6月薪資雖小幅上揚0.3%,但經物價調整後卻倒跌0.5%,顯示通膨已經吃掉了薪資增長,美國民眾的薪資不增反減,使經濟復甦前景蒙上陰影。

上周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國會發表證詞時坦承美國通膨顯著升高,且在放緩之前,未來幾個月仍可能保持在高點,但他仍堅稱當前的通膨急升只是暫時現象,他表示,目前的物價壓力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一些對暫時的環境敏感的產業,例如二手車。

他在回答眾議員提問時表示:「這都是同一個故事,就是半導體短缺。而由於種種原因,需求也非常高漲,這是一場高需求和低供應形成的『完美風暴』,但它應該會過去,除非我們認為美國的二手車市場會陷入數年或許多年的供應短缺,否則我們應該將其視為暫時現象」。

鮑爾仍然重申,美國經濟雖有所改善,但勞動力市場仍遠低於疫情爆發前的水準。只有在實現充分就業和穩定物價方面「進一步取得實質進展」,聯準會才會調整現行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但目前美國經濟距離達成這個目標仍有長路要走。

LPL Financial首席市場策略師Ryan Detrick表示,近來的數據顯示通膨應該是暫時的,如同聯準會所言,但最大問題在於這個「暫時」會持續多久。

匹茲堡大學教授Stefania Albanesi表示,這些對物價持續上漲的擔憂未必導致消費者信心減弱,但這取決於通膨持續多長時間。如果價格上漲變得夠普遍,消費者意識到通膨正在發生,他們可能開始做出反應並開始囤積東西,這將進一步推升物價,對所有消費者都會是個大麻煩。

對通膨的擔憂仍然籠罩市場,目前美股期貨走跌,道瓊指數期貨跌192點或0.56%,標普500指數期貨跌0.46%,那斯達克100指數期貨跌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