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科技股多頭能否續航,端看兩大逆風因子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台灣科技業者在今年前2月受到iPhone及科技產品的淡季效應影響,營收呈現月減;雖然1Q淡季也並非不尋常,但iPhone供應鏈的訂單疲弱,還是引發市場對台灣科技今年成長動能的擔憂加劇。

以鴻海 (2317) 而言,前2月合計營收僅6784億元,和去年12月單月6751億元相去不遠;大立光 (3008) 前2月營收為57.32億元,年減20.14%;可成 (2474) 營收則是自去年11月開始呈現連4個月的月減現象。

從今年前2個月疲弱的營收數字中,市場究竟看到什麼?在擔心什麼?法人指出,一、新台幣匯價升值,二、持續的零組件價格上揚。

新台幣匯價在去年升值6%,今年前2月則又再升值2%,國內電子廠在3月陸續召開的法說會,也都揭露了毛利率受匯損衝擊的事實。美國FED昨晚如市場預期升息1碼,但對全年升息的次數,顯然趨於較溫和的態度,Fed堅持去年12月時所說今年升息3次之看法,而非較激進的4次,令市場失望,美元指數下滑,加深非美貨幣的升值壓力。

此外,零組件喊漲,以仁寶而言去年第4季毛利率遭壓縮,仁寶去年第4季營收2548.4億元,季增10%,毛利率3.3%,營益率1%,都比第3季下滑。依例第四季是旺季,受到旺季效應帶動,仁寶去年4Q單季營收年成長16%,不過因零組件價格在高點,人力吃緊招工成本提高,竟使4Q的毛利率和營益率都出現季減。如何轉嫁成本?仁寶總座陳瑞聰說,今年零組件MLCC、PCB仍有漲價壓力,反應漲價最好的時機是新品上市,因報價可根據現在最新成本反應漲價,舊的產品漲價較難,只能漲一部份,目前是希望第2季能反映。

從市場憂心的2大因素來看,匯價方面,市場並不清楚新任總裁楊金龍的匯率政策,大都也只能強化避險。而零組件價格的上漲,下游廠只能透過新品上市調整價格,至於能否奏效,就看消費者是否買單。

去年台股站上萬點,係由科技權值股撐起一片天;今年科技股還能否多頭續航,複製去年榮景,上述2大逆風因子應是觀察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