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中鋼董座翁朝棟:助下游產業升級,建構最精緻鋼廠(2-1)

【時報-各報要聞】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壓力,與中鋼 (2002) 長遠發展,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他決定找回中鋼人的使命感和價值觀,讓同仁勇於負責、承擔,他同時將中鋼定位為「精緻的鋼廠」,除積極發展高質化產品,以提升公司競爭力和獲利能力外,也將強化技術行銷,協助下游產業升級,建構成為最精緻的鋼廠。以下是翁朝棟受訪內容摘要:

找回中鋼人使命感

問:董事長是一輩子的中鋼人,希望將中鋼帶往什麼方向?希望將中鋼打造成什麼樣的企業?

答:我是民國69年初進入中鋼服務,當時第一任董事長是馬紀壯、總經理是趙耀東,後來馬紀壯升任行政院秘書長後,由趙鐵頭接董座,建立了中鋼的制度和確立中鋼精神。我進中鋼時,只有一座高爐,於67年投產,正進入第二階擴建,迄今已工作37年,見證了中鋼的成長,記得中鋼建廠時,員工都很勤奮工作、不眠不休,不像現在有些年輕人不想加班。過去,我擔任行政副總時,曾接待惟覺大師,我誠懇的問大師,為何現在有些年輕人那麼計較加班,和要求一些福利,不像創建時同仁一心為中鋼付出?大師回答,中鋼四階擴建完成後,要往哪一個方向走?下一個目標是什麼?要讓員工知道,這樣員工才有方向、有使命感,才會努力。

中鋼現有四座高爐、加中龍二座,合計有六座高爐,未來已沒有高爐的發展空間,中鋼面臨產量瓶頸,如何突破瓶頸?是中鋼未來重要課題。事實上,鋼鐵業在去年11月經行政院報環保署核備後核定,是台灣第一件政策環評的產業,台灣不會再增建高爐廠,電爐廠也只能汰舊換新,因此中鋼只能向外發展,推動新亞計畫,向東協發展,包括投資中鋼住金和台塑河靜煉鋼廠,以貼近市場。主要考量台灣土地有限,長不出大樹,必須借著別人的土地,才可能長出大樹,因此中鋼市場向海外延伸,希望在東協和印度建構另一個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