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快報/記者巫彩蓮報導】IT、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放緩,面板景氣下行影響,明基材(8215)董事長陳建志指出,LCD產業承受大的營運壓力,間接衝擊到零組件需求,第三季偏光板產能利用率將至85%,惟醫療事業開拓東南亞,以及車用IC缺料緩解,將帶動電池隔離膜出貨,新事業依然維持成長,對於下半年營運維持審慎樂觀的看法。 面板下游終端應用TV、Monitor、NB需求變化,陳建志表示,無論出貨量或價都是有壓力,公司會採取彈性接單、動態調整來爭取接單,偏光板產能利用率降至85%,由於偏光板價、量呈現停滯,今年全年偏光板營收比重平均降到75-80%左右,醫療、隔離膜等新事業則是維持成長。 至於隔離膜產品,第二季因IC缺料、中國大陸封控,銷售表現較預期來得低,不過IC缺料緩解,未來幾季將明顯復甦,日本第二家車廠於今年進行認證,2023年將試產,而第三家日系車廠將在今年下半年展開認證工作,為了滿足日本、泰國、中國大陸等客戶求,蕪湖廠新增產能今年第四季如期開出,年產能將提升到1億平方公尺,而雲林廠著手展開土建工程、設計確認,規劃2024年第二季產能開出,到2024年底隔離膜年產能將拉升到1.7億平方公
【時報-台北電】明基材(8215)公布第二季財報,合併營收約41.12億元、季減1.2%,毛利率維持在20%以上,每股盈餘約0.82元。展望下半年,董事長陳建志表示,偏光片、光學膜和光學材料因為大環境不佳,出貨和價格都有壓力。鋰電池隔離膜和醫療產品在解封和缺料緩解之後,未來兩季展望樂觀。 明基材第二季合併營收約41.12億元、季減1.2%、年減4%,毛利率約20.56%,營業利益約2.45億元,季增18.9%、年減22.2%,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約2.62億元,季減10.6%、年減5.5%,每股盈餘0.82元。累計2022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約82.76億元,和2021年同期相當,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淨利約5.55億元、年成長25.8%,每股盈餘約1.73元。 陳建志表示,上半年偏光片營收占比約75%~80%,一方面是其他新事業大幅成長,而偏光片出貨、價格都有一些壓力,出現停滯的狀態。偏光片、光學膜和光學材料因消費性電子和IT產品大環境不佳、面板狀況不好,承受很大的壓力,下半年保守看待。公司將動態調整,目前產能利用率約80%。(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袁顥庭/台北報導)
明基材(8215)公布第二季財報,合併營收約41.12億元、季減1.2%,毛利率維持在20%以上,每股盈餘約0.82元。展望下半年,董事長陳建志表示,偏光片、光學膜和光學材料因為大環境不佳,出貨和價格都有壓力。鋰電池隔離膜和醫療產品在解封和缺料緩解之後,未來兩季展望樂觀。
明基材(8215)公布第二季財報,合併營收約41.12億元、季減1.2%,毛利率維持在20%以上,每股盈餘約0.82元。展望下半年,董事長陳建志表示,偏光片、光學膜和光學材料因為大環境不佳,展望保守。鋰電池隔離膜和醫療產品在解封和缺料緩解之後,未來兩季展望樂觀。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明基材(8215)今天舉行法說會,董事長陳建志表示,偏光片今年面臨面板市況不佳,承受壓力,保守看待到第四季。不過,非偏光片的醫療產品、電池隔離膜持續成長,下半年依舊看旺,預期偏光片今年營收占比約降至75%,全年資本支出預計20億元。 明基材第二季營收41.12億元,季減1%,年減4%,毛利率21%,稅後淨利2.62億元,季減11%,年減5%,每股盈餘0.82元。上半年營收82.76億元,年減1%,毛利率達到19%,稅後淨利5.5億元,年增26%,每股盈餘1.73元。今年上半年毛利率逐步往上,主要進行轉型策略,主要非偏光片以外產品,包括醫療產品、隔離膜成長所致。 陳建志指出,偏光及光學膜等產品,由於面板產品壓力非常大,不管是出貨量或價格都有壓力,公司持續動態調整,目前產能利率約85%。雖然公司朝高附加價值產品開發,但面對庫存量仍大,也影響客戶對高附加價值產品的需求,下半年偏光片保守看待。 電池隔離膜第二季受到IC缺貨、大陸封城衝擊以及全球電動車銷售下滑,銷售雖有成長但較預期差。目前IC缺貨緩解,預期未來幾季會明顯復甦。 電池隔離膜產能部分,今年第四季蕪湖廠新增產
明基材 (8215-TW) 近年擴大聚焦在醫療、電池隔離膜等非偏光事業,董事長暨執行長陳建志今 (5) 日對醫療產品仍維持樂觀展望,預期今年四大醫療業務都將成長,此外,明基材轉投資的隱形眼鏡廠視陽光學 (6782-TW) 也規劃上市
偏光板廠明基材 (8215-TW) 今 (5) 日召開法說會,展望下半年,董事長暨執行長陳建志坦言,整體面板市況不佳,下半年偏光板在價格、出貨上也都有一定壓力,不過明基材在醫療、隔離膜等多元布局發酵下,對營運維持審慎樂觀看待。
日 期:2022年08月04日公司名稱:明基材(8215)主 旨:明基材董事會通過參與子公司碩晨生醫股份有限公司增資發言人:王勝興說 明:1.標的物之名稱及性質(屬特別股者,並應標明特別股約定發行條件,如股息率等):碩晨生醫股份有限公司普通股2.事實發生日:111/8/4~111/8/43.交易數量、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每單位價格:每股新台幣25元交易單位數量:不超過10,000仟股交易總金額:不超過新台幣2.5億4.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交易相對人如屬自然人,且非公司之關係人者,得免揭露其姓名):交易相對人:碩晨生醫股份有限公司與公司之關係:本公司之合併子公司5.交易相對人為關係人者,並應公告選定關係人為交易對象之原因及前次移轉之所有人、前次移轉之所有人與公司及交易相對人間相互之關係、前次移轉日期及移轉金額:不適用6.交易標的最近五年內所有權人曾為公司之關係人者,尚應公告關係人之取得及處分日期、價格及交易當時與公司之關係:不適用7.本次係處分債權之相關事項(含處分之債權附隨擔保品種類、處分債權如有屬對關係人債權者尚需公告關係人名稱及本次處分該關係人之債權帳面金額:不適用8.
偏光板廠明基材 (8215-TW) 上周進行除息交易後,在買盤進駐下,花費 4 天即完成填息,本周漲幅也達 9.97%,展望營運,明基材雖然受整體面板產業需求降溫影響,但多元布局上,包含醫材、車用隔離膜等相對穩定貢獻。
【時報-台北電】明基材(8215)8月5日受邀參加兆豐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當天14:10開放登入,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etYMqDKr9qAcoA3dA,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編輯:龍彩霖)
日 期:2022年07月22日公司名稱:明基材(8215)主 旨:明基材受邀參加兆豐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發言人:王勝興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1/08/05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1/08/05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4 時 3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線上法說會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受邀參加兆豐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將於會中就已公開之財務及業務等相關資訊做說明。5.其他應敘明事項:當天14:10開放登入,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etYMqDKr9qAcoA3dA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財訊快報/記者巫彩蓮報導】明基材(8215)於今(15)日除息,每股配發1.5元股息,除息參考價28.1元,儘管TV面板報價持續走跌,其偏光板供應以NB、Monitor為主,TV占比相對低,單季營收持穩在41億元,以及日圓貶值因素化解原料成本壓力,排除第一季售地收入挹注,法人推估,第二季每股稅後盈餘約0.68元。 明基材偏光片產能集中台灣,產品以工控、戶外應用、IT等應用為主,受TV市場波動影響較小,反映運輸成本攀高,第一季毛利率18.13%,較前一季減少1.07個百分點,惟處分土地一次收益挹注,稅後淨利2.9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91元。 偏光板占明基材營收比重約84%,嚴控產能擴充並鎖定附加價值較高應用,第二季營收持穩41億元,惟運輸、原料成本攀高,以及NB需求放緩,以及排除一次性土地處份業外因素,法人推估,單季獲利約2.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約0.68元。 明基材發展醫療、電池隔離膜兩大產品線,以降低對偏光板產品依賴度,電池隔離膜去年開始出貨給日系車廠,蕪湖廠年產能將由4千萬米平方,到年底倍增到1億米平方,接續進行雲科廠的擴產,預計2024年第二季量產,年產能規劃1.7億米平方,
偏光片廠明基材(8215)公布營收,6月合併營收約13.56億元,月增1.38%、年減6.14%,累計第二季合併營收41.12億元,季減1.26%、年減4%。受到大陸封控管理和面板需求放緩影響,明基材第二季年增率轉為負數。下半年面板廠要求降價壓力大,再加上供應商漲價,偏光片廠營運展望趨於保守。
【時報-台北電】明基材(8215)決議配息1.5元,訂7月15日除息,7月18日為最後過戶日,7月19日~7月23日停止過戶,7月23日為除息基準日,現金股利發放日為8月12日。(編輯整理:龍彩霖)
鴻海(2317)電動車布局再下一城!鴻海於高雄市和發園區成立電芯研發與試量產中心15日正式動土,董事長劉揚偉強調,這座研發與試量產中心會先聚焦安全性與量產性較高的LFP(磷酸鋰鐵)電池,規劃2024年達成量產目標1.27GWh(Gigawatt-hour),主要將開發應用於電動巴士、乘用車與儲能系統所用電芯,未來也將往下游延伸至電池模組。
【時報-台北電】電動車、自駕車趨勢成形,鋰電池隔離膜供不應求,未來十年電池隔離膜需求將大增八~十倍,也吸引偏光片廠積極搶進。 明基材(8215)看好隔離膜長期需求,積極擴充產能,今年底產能將倍增。誠美材(4960)也找上日廠技術合作,公司準備投資擴產,搶隔離膜龐大商機。 明基材耕耘車用隔離膜市場多年,受惠於油電混合車、電動車出貨攀升,隔離膜需求爆發。明基材董事長陳建志表示,今年電池隔離膜產能相當吃緊,隨著汽車產業升級、電動車、自駕車趨勢成形,預期未來十年電池隔離膜需求將大增八~十倍。不過隔離膜進入門檻高,現在購置設備的leadtime前置時間長達兩年,還要技術研發、驗證,接下來還要和電池芯廠合作、進入車廠也需要驗證時間,現在布局可能要五~六年後才會有貢獻。 明基材目前整體電池隔離膜產能約落在4,000萬平方米,去年加擴充安徽蕪湖、台灣雲林兩地產線,依照擴產計畫,今年年底蕪湖廠產能將提升至1億平方米,台灣雲科廠產線預計2023年投產,屆時電池隔離膜總產能將達1.7~1.8億平方米。明基材表示,目前日本第二家車廠客戶認證正在進行中,預估最快明年有貢獻,而既有的日本客戶,加上中國、泰國等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