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晶技 個股留言板
【時報-快訊】晶技(3042)11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11月營收 1-11月營收 112年度 1,035,631 9,940,231 111年同期 951,659 12,199,559 增減金額 83,972 -2,259,328 增減(%) 8.82 -18.52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晶技(3042)10月營收10.9億元,雖月減1.93%,但年增0.42%,是單月營收睽違18個月後再轉為年增。10月自結每股稅前盈餘0.74元,前10月自結每股稅前淨利5.84元。法人表示,預估晶技第四季表現將可望優於正常的季節性。由於汽車業可能持續補貨需求和出貨量增加,法人預估晶技第四季營收約將優於過去第四季表現。由於產品結構改善,預估第四季毛利率可望將從第三季35.2%成長至35.4%。法人預估晶技2024-2025年營收將恢復11-12%的年成長(相較2022-2023年的年下滑14-18%);加上更健康定價環境和更好的產品組合情況,預估晶技的毛利率將在2024-2025年改善至36%-36.4%,營業利潤成長22-27%,扭轉2022-2023年下降19-36%的下降趨勢。日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將評等由原先中立的「持有」調高至「優於大盤表現」,同時調高目標價由85元調高至110元,並調高2024-2025年每股盈餘(EPS)預估,幅度1-4%。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晶技(3042)自結前10月稅前盈餘為18.09億元,年減43.3%,每股稅前盈餘為5.84元,晶技預估,第4季將較第3季微幅下滑,晶技董事長林萬興表示,在AI及EV推動下,明年及後年石英元件產業值得期待,日系外資最新報告將晶技評等由「持有」調高「優於大盤表現」,目標價也調升至110元,晶技盤中股價走高。 晶技自結10月合併營收為10.9億元,年增0.4%,營業淨利為2.05億元,年減6.9%,稅前盈餘為2.29億元,年減21.9%,單月每股稅前盈餘為0.74元,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為89.05億元,年減20.8%,營業淨利為14.36億元,年減39.6%,稅前盈餘為18.09億元,年減43.3%,每股稅前盈餘為5.84元。 隨著AI應用普及,帶動高階產品石英晶體與晶振需求,晶技2到3年前就開始參與AI相關產品研發設計,包括Nvidia等GPU及半導體廠,晶技都是供應商之一,去年AI相關佔公司營收比重約9%,晶技預估,今年可望攀升至12%。 在車用電子方面,目前晶技在車用石英晶體市佔率為10%,晶技目標是2025年市佔能倍增至20%。 日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我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日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表示,看好晶技(3042)轉折點即將到來,預估第四季業績將優於正常季節性,加上需求和結構改善,預估2024-2025年可能恢復穩健成長,決定將評等由原先中立的「持有」調高至「優於大盤表現」,同時調高目標價由85元調高至110元。同時調高2024-2025年每股盈餘(EPS)預估,幅度1-4%,反應較佳的毛利率。日系外資表示,儘管晶技第三季的毛利率低於預期,不過根據日系外資的研究調查,晶技可望受惠於手機及PC需求的穩定和逐步復甦,以及汽車和網路的貢獻不斷增加。這可能會導致2024-25年營業利潤恢復至22-27%的穩健年成長,扭轉2022-2023年的年減19-36%的下降趨勢。日系外資指出,晶技第四季可望優於正常季節性。基於汽車業可能持續的補貨需求和出貨量的增加,日系外資預估晶技第四季營收約為31億元(季減1%,年增 1%),優於正常季節性季減10-15%。由於產品結構改善,預估第四季毛利率將從第三季的35.2%成長至35.4%。由於需求復甦和更好的組合,營業利潤可能會在2024-25年恢復穩健成長。日系外資表示,根據研究調查發現,
【時報-台北電】晶技(3042)112年10月自結合併營收10億9011萬3千元,稅前利益2億2854萬8千元,稅前每股盈餘0.74元。 112年前10月自結合併營收89億460萬元,稅前利益18億881萬4千元,稅前每股盈餘5.84元。(編輯:廖小蕎)
【時報-台北電】晶技(3042)112年前三季營業收入78.09億元,稅前淨利15.68億元,本期淨利13.0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13.05億元,基本每股盈餘4.22元。(編輯整理:李慧蘭)
【時報-快訊】晶技(3042)10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10月營收 1-10月營收 112年度 1,090,113 8,904,600 111年同期 1,085,594 11,247,900 增減金額 4,519 -2,343,300 增減(%) 0.42 -20.83
MoneyDJ新聞 2023-10-17 11:19:00 記者 邱建齊 報導石英元件族群Q3營收除較晚進行修正的泰藝(8289)之外、其餘同步季增,尤其龍頭晶技(3042)季增達27%,主要受惠美系及陸系新手機啟動大量拉貨所貢獻;台嘉碩(3221)也觀察到陸系手機有回溫跡象,9月營收為近14個月首見同步月增與年增,若可確定客戶在Q3下半部及Q4初期較為積極回補態勢,上下半年營收佔比可期待從原本較保守估計的48%:52%往45%:55%發展。 希華(2484)也表示,在市況已觸底的手機用量比例增加下,Q4合併營收應該會再比Q3好一點,但毛利率因此被拉低下,獲利應會跟Q2及Q3差不多。 展望Q4,法人表示,目前訂單能見度仍不長,以晶技為例約在6~8周、低於過去平均大都有2~3個月的水準,由於下游還在庫存調整,加上石英產業目前屬於供過於求狀態,客戶下單偏謹慎並以急單/短單為主;此外,美系新手機拉貨高峰約落在每年8~10月之間,11~12月則須觀察是否追加訂單,預期Q4營收有機會持平於Q3,下半年營收估較上半年成長約3成。 至於安碁(6174)雖然在手機相關較未著墨,但看Q4仍是以車用電子應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石英元件廠晶技(3042)自結前9月每股稅前盈餘為5.1元,晶技預估,第4季營收可望維持水準,下半年營收可望較上半年兩位數成長,下半年毛利率可望維持或略優於上半年,晶技董事長林萬興表示,在AI及EV推動下,明年及後年石英元件產業值得期待。 美國及大陸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廠新機拉貨啟動,且車載訂單增溫,晶技自結9月合併營收為11.12億元,年減3.1%,營業淨利2億元,年減5.7%,稅前盈餘為2.83億元,年減35.9%,單月每股稅前盈餘為0.91元;累計前9月合併營收為78.14億元,年減23.1%,營業淨利為12.32億元,年減43%,稅前盈餘為15.8億元,年減45.4%,每股稅前盈餘為5.1元。 晶技表示,目前看起來,第4季營收可望與第3季相近,上下半年營收比預估為44:56。 AI應用普及,帶動高階產品石英晶體與晶振需求,晶技在2到3年前就開始參與AI相關產品研發設計,包括Nvidia等GPU及半導體廠,晶技都是他們的供應商之一,去年AI相關佔晶技營收比重約9%,預估今年可望攀升至12%。 在車用電子方面,目前晶技在車用石英晶體市佔率為10%,晶技目標是2
【時報-台北電】晶技(3042)112年9月自結合併營收11億1154萬9千元,稅前利益2億8302萬4千元,稅前每股盈餘0.91元。 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78億1448萬7千元,稅前利益15億8026萬6千元,稅前每股盈餘5.1元。(編輯:廖小蕎)
【時報-快訊】晶技(3042)9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9月營收 1- 9月營收 112年度 1,111,549 7,814,487 111年同期 1,147,134 10,162,306 增減金額 -35,585 -2,347,819 增減(%) -3.10 -23.10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晶技(3042)自結8月稅前盈餘為2.47億元,年減18%,累計前8月每股稅前盈餘為4.19元,晶技董事長林萬興表示,下半年營收可望較上半年兩位數成長,預估上下半年營收比為44:56,下半年毛利率可望維持或略優於上半年,早盤股價在平盤附近游走。 美國及大陸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廠新機拉貨啟動,且終端庫存回到正常水準,晶技8月合併營收回升至10.37億元,月增10.17%,年減6.1%,為111年10月以來單月新高,公司自結8月營業淨利為1.79億元,年減21.3%,稅前盈餘為2.47億元,年減18%,單月每股稅前盈餘為0.8元;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為67.03億元,年減25.6%,營業淨利為10.31億元,年減47%,稅前盈餘為12.97億元,年減47.1%,每股稅前盈餘為4.19元。 展望下半年,林萬興表示,美系客戶新機需求增加很多,且車載接單亦較上半年明顯增加,目前廠區稼動率已從上半年的60%到70%回升到85%,下半年營收可望較上半年兩位數成長,預估上下半年營收比為44:56,稼動率提升亦降低生產成本,搭配產品組合優化,下半年毛利率可望維持或略高於上半年。 AI
石英元件廠晶技(3042)受惠客戶端拉貨需求回暖,進入第三季以來出貨動能隨之增溫,帶動8月合併營收進一步揚升之際,獲利亦同步成長。其自結單月合併稅前損益2.48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8元,營收、獲利雙雙寫下今年以來新高。
【時報-台北電】晶技(3042)112年8月自結合併營收10億3731萬2千元,稅前利益2億4759萬3千元,每股稅前盈餘0.8元。 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67億293萬8千元,稅前利益12億9724萬2千元,稅前每股盈餘4.19元。(編輯:廖小蕎)
MoneyDJ新聞 2023-09-07 09:00:39 記者 邱建齊 報導石英元件龍頭晶技(3042)在暌違9個月後,8月營收重回10億大關、年減率6%也終止連13個月的雙位數衰退,雖然前8月仍年減26%,以法人估上下半年約各佔44%與56%,Q3營收可望季增超過兩成、Q4則有機會季增低個位數並微幅轉年增至30億元以上,下半年將較上半年成長接近3成,今(2023)年全年營收可望年減兩成以內。 在AI題材及華為新手機Mate 60 Pro熱銷加持下,晶技股價自8/16舉行法說當日的90元收盤價到昨(6)日盤中最高點105元漲幅已近兩成。台嘉碩(3221)表示,相對國內EMS廠/伺服器廠/電腦廠都已經有比較好的本益比,跟著系統走的零件卻比較沒被市場關注到,在頻率元件產業族群,目前除了領導廠商本益比稍微比較好一點,其他都滿低的,投資人可持續再觀察。 原本看Q3營收大約溫和季增5~10%的希華(2484)也表示,手機確實有在動雖有價格競爭,網通也開始向上了,在產能利用率已回升至9成、台中廠更達到92%,整體對於Q3營運不悲觀。 台嘉碩從景氣跟庫存看Q1應已落底,Q2陸續上來只是力道不是非常
【時報-快訊】晶技(3042)8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8月營收 1- 8月營收 112年度 1,037,312 6,702,938 111年同期 1,105,110 9,015,172 增減金額 -67,798 -2,312,234 增減(%) -6.13 -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