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市需求轉弱,鋼鐵指數近期拉回整理,鋼鐵龍頭股中鋼(2002)及其子公司中鴻(2014)8日股價雙雙下挫,終場分別下跌1.24%、2.11%,收在27.95元、25.5元,靜待第四季傳統旺季來臨。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中鴻(2014)公布第二季財報,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6.8億元、季增35.72%,每股盈餘0.47元;累計上半年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11.82億元、年減70%,每股盈餘0.82元。 中鴻自6月營收轉為衰退,營運高峰已過,隨中鋼內銷盤價跌幅擴大,中鴻亦順勢調降熱/冷軋等各產品盤價,跌幅較前月份大,8月內銷及9、10月外銷盤價,熱軋、冷軋及鍍鋅每公噸調降2000元,外銷則依產品及地區別調整每公噸調降60至80美元。 法人指出,中國熱軋鋼價大幅修正,反映華南進入梅雨季節,多地高溫多雨,且進入鋼材傳統淡季因素,預期第三季鋼鐵業營運平淡。中鴻受到鋼市需求持續平淡且鋼材庫存水位偏高,疊加高爐煉鋼原料價格趨跌,預估下半年國際鋼價將呈現下行趨勢,保守看待中鴻盤價與出貨量表現。 中鴻第二季毛利率6.71%,季增1.68個百分點、年減9.08個百分點;營益率5.55%,季增1.91個百分點、年減8.38個百分點;稅後淨利6.8億元、季增35.72%,每股盈餘0.47元。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11.81億元、年減70%,每股盈餘0.82元。
【時報-台北電】中鴻(2014)受惠於鋼價走揚與出貨不差,第二季稅後純益6.8億元、季增35.72%,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達11.81億元、年減70.32%,EPS為0.82元。 法人表示,第三季受到需求急凍與價格走跌影響,營運壓力較大,只能期待鋼價盡快落底反彈,迎接第四季需求旺季到來。 對於上半年營運表現,中鴻財務副總羅嘉文表示,第二季營收和獲利都較第一季成長,主要是4~5月鋼價上漲,且第二季出貨不差,累計上半年出貨量為108萬公噸,惟上半年平均單價雖比去年同期高,但因成本較去年偏高,以致獲利呈現衰退情況。 展望未來,羅嘉文指出,第三季受到大陸疫情解封後,復工情況不如預期,且庫存偏高,需求減緩,再加上遇到市場淡季,單季面臨的營運壓力沈重,只能期待市場庫存盡快消化,遞延需求儘快釋出,以迎接第四季旺季的來臨。 中鴻公告,第二季營收為160.31億元、季增29.17%,營業毛利為10.76億元、季增72.43%,營業利益為8.9億元、季增97.33%,稅後純益為6.8億元、季增35.72%,單季EPS為0.47元。 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284.41億元、年增17.39%,營業毛利為17億元、
中鴻(2014)受惠於鋼價走揚與出貨不差,第二季稅後純益6.8億元、季增35.72%,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達11.81億元、年減70.32%,EPS為0.82元。
【時報-台北電】中鴻(2014)111年上半年累計營收284億4112.6萬元,營業毛利17億32.3萬元,營業利益13億4157.9萬元,稅前淨利14億5211.2萬元,本期淨利11億8163.7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11億8163.7萬元,基本每股盈餘0.82元。(編輯:詹忻瑜)
受到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影響,中鋼(2002)7月出貨量只有68.4萬公噸,創今年來單月新低,若加上旗下中龍鋼鐵出貨量,合計98.1萬公噸,不僅罕見滑落到百萬公噸以下,且低於規劃目標,且中鴻(2014)7月出貨量也不如預期,同創新低。
【時報-台北電】受市場需求偏弱影響,中鴻(2014)22日開出的8月盤價全面調降,內銷價每公噸大降2,000元,外銷價格每公噸下降60~80美元,平均降幅超過6%,結果符合下游預期。 中鴻董事長劉敏雄對此表示,目前市場需求較弱,庫存偏高,是經營上面臨最大的問題,隨著全球許多鋼廠陸續進行減產與維修,希望減少供給,並期待需求盡快反轉向上。 受鋼市加速築底激勵,中鋼(2002)、中鴻22日股價上揚,中鋼漲0.30元、收30.80元,成交量6.63萬張;中鴻漲0.10元、收28.20元,成交量1.58萬張。 中鴻22日召開8月內銷盤價及9~10月外銷盤價會議,決議內銷價格部分,包括熱軋、冷軋及鍍鋅產品每公噸調降2,000元。外銷價則依產品及地區別,每公噸調降60~80美元。 中鴻表示,第二季以來主要經濟體加速升息對抗通膨,對市場需求及各國經濟多有抑制,且美國和歐元區6月製造業PMI降至近兩年來低點,同步反映製造業增長週期放緩,後續廠商去庫壓力加大。此外,俄烏戰爭延宕、能源危機發酵,及中國大陸復甦不如預期,對全球經濟也有負面影響,全球原物料價格近期加速回檔。 然而,美國6月核心CPI指數為5.9
中鴻(2014)22日開出8月盤價,全面調降各項產品價格,其中內銷價部分,包括熱軋、冷軋及鍍鋅產品價格,每公噸大降2,000元;外銷價部分,每公噸降60美元~80美元,降幅逾6%。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2022年7月22日電)中鴻(2014)今天宣布調降8月內銷及9、10月外銷盤價,每噸分別調降新台幣2000元,及60至80美元。中鴻表示,這次盤價順勢適度調降,減輕客戶在市場調整期的壓力,維持接單動能。中鴻說明,8月熱軋、冷軋、鍍鋅內銷盤價每噸皆調降2000元。9、10月外銷盤價依產品及地區別,每噸調降60至80美元,實際報價視當地市場行情而定。中鴻表示,今年第2季以來,主要經濟體加速升息對抗通膨,對市場需求及各國經濟多有抑制,美國和歐元區6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降至近2年低點,同步反映製造業增長週期放緩,加大廠商去庫存的壓力。國際原物料行情方面,中鴻指出,俄烏戰爭延宕、能源危機發酵及中國大陸復甦不如預期,對全球經濟也有負面影響,全球原物料價格近期加速回檔。中鴻認為,美國6月份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oreCPI)為5.9%,已連續3個月下降,也是自去年以來首次低於6%,預計通膨緩解及升息步調趨緩後,在各國政府各項維持實體經濟成長的對策發酵下,市場可望出現回溫力道。中鴻說明,目前鋼鐵市場受全球經濟趨緩、淡季、供應鏈、COVID-19疫情反覆等多重因素影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中鴻(2014)今日開出8月內銷及9、10月外銷盤價,熱軋、冷軋及鍍鋅每公噸調降2000元,外銷則依產品及地區別調整每公噸調降60至80美元,實際報價視當地市場行情而定。 隨中鋼(2002)開出8月各鋼品內銷盤價跌幅擴大,中鴻亦順勢調降熱/冷軋等各產品盤價,跌幅較前月份大、與中鋼跌幅相同,符合外界預期。中鴻表示,為減輕客戶市場調整期壓力,並維持接單動能,故本次盤價順勢適度調降。 目前鋼鐵市場在全球經濟趨緩、淡季、供應鏈、疫情反覆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產業下游需求明顯放緩,全球鋼廠因成本倒掛加速啟動減產;另外,中國大陸方面,官方持續加碼穩增長政策力道,包含針對七大建設領域(交通、水利、能源等) 重點工程推動"以工代賑",並在全國開展"家電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大陸鋼價在大幅調整後,近期已盤整尋求底部支撐,第四季鋼市可望穩中趨堅。 法人指出,第三季為鋼鐵產業淡季,國際鋼價呈現下行趨勢,保守看待中鴻下半年盤價及出貨量表現,不過,目前美歐、日、東南亞等地的鋼廠都有傳出減產的消息,加上中鋼已對俄羅斯低價鋼品進口進行搜證,有助於穩住國內內銷鋼材銷售量,供給減少有助鋼價進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中鴻(2014)預估將於周五開出8月盤價,市場評估將全面下跌約2000元,與先前中鋼開出的盤價跌幅相當。不過法人認為,下半年鋼價若能適度的下跌築底,較有利於2023年鋼廠的獲利表現。短期鋼鐵價格持續下跌,業者的利差縮小並可能有庫存跌價損失的壓力出現,維持相關鋼鐵個股中立的投資建議。 中鴻110年度盈餘分配案業經111年6月24日股東會通過,普通股現金股利發放2.8元,下周二7月26日為除息交易日,現金股利預計在8月25日發放。近日投信雖連4日敲進力挺,但外資、自營商操作偏空,已連日賣超,月季雙線平緩走勢,30元關卡難突破,周四股價再轉跌4.42%,收在28.1元。 中鴻預計周五將公布8月盤價,市場評估8月盤價將全面下跌,估約每公噸下跌新台幣2000元,與中鋼的跌幅相同。法人認為,煉鋼原物料價格持續下滑,近日鐵礦砂價格已跌破100美元關卡,來到每公噸96美元附近,煉焦煤價格也繼續下跌到每公噸235美元左右,原料價格的持續下滑加上需求面低迷使得國際鋼價短期仍將處於下跌趨勢。中鋼(2002)的8月盤價以下跌1200~2000元開出,預期同一集團且有上下游關係的中鴻開
【時報-台北電】受到大陸、俄羅斯等地低價進口貨擾市、需求轉弱及市場庫存偏高等利空因素衝擊,中鴻(2014)將於22日開出的8月盤價,傾向全面下修價格,市場預期,熱軋鋼品內銷價可能每公噸大降2,000元,降幅接近中鋼(2002)8月盤價。 對於8月盤價走勢,中鴻董事長劉敏雄表示,該公司仍在廣泛蒐集資料,並謹慎評估之中,雖然盤價隨市場情勢調整,但目前下游需求弱、庫存高是鋼廠面臨的最大問題,不過全球主力鋼廠陸續減產、維修,且努力控制供給端,靜待需求恢復與鋼市反轉的時機,以迎接「金九銀十」的到來。 中鋼剛於上周五開出8月內銷盤價,包括熱軋鋼板等九項規格產品價格,每公噸下調1,200~2,000元,平均降幅5.61%,創七年來單月最大降幅。 繼中鋼之後,中鴻也將於22日開出8月內銷盤價,因自大陸、俄羅斯進口的低價熱軋鋼品有變本加厲的情況,且大陸疫情反覆,企業復工不如預期,再加上市場庫存高,與遞延需求仍未起來,市場充滿著濃厚的觀望氣氛,相對影響整體鋼廠接單動能及鋼價欲振乏力走勢。 對於鋼市現況,鋼鐵專家表示,目前鐵礦砂跌破100美元後,持續下探到每公噸約96.5美元,且澳洲煉焦煤出口價格也同步下滑
受到大陸、俄羅斯等地低價進口貨擾市、需求轉弱及市場庫存偏高等利空因素衝擊,中鴻(2014)將於22日開出的8月盤價,傾向全面下修價格,市場預期,熱軋鋼品內銷價可能每公噸大降2,000元,降幅接近中鋼(2002)8月盤價。
【時報-台北電】中鴻(2014)決議配息2.8元,訂7月26日除息,7月27日為最後過戶日,7月28日~8月1日停止過戶,8月1日為除息基準日,現金股利發放日為8月25日。(編輯整理:龍彩霖)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多數鋼材使用產業需求動能已觸頂並快速走緩,恐怕不利於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的價格展望,法人看空全球鋼鐵產業。法人認為,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鋼鐵產業下降周期中,中鋼(2002)、中鴻(2014)營收與獲利具大幅下滑風險,將使投資評價下調。 全球需求走緩,不利於鋼價展望。法人預期,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鋼價將加速跌勢,主因為多數鋼材使用產業需求動能已然觸頂並迅速下滑,其原因包括,一、大陸房屋市場自去年第四季起陷入凍結,且美國、歐洲自今年亦開始降溫;二、基礎建設投資成長無法彌補房地產市場流失的鋼材需求;三、全球主要經濟體製造業PMI減速或衰退;四、車用半導體與零組件缺貨、工廠停工干擾汽車生產。加上通膨上升使消費趨緩與下游存貨居高難下,法人預期全球貨幣政策緊縮與經濟加速走低將於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形成企業預算削減與鋼價下跌的惡性循環。 供需重平衡展望,隨著2021年超級周期結束、今年產業下降周期啟動,法人認為,碳中和趨勢下產能裁減導致供應緊俏的情況將持續緩解,理由為,一、供給瓶頸緩解將驅動全球產能利用率上升;二、新增產能具備先進科技與較高效率,將逐步於今年下半年
受到低價進口貨擾市與大陸解封後需求遞延效應未顯現等因素衝擊,中鋼(2002)、中鴻(2014)相繼調降7月內銷盤價,平均降幅在2.23%~5.5%左右;此舉,將加速鋼價落底,有利於中下游鋼廠後市接單,受惠鋼廠包括高興昌(2008)、美亞(2020)、燁輝(2023)、盛餘(2029)及新光鋼(203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