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印尼已繼越南之後,成為國內紡纖廠爭赴東南亞設廠的新熱門地區,力麗(1444)副總經理陳漢卿指出,集團印尼廠第二期工程可望在年底完工,屆時印尼廠織布產能將達到每月近650萬碼,比目前產能大增7成,營運動能躍進。 力麗印尼廠第二期工程內容包括織布二廠、假撚廠以及加工絲廠。力麗統計,印尼廠織布產能原先每月有385萬碼,在進行二期擴產之後,新的產能約可達到每月250萬碼。 全球品牌廠供應鏈從大陸轉移到東南亞已是市場趨勢,陳漢卿指出,印尼廠未來將會是集團主要的生產基地。 由於全球品牌服飾廠下單供應鏈越來越往東南亞集中,包括儒鴻、聚陽等國內主要成衣代工廠都已在印尼擴充或新建成衣產線,力麗近幾年因此積極在印尼投資紡纖上、中游產品產線,以供應當地服飾代工廠的需求。 據市場透露,此次力麗擴充織布產能,就與供應聚陽所需有關。 除織布廠,陳漢卿指出,力麗印尼廠二期也正新建假撚及加工絲廠,預計今年底就可完成廠房相關設施。 不過,由於全球品牌去年聖誕節檔期銷售成績不如預期,造成對市場需求觀望、下單動能仍在降緩;力麗指出,假撚及加工絲產線將先以機器設備進駐,未來正式試產、量產時程,則要看品牌廠庫存
印尼已繼越南之後,成為國內紡纖廠爭赴東南亞設廠的新熱門地區,力麗(1444)副總經理陳漢卿指出,集團印尼廠第二期工程可望在年底完工,屆時印尼廠織布產能將達到每月近650萬碼,比目前產能大增7成,營運動能躍進。
汽車金融雙雄和潤(6592)、裕融(9941)逆轉升息、疫情衝擊,2022年業績獲利同創新猷,和潤12月、第四季、2022全年營收分別創單月、單季、年度最佳的「三高」紀錄,法人估全年每股淨利上看7元新高;裕融2022年營收衝上366.51億元,自結EPS達12.05元,獲利再刷新高。
客戶庫存拖累,通膨影響消費,品牌服飾廠下單動能降緩讓紡纖廠2022年12月營收衰退,從上游的化纖廠新纖(1402)、中游的絲線廠力麗(1444)、集盛(1455)、聯發紡(1459),至下游成衣代工廠的聚陽(1477),2022年12月營收年減幅都達2位數。
客戶庫存拖累,通膨影響消費,品牌服飾廠下單動能降緩讓紡纖廠12月營收衰退;從上游的化纖廠新纖(1402)、到中游的絲線廠力麗(1444)、集盛(1455)、聯發紡(1459),至下游成衣代工廠的聚陽(1477),去年12月營收的年衰退都達2位數。
服飾產業庫存調整進行中,需求降溫,影響至上游紗、絲廠需求降溫,加工絲、尼龍廠商力麗(1444)、宏益(1452)、集盛(1455)、宏洲(1413)預期,景氣降溫將延續到明年第一季。
庫存、通膨、封控,造成服飾消費力道降緩,化纖廠第四季產能利用率都下調1至2成,營運遇近三年來低潮,從上游的遠東新(1402)、新纖(1409)到中游的力麗(1444)、宜新(4440)、宏洲(1413),都對第四季景氣持保守看法。市場預估,整體化纖廠第四季營收恐將比第三季衰退10%上下。
終端需求不振、原料報價仍疲弱,庫存調整至少要二季調整去化,加工絲、尼龍廠力麗(1444)、宏益(1452)、集盛(1455)、聯發紡(1459)預期,產業景氣第四季持續探底,明年農曆春節過後才有回溫跡象,第二季恢復正常。
【時報-台北電】科技級紡品出貨比例提升、匯兌加持,且,印尼廠產能擴增,力麗(1444)今年累計前三季稅後淨利7.8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04.12%。EPS0.82元。 不過,受到客戶清庫存、下單動能降緩下,力麗指出,對第四季營運保守。 將聚酯纖維運用在3C產品上,包含APPLE、GOOGLE、AMAZON等國際大廠皆是力麗的客戶,目前出貨品項已擴大至錶帶、耳機布料、音箱、充電線包繩等等,力麗表示,3C類需求量雖不大,但穩定,且毛利率表現佳,以今年前三季來看,3C類產品獲利已佔本業獲利約一半。 力麗指出,公司持續開發新品,目前已與廠商合作開發電動車內的品項,預期2023年的出貨量還會較今年放大。 印尼廠持續擴充產能中,力麗指出,印尼廠將加碼投資紗廠,預估明年底完工,屆時月產能可達1200噸。 新台幣貶值,手中美元水位極高的力麗,匯兌收益則為前三季的獲利成長貢獻加分。(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袁延壽)
科技級紡品出貨比例提升、匯兌加持,且,印尼廠產能擴增,力麗(1444)今年累計前三季稅後淨利7.84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04.12%。EPS0.82元。
【時報-台北電】力麗(1444)公布111年前三季財務報告:營業收入99.11億元,稅前淨利9.68億元,本期淨利7.8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7.84億元,基本每股盈餘0.82元。(編輯:邱致馨)
加工絲、聚酯廠力麗(1444)指出,第四季產線稼動率受接單降緩影響有下滑,不過在瓶用酯粒、回收再利用3C類產品比例提升下,今年營收獲利預估可維持二位數成長。力麗表示,第四季營收將因出貨減少降溫,預期產業調整到明年第一季末後,不過印尼廠產能陸續開出,對明年將大大加分。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化纖業吹環保風,R-PET再生酯粒成潮流,台系法人指出,除回收寶特瓶再製外,紡織品的回收再製技術也逐漸成熟,R-PET需求與價格快速提升,台廠遠東新(1402)、新纖(1409)、力麗(1444)、集盛(1455)、福懋(1434)受惠。 其中,化纖龍頭大廠遠東新目前的R-PET產能為32.4萬噸,目標在2025年將擴充到87萬噸,增幅高達近1.7倍,同時也在日本與台灣與便利商店合作寶特瓶回收計畫,動作積極。 在地球暖化、全球力拚淨零碳排目標下,法人指出,歐盟在今年3月通過可持續和可回收紡織品戰略規範,國際服裝品牌陸續宣示使用永續回收材料,帶動R-PET的需求大增。 其中,國際運動品牌龍頭耐吉(Nike)已規劃在門市回收具有PET材質的服裝,愛迪達(Adidas)與Lululemon也持續在環保議題上著墨,讓台紡織供應鏈持續擴大R-PET佈局。 法人指出,台供應鏈包括新纖、力麗、集盛、福懋等在環保回收產品的佈局積極,如新纖大幅擴充R-PET產能,泰國廠21萬噸產能上膛,本季即可開出;而遠東新力拼2025年淨零碳排,R-PET產能持續擴大,估到2025年有87
通膨降低消費力,加工絲、尼龍需求降溫,市場預期調整期恐到明年第二季,相關廠商研發高單價新品助攻營運。集盛(1455)切入尼龍66纖維、力麗(1444)重心放在電子級纖維及車用市場、宜新(4440)彈性紗則應用在西服及車用領域、宏洲(1413)朝戶外機能調整產品應用方向。
通膨降低消費力,加工絲、尼龍需求降溫,市場預期調整期恐到明年第二季;相關廠商研發高單價新品助營運。集盛(1455)切入尼龍66纖維、力麗(1444)重心放在電子級纖維及車用市場、宜新(4440)彈性紗則應用在西服及車用領域。宏洲(1413)朝戶外機能調整產品應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