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年奪 5 冠,職棒常勝軍 Lamigo 卻要賣球隊!為什麼?

中華職棒上周剛結束上半季賽程,Lamigo 桃猿隊連 5 季拿下季冠軍,近 7 年更 5 度贏得總冠軍,和統一獅、中信兄弟、富邦犀牛相比,綜合表現最出色。然而,Lamigo 今(3日)召開記者會宣布轉賣球隊,在體壇丟下一顆震撼彈。

中華職棒上周剛結束上半季賽程,Lamigo 桃猿隊連 5 季拿下季冠軍,近 7 年更 5 度贏得總冠軍,和統一獅、中信兄弟、富邦悍將相比,綜合表現最出色。然而,Lamigo 今(3日)召開記者會宣布轉賣球隊,在體壇丟下一顆震撼彈。

Lamigo 總經理、球團領隊劉玠廷表示,La New 集團從 2003 年投入職棒,16 年來持續提升訓練品質,是現今表現最強的球隊。劉玠廷提到, 以一間中小企業的經營能力來說, La New 的資源逐漸跟不上職棒環境的需求,無論是想改建桃園球場外野場地,建置二軍訓練基地,都需要更多投入 ,言下之意是他們已經負擔不起。

目前 La New 未與任何企業接觸,也不會預設轉賣的時間、方式及對象,可能直接易主、轉賣部份股權,或由其他企業冠名贊助的形式。不過,Lamigo 體質良好、戰績穩定,為什麼選擇此時「退場」?

歷經 3 大經營創新,試圖提振營收

除了戰績好,Lamigo 在經營面也做出不少嘗試。劉玠廷曾接受本刊採訪表示,2012 年他效仿南韓職棒的現場氛圍,成立球員應援歌曲、組織專屬的啦啦隊 LamiGirls,甚至在球場內舉辦過摔角、演唱會和拳擊比賽,讓球賽變身嘉年華,吸引更多人入場。

接著,他們借鏡電競業者直播實況的做法,在 2015 年成立 Lamigo TV,於網路上轉播主場賽事。相較於傳統球賽播報要中立、持平,他們的「偏頗」與「搞笑」風格,反而讓觀眾埋單。

廣告

Lamigo 還嘗試過各類型的置入性行銷,例如在轉播球賽中請啦啦隊員幫球迷洗頭、試用廣告主的洗髮精,使看球更有趣。這一連串的努力,讓他們的全年門票收入,從 2014 年的 9100 萬到 2015 年成長為近 2 億元。

不過,劉玠廷在記者會上坦言,因為球員薪資、設備、環境要不斷優化,經營球隊平均每年虧損 1 億元左右,都由總公司吸收,集團已努力過,並非經營績效下滑就要轉賣。

在「高點」急流勇退,買賣雙方都不吃虧

一般的管理思維是當企業經營不順、團隊士氣低落時,需要更換領導者,重新運作。比如,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休士頓太空人隊,曾因戰績墊底,2013 年以 6 億 1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183億元)賣給休士頓富商。

但 MLB 芝加哥小熊隊的易主案,卻是相反的情況。2009 年小熊隊拿下國家聯盟中區冠軍,但當時的母企業論壇集團(Tribune Company)經營不善,選擇轉賣球隊,最後以 9 億美元(約新台幣 270 億元)售出,站在賣方的立場,這時候球隊還有價值,趁高峰賣出,相對划算。

而 2016 年,小熊隊在世界大戰擊敗克里夫蘭印地安人隊,睽違了 108 年終於再度拿下世界冠軍,新老闆湯姆.瑞克斯(Tom Ricketts)回頭思考當時的交易,認為非常划算。根據《富比世》(Forbes)統計,小熊隊市值已高達 31 億美元(約新台幣 930 億元),在全大聯盟所有球隊中排行前 5。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併購者,選擇一支表現佳、有潛力的團隊,即便收購價碼較高,也不一定吃虧,因為團隊成員的表現,有機會創造更多收益。

但不論 Lamigo 最後用何種形式轉賣,新的經營團隊必須吸引更多球迷進場、提高門票營收成長,才是解決的根本之道。

延伸閱讀 \

更多追蹤報導
3年來一直有轉賣念頭 劉玠廷紅了眼
向「十號隊友」說抱歉 Lamigo宣布轉賣
主場掀中職風潮 桃猿從門外漢變冠軍
防震撼彈條款未列入規章 桃猿轉賣再爆
只有他賺錢 轉賣金額記錄20年依舊高懸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傳韓冰返台救父選情 急踩煞車
媽丟下1句「傻瓜」18金釵大哭
大八突停業 準新娘看新聞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