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的咖啡館 喝過的人都豎起大拇指

圓富社區發展協會的阿嬤的咖啡館,懸掛3位現役的咖啡阿嬤肖像,包括88歲吳貴珍(左起)、76歲陳烏絲、81歲陳罔腰。圖/顏瑞田
圓富社區發展協會的阿嬤的咖啡館,懸掛3位現役的咖啡阿嬤肖像,包括88歲吳貴珍(左起)、76歲陳烏絲、81歲陳罔腰。圖/顏瑞田
現役第一代咖啡阿嬤、88歲吳貴珍(左起),與第二代咖啡阿嬤張素寧、邱月勤等長輩,持續創造生命的價值,後方站立者為圓富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陳宗卿。圖/顏瑞田
現役第一代咖啡阿嬤、88歲吳貴珍(左起),與第二代咖啡阿嬤張素寧、邱月勤等長輩,持續創造生命的價值,後方站立者為圓富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陳宗卿。圖/顏瑞田

「我們這裡產老人」,這是圓富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陳宗卿,針對該社區申請設立咖啡館遭拒時,對一個審查委員的無奈答覆,因為對方問他:「你們旗山只產香蕉,又不產咖啡,為何要開咖啡館?」

陳宗卿一句話,道出許多社區關懷據點,充滿理想、想做事,卻不見得能夠盡如人意的心聲,他說,為了堅持他的理念,後來撥用高雄社會局補助的部份經費,才有大家看到的「阿嬤的咖啡館」。

其實,位於高雄市旗山區的圓富社區發展協會,早在1992年即已成形,2012年進化成為長照2.0的關懷據點。陳宗卿指出,旗山圓富里屬於典型的超高齡社區,為鼓勵這些銀髮里民,走進人群,與人互動,在這裡開辦可愛學堂。

今年73歲的第二代咖啡阿嬤張素寧表示,可愛學堂現有將近40個學員,平均年齡70歲,其中超過一半是屬於獨居的老人。

陳宗卿希望這些銀髮公民除課程的學習,也能發揮一技之長,「展現自己的價值」,因此,2016年決定在圓富社區發展協會的2樓開設咖啡館,「阿嬤的咖啡館」由此誕生。

陳宗卿挑選八位學員,教導咖啡的專業知識,並指導如何製作手工精品咖啡。他說,現役的第一代八位咖啡阿嬤,包括最年長的88歲吳貴珍、81歲陳罔腰、76歲陳烏絲,二位身體欠佳休息中,另有三位已仙逝了,第二代咖啡阿嬤有六位,均齡約70歲。

「阿嬤的咖啡館」與圓富社區發展中心,成功引導老人家願意走出家門,持續學習並與人互動的模式,也為陳宗卿開啟另一個更大的構想,並在三年前,邀集旗山、內門等八個里,成立高雄市「山澗八里」永續促進會,複製長輩展現價值的模式。

廣告

目前擔任高雄市山澗八里永續促進會理事長的陳宗卿說,去年舉辦「星空宴」的主菜之一叫做飯湯(另名羅漢餐),他便邀請旗山製作飯湯第一名的一位長輩掌廚,並全程記錄,避免手藝失傳。

他表示,「山澗八里」就是要把「阿嬤的咖啡館」的單點模式擴大,進而點線成面,讓觀光客能夠有一日遊的豐富行程,甚至二天一夜,除了讓長輩創造價值,豐富銀髮族的樂齡生活,也為地方小農、農企、與觀光遊憩設施,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業者怨:打炒房變成打建商
環球晶明年產能翻倍跳
遠傳成立5G元宇宙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