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磷酸鋰鐵電池商機 台塑新智能三階段進攻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2008年台塑投資磷酸鋰鐵材料生產,2010年台塑生醫成立電池專案組,持續全力掌握整個磷酸鋰鐵技術跟應用,至今已深耕12年。我們初期以UPS不斷電系統為耕耘焦點,取代不環保、壽命也不長的鉛酸電池;近年我們進一步成功切入家用、商用及工業用儲能系統領域;2022年終於跨入新的里程碑,跟aptera Motors合作動力電池,展現這10幾年來,台塑在磷酸鋰鐵的研究跟經驗累積。

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指出,寧德時代(CATL)跟LG化學目前生產電池占全球55~60%,他們的專長都在鋰三元,LG化學去年開始從鋰三元要轉往磷酸鋰鐵。研究顯示,預計未來3-5年,全球電動車將有超過4成會改用鋰鐵,超過8成儲能系統會採用磷酸鋰鐵電池。長期深耕磷酸鋰鐵電池的台塑集團將以上下一貫佈局、整合作戰優勢,全面衝刺此波新替代商機。

台塑集團布局能源已久,台塑新智能即是新能源事業的控股總督導,要建立如同台塑石化產業上中下游布局。除上游礦源已規劃先從澳洲評估,電車回收也有投資韓廠取得技術支援;待電池芯、模組建制後,再結合美商、日商、台灣夥伴合力打國際盃。

王瑞瑜指出,台塑新智能掌握磷酸鋰鐵電池芯關鍵材料與技術,並具備鋰鐵電池管理系統(BMS)核心技術,可生產安全、壽命長、高充放電耐受性,與具成本優勢的車用與各類儲能電池系統。旗下有不同專業子公司,尖端能源便是注重電芯、儲能、動力電池發展,這次跟aptera合作只是剛開始,對潛在的商機非常有信心。

廣告

劉慧啟強調,與aptera合作初期聚焦 LFP、EMS 系統整合、安規認證,並不包含股權投資。aptera當前訂單都是鋰三元,但雙方會緊密合作,目標是2年內,在2024年第一季努力把彰濱廠產量開出來。在準備量產期間,台塑新智能會先進行規格化測試、ISO認證等,目前安全規格全部通過,期望2024年後可跟aptera擴大合作,也希望aptera未來能在台灣設置太陽能電動三輪車組裝線。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外資》買超股:新光金、聯電、長榮
不是如興 這檔投信連4買的網通高價股 竟遭灌爆跌停
亞洲國家頭號大敵!專家最擔心它:比通膨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