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民旗下禾榮科技年底登興櫃,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今落成啟用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漢民集團旗下禾榮科技與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合作,台灣首座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中心今日隆重落成啟用,目標今年第三季度取得中子放射照射系統台灣醫材許可,並啟動用於治療頭頸癌的臨床試驗案,目標2026年取得藥證,除了瞄準國內中大型醫學中心,看好東南亞國家潛力也規劃先從新加坡切入,再進一度向外輻射。禾榮科技也啟動IPO計畫,目標今年底登興櫃,明年以科技事業申請上市櫃,此也是漢民集團第一家生技公司IPO。禾榮董事長許金榮今日致詞表示,經過七年,禾榮去年底終於完成加速器設備功能測試及中子束測試,很高興今日落成,完成台灣第一個原子爐BNCT中心,結合放射+標靶治療,將含硼藥物打到人體有很多好處,這樣的技術在國際上已有應用。禾榮目標今年取得中子放射照射系統台灣醫材許可,後續還會進行臨床來拿藥品認證,期望在大家支持下,將公司產品成為國際級硼中子捕獲治療。

BNCT(硼中子捕獲治療)是一種標靶放射治療,原理是讓無毒的含硼藥物大量被腫瘤細胞攝取後,利用硼與中子產生核反應之特性,放出殺傷力強但範圍短且密集之阿法粒子,達到細胞級的放射治療,殺死癌細胞,卻不造成周圍組織損傷。這種結合標靶治療和放射治療優點的方法,使治療過程更加精準有效。

禾榮科技總經理沈孝廉表示,BNCT對腫瘤殺傷力強,但不損傷周圍組織的特性,可幅降低治療次數。雖然一個療程收費預估約百萬元,與質子治療等其他相當,但一個療程僅需1-2次,相較其他治療方式往往要天天,往返醫院20-30次以上,對患者生活品質影響大幅降低。而禾榮BNCT更是目前國際市場上運轉使用功率最低,卻能產生同等甚至更強的輸出強度,設備效率高。

漢民集團於2017年投資成立禾榮科技,目前持股超過八成。其技術轉移自國立清華大學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共同開的「加速器型硼中子捕獲(AB-BNCT)癌治療設備」2019年確立跟中國醫藥大學的合作關係啟動在院內建置AB-BNCT系統,2023年中完成土建,2023年底正式出中子射束。

禾榮科技今年3月已遞交查驗登記審查,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度取得中子放射照射系統台灣醫材許可,並同時申請硼中子捕獲治療的臨床試驗案,沈孝廉指出,已經與藥品查驗中心(CDE)洽詢中,希望從第三期臨床開始,以復發性頭頸癌為研究對象,北、中、南各地的合作醫院將一同參與收案,目標2026年取得藥證。

他說,國內中大型醫院都是潛在合作對象,如榮總、高醫、長庚、秀傳、義大等,未來賣斷、租賃或BOT等方式都可能。海外市場也開始佈局,配合政府南向政策,目前規劃以新加坡為東南亞市場首站,而後輻射到其他國家。

禾榮科技也將進入資本市場,目標今年底送件申請登錄興櫃,明年以科技事業申請上市櫃,此也是漢民集團第一家生技公司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