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東科大產學合作 就業超前部署

近年來受到少子化影響,私校辦學的方式,無論從設備到課程,都需要積極的超前部署,嶺東科技大學規劃從廣泛的「產、學、研、職、能」為推動目標,將原「職涯發展處」轉型為「產學合作處」,以產業界的技術為資源,導入學校課程及教學,豐富教師的研究能量,最後藉由各項專業能力,讓學生接軌業界。

校長陳仁龍表示,產學合作一直是現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該校在2022年12月16日與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及上銀科技、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智動協會等產官學研代表,組成「中台灣智慧製造產學聯盟」,且悉知自動化技術與智慧製造產業人才需求的擴增,對於資訊與機械能力整合人才扮演了智慧製造領域重要的成功要素,也是企業提昇產能與品質相當倚重的環節,建置「iPAS機器人工程師術科場域」,輔導聯盟夥伴取得機器人工程師證照,提高職場競爭力。

而為促進學校與創新研發應用更密切、完整及有效率的合作,產學處將整合校內產學合作發展中心與各學院新設置的7個系所之現有之6所校院級產研中心單位的設備與空間,使嶺東科技大學產學處成為具備技轉、教育推廣與育成之優質單位,藉由靈活的管理與法律、會計與專利人才的統合,成為中部地區能整合尖端高科技研發、技術加值整合、大專院校教授與地方縣市政府資源之產學合作單位,藉由業務集中與靈活管理,成為中部地區主要的創新與研發應用之窗口,加上地區性產學合作能量,促進產業的升級。

此外,嶺東科大更獲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112學年度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計畫共計11件實務學程及3件訓練學程,以最高補助金額913萬元,為嶺東學子提供台灣麗偉、振鋒、友達、玉晶光、隆典實業、聚陽、百和、車王電子、惠特、漢翔、味丹、春水堂、興富發、麗明營造等大企業更多實習與就業機會。

廣告

嶺東科大校長陳仁龍表示,藉由今日產、官、學、研的結盟及學校成為中部私校第一所間機器人工程師合格考場,定能為鄰近產業園區培育智慧製造菁英戰力。

嶺東科大獲教育部核准113學年度成立「智慧製造科技系」,將依據國家政策投入自動化與機器人教育,並結合AI大數據等應用,協助產業發展、推動技高端專業證照輔導及國內賽事協訓,期許嶺東科大成為中台灣的智慧製造人才培育基地。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養地怎麼認定? 動工合理期間出爐
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
訊連人臉辨識 明年貢獻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