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觀點】手握千億土地 長虹李耀中企業經營以家為本

【文/記者張瀞勻】

▲長虹建設總經理李耀中為房地產界少見高學歷二代,擁有豐沛專業的學識。(圖/長虹建設提供)

三大營建股之一的長虹建設(股票代號:5534),1973年創立至今超過50個年頭,走過無數次的房地產景氣循環,成為市值近400億的大型企業,二代李耀中接掌總經理一職,憑藉著過去數十年深厚營造實力,讓長虹價值立於不敗,基業長青更是接班人最重要的任務。

長虹建設曾拿下營建股王之寶座,在台灣為數一數二的品牌建商,多年來維持穩健經營的腳步,由李文造、李耀中、李耀民父子三人接棒打下企業江山,觀察長虹今年第1季財報,年初為產業淡季,但稅後純益達8,694.9萬元,部分建案將於第2、3季起於今明兩年陸續完工交屋,包括總銷38億元的台中「長虹天擎」、總銷30億元「長虹詠吉」都更案等,總銷30億元的台北市信義區「松德長虹」,總銷40億元台中「長虹天韻」、「泱泱長虹」45億元等則預計在今明兩年完工交屋。

▲長虹建設耕耘商辦市場多年,近期住宅、商辦推案比例並重而行,像是長虹雲端科技大樓頗具指標。(圖/長虹建設提供)

李耀中近日接受《地產天下》專訪時指出,從小在父親耳濡目染下,假日常常一家總動員到工地巡視,在工地中嚴謹檢視所有環節,是李耀中小時候對於爸爸的印象,然而李文造要求公平公正的態度,無論對員工、對家人都一視同仁,也讓他對自己如此期待。

家和萬事興 圓滿家庭創造幸福企業

李耀中畢業於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系,爾後赴美國加州攻讀柏克萊大學結構與營建管理雙碩士,更拿到美國普渡大學營建管理博士,是台灣房產界少見的博士級總經理,儘管在國外接受新穎現代的學識眼光,但他承襲了創辦人的處世原則,事緩則圓,說話斯文、態度謙遜,同時他也承襲父親理念,圓滿的家庭是企業成功的根基,到現在李家人還是維持著中午一起吃大鍋飯,周末聚在一起,李耀中說道,父親傳承給兄弟姊妹的觀念除了樸實的企業經營理念,更有一套同心圓理論認為,以自己為中心,向外聯接的關係就像是一個圓,越靠近中心的家人也是最親近的人,應該更值得好好對待。

▲大型場合常見創辦人李文造跟李耀中並肩。

廣告

融洽的二代關係,也延伸到企業共事關係,李耀中指出,長虹旗下的員工有不少任職數十年的老員工,跟著長虹一路胼手胝足開創出企業榮景,關鍵就在於,成為員工安定的力量,讓員工敢開口、敢向上溝通。

歷經多次景氣波動 長虹維持穩健推案腳步

論及近期房地產市場,長虹歷經多次景氣波動循環,對於推案進度、土地購置都依照既定的節奏推案,李耀中指出,長虹購地向來穩健,不盲目買地,每回出手都經過審慎的評估,始終秉持「以勤起家、以誠立業」精神,目前公司策略除了維持在中部以北佈局,購地面積盡量滿足千坪以上規模,此外,推案規模不小於50億元,避免受到人工、材料等營造成本浮動,可維持一定的利潤水準,對於南部市場,他認為,「賣房子不是問題,但長虹向來對於建築品質有所堅持,到南部蓋房人員調動、品質控管還需多加思索。」

現階段推案策略,在住宅、商辦並行,李耀中指出,長虹未來數年推案土地庫存已經有上千億規模,未來將維持穩定推案的步調,但持續在彰化、台中以北的都會區獵地,而今年指標推案有八大案,包含長虹康定路30億元、50億規模的「長虹天籟」、即將登場的龜山造鎮大案「長虹擎山」規模達60億元,與聖得福建設攜手的「長虹TOP31」全案規模80億元,長虹可分回40億元,另外林口微型商辦「長虹雲創」總銷45億元、「長虹虹創」130億元以及與北市北投合建案「長虹ICT科技大樓」可分回110億元,2024年總銷規模超過550億元。

其中「長虹雲創」為近年長虹推案第一座微型商辦產品,李耀中指出,除了大型企業有總部需求,近期也觀察到個人工作室、網紅潮流興盛,有別於常見的大坪數商辦,中小坪數的規劃更加合宜。

近期房地產市場交投熱絡,房價趨勢看漲,李耀中指出,長虹近年來推案多採邊建邊售,掌握大部分營造人力成本,才能確保優質的建築品質,未來房價趨勢,他認為,在零碳排時代來臨之下,建築成本不斷堆疊,加上土地問題無解,台灣地狹人稠,人口多集中在大型都會區,使得土地供不應求,暫時看不見房價回頭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