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IMF下調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 9成國家遭下修僅印度不變

【時報-台北電】國際貨幣基金(IMF)公布的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由2.9%下調至2.7%,其中有9成國家遭下修,僅印度維持在6.1%的水準不變,在各大型經濟體中居冠,因內外部資金與各項強勁經濟數據,推動印度SENSEX指數11月中突破歷史高點,且10月外資組合淨投資(FPI)及當地共同基金雙雙淨流入。

根據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預估,印度2030年前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對照大陸過往成長軌跡,印度將不只複製其成長模式,甚至具備超越的潛力。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樂觀表示,印度經濟成長與大行情才剛開始,2023年經濟規模將達到4,000億美元,並於2028年達到5,000億美元,與大陸2007年至2011年成長路徑相似。但私消費將從目前2兆美元,10年內翻倍至4.5兆美元,約是大陸在2015年水準。

印度具備服務中心升級、金融數位化、能源轉型等三大轉型力量,將新印度經濟結構轉型提升,加上較大陸更加歡迎外資FDI,限制較少且透明度更高,持續吸引外資企業進駐。

林庭樟認為,短期觀察印度經濟數據強勁,製造業PMI持續高檔擴張、信貸年成長16%、GST稅收連續七個月超過1.4兆盧比,最新約73%的MSCI India公司公布7月至9月的財報,整體符合預期。資金面來看,外資10月恢復淨流入股市約1.86億美元,本地共同基金也淨流入9.45億美元,充沛資金同步推升股市。

隨著升息接近尾端,降息機會浮現,短期內對所有市場將是雨露均霑。林庭樟指出,新興市場中仍持續看好印度表現,因通膨數據僅略高於央行目標水準,及目前外資持股水位僅剩21.1%,為2012年來新低,預期未來回補空間仍大。

觀察瀚亞投信與ICICI保誠資產管理提供的印度溫度計指數,指標數據自上月110.3上升到本月的114.1,投資建議維持「股債平衡配置」。隨股市創新高,市場關注印度是否能持續上漲動能。印度當地資產管理公司ICICIPRU預期,就估值來看,印股雖然偏貴,但就人口紅利、宏觀經濟、健全的稅收、政府改革動能等面向,印度是大陸以外的布局首選。(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呂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