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印度經濟強勁 大行情正要開始

【時報-台北電】全球各國ISM製造業指數普遍都在惡化,只有印度除外,2022年11月製造業PMI連續擴張紀錄推進至17個月,在全球經濟逆風之下,經濟學家調查顯示印度經濟衰退機率為零。高盛預估印度企業獲利穩居亞洲前段班。

印度股市短線反彈尚未來到滿足點,且外資過去一年半以來累計鉅額賣超有待回補,提供上檔空間。

台新印度基金經理人黃俊晏表示,高盛預估2022、2023兩年印度企業獲利分別成長13%與15%。外資2022下半年對印度股市由賣轉買,另外,外資期貨淨空單觸及15萬口的天花板水準後,再次反轉回補,印度股市後市可期。印度股市歷經半年多以來的利空打底,創造相對低廉的買點,可利用近期的回檔修正逢低分批布局。

群益投信國際部主管洪玉婷表示,通膨與升息預期也已多反應至市場價格中,也讓股市投資契機浮現,區域來看又以美國、大陸、印度與東協相對看好。

洪玉婷表示,印度可望受惠於貨幣政策料由緊轉鬆,且因為稅額超收故將運用於基礎建設與國防,加上內需強勁,可望進一步帶動股市表現。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印度的總體經濟仍相當堅韌,通膨降溫趨勢出現,貿易赤字也有所縮減,製造業PMI亦維持在擴張水準。

林光佑指出,在接下來的投資布局上,除了通膨與經濟走勢、主要央行升息動向外,也須留意近期大陸解封是否為他國帶來病毒擴散的副作用以及對經濟活動是否有所影響,波動雖仍須提防,不過印度在基本面與獲利面仍好下,表現仍不看淡。類股來看,可留意國防鐵路、新能源、IT服務以及循環性類股等表現。

廣告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庭樟表示,印度經濟成長與大行情才剛開始。其中,印度2023年經濟規模將達到4,000億美元,並於2028年達到5,000億美元,與大陸2007~2011年成長路徑相似;印度私人消費將從目前2兆美元於十年內翻倍至4.5兆美元,約為大陸在2015年水準。同時,印度具備服務中心升級、金融數位化、能源轉型等轉型力量,將新印度經濟結構轉型並提升。

元大印度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在全球景氣不明朗階段,內需與出口潛力俱佳的印度有機會脫穎而出,近期印度財報季表現亮眼,吸引印度內資入場,其中能抵禦景氣波動、表現相對穩健的大型龍頭企業此階段相對看好。(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孫彬訓/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