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
集結全球超過 200 名新世代作者,分享他們的經驗與觀點。
  • 換日線Crossing • 1 天前

    【換日線學習】我在澳洲,為當 YouTuber 放棄百萬年薪

    在 2024 年的今天重新讀完之後,只覺得很感激當時為了成為 YouTuber,勇敢辭職追夢的經歷。現在的我已轉職成為全職產品經理,工作之餘,經營著一個團隊規模將近 50 人的非營利組織,自媒體則成為休閒嗜好,想發什麼、在什麼時候發,完全隨心所欲。兜兜轉轉多年,我已從最初對於未來志向感到迷惘,不知不覺調整到自己滿意、近乎夢想中的生活了。

  • 換日線Crossing • 2 天前

    【換日線學習】對「推理」有興趣可以如何發展?

    身為一個讀過、寫過、愛過一些推理小說的人,回家時察看陽台有沒有鄰居的屍體,已經成了開門後的本能反應──也許這聽起來有如玩笑,但玩笑往往帶有幾分真心。別誤會,我從未以犯罪或寫作推理小說為業,倒是因為曾入圍並拿過相關的文學獎項,了解到描述殺人如何不被發現原來會受到表揚,因此在一個極小的圈子裡、極少數的人們心中,我會被當作「在寫推理小說的人」。

  • 換日線Crossing • 3 天前

    【換日線生活】瑞士「好貴」,為何大家仍搶著去?

    如果有機會,你想前來瑞士工作和生活嗎? 瑞士是個高物價的國家,而且根據人力資源顧問公司 Mercer 的全球調查,蘇黎世(Zurich)是「高成本、高品質」的代表城市之一;其中在「生活成本」這項指標,更是只有僅次於香港、新加坡兩地。

  • 換日線Crossing • 4 天前

    【換日線職涯】職涯卡住了?用這 3 招打敗低潮

    好友阿翔(化名)在畢業後進入一間大公司(簡稱 B),中途短暫離開職場,求學深造後再回鍋任職了十多年。去(2023)年他說: 「換了部門主管後,不但策略改變,也晉升很多人,其中有我指導的後輩。我雖然為獲得晉升的後輩們感到開心,但也很難過自己錯失了機會,或許當年若沒有去念書,現在我也有機會升遷……」

  • 換日線Crossing • 6 天前

    【換日線關係】帶長輩出國,你不可不知的 4 大守則

    旅外這幾年,很幸運地除了回台探親,每年都還有機會去各地走走,在美國就開車公路旅行、在荷蘭就搭火車到鄰近國家。只是,當自己眼界開了,旅行經驗豐富後,心裡也總念著在台灣一輩子辛勞的長輩──他們的青春年華適逢台灣經濟起飛,好不容易比上一代受了更多教育,又遇到好的時機能改善家境,因此幾乎一輩子都忙著賺錢,出國旅遊經驗有限,最多就是跟著旅行團到鄰近國家。

  • 換日線Crossing • 7 天前

    【換日線專訪】來自英國的獵頭,給台灣人的衷心建議

    2021 年,《換日線》一篇專訪〈英籍專業獵頭在台灣,他還是位樂團主唱!專訪 Alan McIvor:幫臺灣人找外商工作 8 年後,我想給你 5 個建議〉收到讀者們的熱烈迴響。事實上 Alan 除了是「為臺灣外商和本土企業找行銷、業務人才」的英籍獵頭、現任中高階獵才顧問公司保萊德集團(Paul Wright Group)的業務執行主管(Practice Leader),也經常受邀到臺灣的大學講課,教年輕人如何在不斷變動的職場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 換日線Crossing • 2024年4月19日 下午 02:10

    【換日線現場】反送中後,這裡已成「新香港人」的天地

    前一段時間適逢年底連假,筆者安排了一個 4 天 3 夜的訪友與參觀行程,住進銅鑼灣地區。 上一次前來香港,已是 2019 年 7 月。近年網路上有些網友嘲諷香港已變成「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筆者不知有幾分真幾分假,但多年之後再次造訪此地,感受確實大不相同

  • 換日線Crossing • 2024年4月18日 下午 02:00

    【換日線文化】到日本工作前,這些文化你搞懂了沒?

    台灣人口語上經常說「蛤?」但這對日本人來說,可能帶有批判性和攻擊性的意思;雖然台灣人使用這個詞語時並非出於批評意圖,但若日本人對此缺乏正確理解,就可能引發溝通上的誤解。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關於台日文化差異的例子,我希望能藉由在台日本人的身份,向大家介紹 3 項可以立即應用的內容。最後,我也想談談台積電在熊本設廠後,當地人的反應是如何。

  • 換日線Crossing • 2024年4月18日 早上 07:00

    【換日線求職】法國簽證種類多元,人人都有機會!

    不論是因為法國獨特的文化、歷史背景,抑或是相對更優渥的薪資待遇和假期規定,許多留法學子在完成學業後都希望能夠繼續留在法國生活。

  • 換日線Crossing • 2024年4月17日 下午 02:00

    【換日線評論】變質的「斜槓」,恐怕沒有你想像中光鮮亮麗

    相信大多數人都同意,「斜槓」適不適合所有人,不能一概而論。但近年來在不少暢銷書與意見領袖紛紛鼓吹「經營斜槓人生、開創第二職業與收入」下,似乎讓不少人誤以為在今時今日,年輕人好像非要做點什麼本業以外的事情,同時要能夠將它「變現」,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