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達國際(8068)新任總經理羅子亮表示,電動車正快速成長,此時投入充電樁事業是很好的切入點。全達將定位為軟硬體整合解決方案商,相關產品及服務預計2024年第四季有具體營收貢獻。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3年11月29日電)大宇資訊(6111)轉投資IC通路商全達國際(8068)今年第3季已達損益兩平,每股盈餘0.01元。全達董事長(二余)俊榮今天指出,通路代理本業的去化庫存接近尾聲,客戶已有新訂單拉貨,第4季營運將與第3季持平,明年會積極布局充電樁事業。(二余)俊榮在媒體交流會表示,全達持股約33%的第三方支付業者藍新科技近期將申請公開發行,規劃明年登錄興櫃;之後會尋找策略夥伴,配合藍新大股東智冠(5478)進行釋股,以每股持有成本19元來看,釋股利益可期。全達總經理羅子亮說,全達今年9月發表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預計明年第1季完成安規認證,明年下半年打造展示場域,包括大鵬灣賽車場也在討論合作,讓前往賽車的電動車順便充電,最快明年第4季充電樁事業可開始貢獻營收。羅子亮指出,目前已經有1到2個海外廠商洽談充電樁業務,全達會評估是否自行經營或透過當地合作業者,但明年重點並非海外市場落地。全達旗下達拉電能總經理廖恩德表示,目標3年內在全台布建600台充電樁,一般設置充電樁約需3到6個月,向台電申請拉線也要等2個月。全達移動式機器人從生產製造到部署僅需3個月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全達(8068)董事長涂俊榮指出,今年第3季營運回到損益兩平,電子通路業務已經見到產業去化庫存接近尾聲,客戶逐漸回補庫存,市況逐漸轉佳;另外,轉投資的藍新科技即將公發,明年登錄興櫃,全達將有釋股利益;而日前發表移動充電機器人已有不少的潛在客戶,預計明年下半年商業化營運,目標3年內要達到600台的目標。 涂俊榮表示,全達新代理的碳化矽載板業務,12月會開始少量出貨,符合功率模組需承受大電流大電壓的應用;而有客戶新的訂單開始拉貨,市況有持續改善。 另外,持股近33%的藍新科技,全達持股成本每股19元,近期會公開發行,預計公發後會尋找策略夥伴,若明年轉興櫃交易,會配合智冠進行釋股。 移動充電機器人已有不少的潛在客人很有興趣,但客人現在表達較多的需求是固定式的充電椿以及移動式充電機器人一同搭配,預計明年最重要的工作是先取得安規驗證,明年下半年會開始正式商業化營運。目前電動車成長很快,但要建置充電服務平均要3-6個月,還要再跟台電申請也要約2個月,而移動式機器人從生產製造到佈建僅只需3個月,給業主有很大的彈性,在營運方式將走租賃模式。除移動式充電機器人外,全達還會增加能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大宇資( 6111 )轉投資全達( 8068 )今年第三季業績已達到損益兩平,2024年在通路本業回穩、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以及轉投資處分藍新挹注下,明年全年營收、獲利都會比今年好,並將開始獲利,同時也計畫明年登錄興櫃,配合藍新母公司智冠( 5478 )進行釋股,預期釋股利益可期。全達主要股東包括大宇資以及威盛( 2388 ),大宇資占比重41%、威盛占30%。全達累計前10月營收5.8億元,年衰退33%;累計前三季每股虧損0.14元,目前電子通路占營收比重約70-80%。 全達表示,電子通路代理業務已看到產業去化庫存近尾聲,陸續接到客戶回補訂單;至於佈局已5年的轉投資持股33%的第三方支付業者藍新科技,預計明年登興櫃,配合智冠進行釋股,以每股持股成本19元來看,釋股利益可期。 展望2024年,全達表示,共有四個成長動能,第一是電子通路業務可望逐步回升,第二是10月會新增的碳化矽基板的代理,第三則是明年還會增加半導體設備買賣的業務,第四季是切入的移動式充電椿業務E-HERO,預料明年上半年移動充電椿會正式上線,而新代理的碳化矽載板業務,12月會開始少量
大宇資(6111)公布第三季財報。由於子公司全達國際(8068)及安瑞-KY(3664)適逢淡季,加上合正(5381)出貨延至第四季,以及遊戲行銷費用增加等因素,令第三季每股淨損擴大至1.95元。
【時報-快訊】全達(8068)10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10月營收 1-10月營收 112年度 47,922 579,851 111年同期 43,019 869,084 增減金額 4,903 -289,233 增減(%) 11.40 -33.28
【時報-快訊】全達(8068)9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9月營收 1- 9月營收 112年度 69,542 531,929 111年同期 129,007 826,065 增減金額 -59,465 -294,136 增減(%) -46.09 -35.61
日 期:2023年09月19日公司名稱:全達(8068)主 旨:全達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發言人:黃立維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2/09/20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2/09/20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5 時 0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線上法說會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線上法說會,報告本公司營運狀營運狀況。5.其他應敘明事項:本公司簡報時間:第二場(15:00)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時報-台北電】全達國際(8068)12日推出台灣首座移動式充電樁「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並以三年內布建600台為目標,接下來則要進軍歐美。 董事長(涂)俊榮指出,移動充電樁以B2B為市場,已與華城(1519)、起而行等營運商洽談中,預計明年上半年正式上線,初期會以租賃為主要收入。 全達最大股東為大宇資訊,持股41%,第二大股東威盛持股3成。最主要業務為IC通路,2023年上半年每股虧損0.15元,第二季已接近損益兩平。?俊榮表示,上半年因為庫存,營運、獲利受影響,目前庫存已去化差不多,第二季開始少量拉貨,第三季虧損持續收斂,預計第四季可望轉盈。 展望下半年,新增代理產品包括半導體設備、碳化矽(SiC)基板、旗下三全代理系統單晶片等。而移動充電樁業務要等到明年上半年才會貢獻營收。 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這款產品,採直流快充技術,充電至八分滿只需要30分鐘。與動輒需充電六~八小時的充電樁相比,時間相差12倍。該機器人具備140KW的電力,單天可服務八~十輛電動車;另一款小型的移動充電機器人則是有70KW電力,可服務二台電動車。 全達與集團母公司大宇資全面合作,大宇資負責撰寫A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全達(8068)切入充電樁市場,董事長涂俊榮指出,台灣充電樁市場有限,主要作為練兵之用,放眼海外將先邁向北美市場。針對今年下半年表現,他表示,由於客戶庫存逐漸去化完畢,力拚第4季轉盈,全年接近損平是目標。 全達推出全台首座移動式充電樁「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台灣目前正在認證階段,預計明年第1季或第2季上線,主要是針對B2B客戶,透過營運商經營台灣市場,目前已與華城(1519)、起而行等廠商在接洽,主要以租賃為主。海外方面,2024年會參加洛杉磯展覽,在美國透過代理商切入當地市場,對美國市場持較樂觀態度,台灣主要在研發及數據收集。 對於全達目前營運狀況,涂俊榮表示,上半年客戶還在消化庫存,但第2季新產品陸續上市,虧損幅度縮小,第3季希望能夠損平,第4季獲利,整體下半年營運會優於上半年。 整個營收來看,電子通路占比70~80%,客戶庫存去化完畢後,將逐步復甦,另外,也新代理半導體設備業務及代理SiC基板產品,加上子公司三全業務,都將是2024年成長動能,目標明年能夠獲利。
全達董事長凃俊榮每天都須倚靠電動車往來台北、台中二地,由於低電量時,亟需充電樁卻又苦等不到使用車主讓位,曾讓他放棄充電,僅能用最後餘電將車開回高鐵,改搭高鐵奔赴台北,如此經驗也讓他對固定充電樁產生不佳的使用體驗。
(中央社記者吳家豪台北2023年9月12日電)大宇資訊(6111)轉投資全達國際(8068)從電子零組件通路商跨足電動車充電樁市場,今天發表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正與2到3家充電樁營運商洽談合作,最快明年上半年開始貢獻營收,目標3年內在全台布建600台快速充電樁。針對營運展望,全達國際董事長(二余)俊榮指出,去年通路代理商仍在調整庫存,已去化得差不多,今年第2季底陸續接到原廠拉貨訂單,但數量仍很少,全達努力增加新產品與新的代理業務,看好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全達今年第2季稅後虧損約新台幣28萬元、接近損益兩平,上半年累計每股虧0.15元。(二余)俊榮表示,第3季仍會接近損平,第4季有望轉虧為盈,2023全年將接近損平,力拚2024年重返獲利。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能夠以手機APP呼叫,採直流快充技術,電力從20%到80%只需30分鐘,遠快於原本需要約6到8小時的一般充電樁,並具備140kW充電能力,一天可為8到10輛電動車充電,有助於縮短車主等候時間,提高停車位周轉率。(二余)俊榮指出,全達過去身為電子零組件代理商,他加入全達3年來,發現全達擁有前瞻技術及市場脈絡消息,開始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全達(8068)投入充電樁市場,今天全台首座移動式充電樁「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亮相,預計3年內在台灣佈建600台,提供全方面的充電樁及充電機器人設備租賃方案。「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融合固定式與移動式充電的優點,能靈活部署於各種場所,在任何地點都能滿足擴充需求,包括老舊社區、辦公大樓、文化建築、學校、飯店、機場、商場等,以手機APP呼叫機器人前來幫電動車充電,不用再到處尋找充電樁。 全達指出,「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採直流快充技術,充電速度驚人,電充到8成滿,只需30分鐘,和原本需要動輒6-8小時的充電樁相比,時間相差逾12倍,該機器人更具備140kW充電能力,單天可服務8-10輛電動車,除了縮短車主等候時間,更大幅提高停車位的周轉率,廠商收益更有效。 此外,「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憑藉著無需額外改建停車場電路和配電設施的優勢,節省建置線路與管理系統的成本。卓越的便利性與機動性也將解決公共充電樁設置困難的問題,免除額外分配車位,避免住戶與管委會爭議等困擾,讓充電設施部署更加順利,因地制宜的優勢,讓電動車車主不再需要遷就充電站安排行程。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大宇資訊(6111)轉投資持股41%的全達國際(8068)今日宣布推出全台首座移動式充電樁「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將引領充電新革命,也將為全台第一家進軍移動式充電樁,董事長凃俊榮指出,目前已與包括華城(1519)、起而行等廠商接洽合作,目標3年內佈建全台快速充電樁600台為目標。展望下半年營運,預估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第三季將可損平,第四季轉盈,全年力拼幾近損平,2024年挑戰獲利。全達股東結構為大宇資持股41%,威盛(2388)持股30%。今年上半年每股虧損0.15元,其中第二季已接近損平。凃俊榮指出,上半年因通路代理商消化庫存使得營運表現不佳,不過第二季因陸續推出新產品,虧損幅度縮小幾近損益兩平,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以單季來看,預估第四季單季就可以轉盈,全年力拼損平,2024年可望開始獲利。凃俊榮進一步指出,目前電子通路佔比70-80%,看好明年電子通路復甦的成長性,同時開發移動式充電樁貢獻業績、新代理半導體設備業務,加上10月將進軍sic碳化矽基板貢獻業績及子公司三全代理系統單晶片產品,明年量會明顯回升挹注。另外,全達也宣布推出全台首座移動式充
【時報-快訊】全達(8068)8月營收(單位:千元) 項目 8月營收 1- 8月營收 112年度 62,694 462,387 111年同期 65,925 697,058 增減金額 -3,231 -234,671 增減(%) -4.90 -33.67
【時報-台北電】大宇資(6111)轉投資的IC通路商全達國際(8068)將在12日宣布推出「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正式跨足電動車充電服務領域。全達積極轉型,調整營運模式,今年第二季虧損收斂至28萬元,接近損益兩平,惟上半年仍為虧損表現,不過,由於第三、四季度為傳統旺季,法人預估,全達國際有機會在下半年轉虧為盈。 全達國際本業為代理半導體、零組件及商用軟體等,近年旗下子公司再跨足材料氮化矽等領域。看好未來電動車市占率逐漸攀升,該公司也結合旗下的子公司,推出自行研發的充電機器人服務。該服務有兩項亮點,首先,快充服務半小時內可完成,其次,為台灣首家推出移動充電服務的業者。 這項服務最大特色是結合APP提供需求雙方的媒合,其商業模式類似於Uber平台媒合餐廳與消費者雙方。E-HERO主要是媒合電動車主與充電機器人,當電動車主有充電的需求時,不需要查詢充電樁所在處,只要透過APP的媒合,E-HERO移動充電機器人就會找到車主的定位,提供即時充電服務。 業者表示,對於老舊型的社區,或是充電樁不足的大賣場、百貨公司或停車場等,或是一時找不到充電樁的車主,移動充電機器人均可解決其痛點。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