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晶

5483
107.51.00(0.94%)
收盤 | 2025/04/28 14:30 更新
2,858成交量
11.53 (61.57)本益比 (同業平均)
連2漲 (5.91%)
連漲連跌

中美晶 相關新聞

  • 工商時報

    權證市場焦點-中美晶 AI浪潮推升營收

    法人報告指出,中美晶(5483)主要獲利來自於轉投資,旗下環球晶在汽車與消費電子的需求回升後,加上AI需求成長,營收將能穩步回升。下半年還將在庫存進一步去化,以及關稅不確定性解除後,復甦動能更強。

  • 時報資訊

    《各報要聞》中美晶片大戰 台廠撿到槍

    【時報-台北電】美對中開徵145%關稅,對此中國大陸展開反擊,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晶片(積體電路),加徵關稅至125%。據相關IC業者透露,該條例認定原產地是以晶圓流片工廠,換言之只要是在美國當地的Foundry流片(Tape-out),出口至中國就會面臨關稅成本疊加。業界分析,美系大廠TI(德州儀器)、ADI(亞德諾)首當其衝,對台廠矽力、致新等有望撿到槍;未來委託台積電、英特爾美國廠生產製造之晶片,等同於放棄大陸市場。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11日上午發出緊急通知,向會員單位說明,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相關規定,「積體電路」原產地按照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認定,即流片地認定為原產地。市場分析,流片地認定可讓台日韓生產的晶片免稅,但仍對美產晶片課重稅,此舉意在精準打擊。 半導體業者分析,美系IDM大廠德州儀器首當其衝,儘管位於中國成都有一體化製造基地,但主要產能集中在美國本土,包括德州謝爾曼、理查森及猶他州李海;另外像第二大的類比IC業者ADI,自家的晶圓代工廠也坐落於美國境內。 若未來美系業者要以低稅率輸入中國,勢必要轉投聯電、世界先進等業者。IC設計公司透露,換代工廠勢必要重新流片,但對於組裝

  • 工商時報

    中美晶片大戰 台廠撿到槍

    美對中開徵145%關稅,對此中國大陸展開反擊,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晶片(積體電路),加徵關稅至125%。據相關IC業者透露,該條例認定原產地是以晶圓流片工廠,換言之只要是在美國當地的Foundry流片(Tape-out),出口至中國就會面臨關稅成本疊加。業界分析,美系大廠TI(德州儀器)、ADI(亞德諾)首當其衝,對台廠矽力、致新等有望撿到槍;未來委託台積電、英特爾美國廠生產製造之晶片,等同於放棄大陸市場。

  • 財訊快報

    中美晶Q1營收193.7億元,年減1.6%,旗下子公司業績亮眼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中美晶(5483)公布3月合併營收67.5億元,月增1.5%、年減4.7%。第一季合併營收193.7億元,季減3.0%、年減1.6%。中美晶表示,面對全球能源轉型與產業升級的發展浪潮,集團持續深化產業布局,強化半導體、汽車元件及再生能源三大關鍵領域,旗下台特化(4772)、朋程(8255)及宏捷科(8086)今年第一季營收均繳出亮眼成績。中美晶持續深耕再生能源領域,強化綠電市場佈局,子公司續興為全方位綠色能源解決方案供應商,提供企業高效、穩定的一站式能源管理服務。中美晶指出,在科技創新與永續發展並行的時代,集團憑藉深厚的產業實力與全球佈局,實現綠色轉型與企業成長目標,成為產業能源轉型不可或缺的關鍵推手。根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最新調查,中國政策刺激太陽能產業整體需求,增添太陽能板供給緊張氣氛,預期2025年3月和4月的需求將出現小高峰,可能順勢帶動第二季產業鏈價格上升。且近幾個月最上游的多晶矽材料商維持低稼動率,短期尚無增加產量的跡象,預計矽料價格上漲動力將延續至第二季,業界普遍預期可達45元人民幣/公斤。在再生能源方面,為達成台灣政府減碳新目標,環

  • Yahoo奇摩股市

    中美晶第一季營收193億元呈季、年減 環球晶年增3.4%

    中美晶(5483)和旗下子公司環球晶(6488)今(8)日公布第一季營收,分別為193.7億元,季減3.0%,年減率1.6%;155.9億元,季減率4.6%,年增率3.4%。

  • 鉅亨網

    環球晶Q1營收轉正成長、年增3.4% 中美晶則小減

    中美晶 (5483-TW) 與子公司環球晶 (6488-TW) 今 (8) 日皆公告第一季營收,分別達 193.7 億元、155.9 億元,其中,環球晶受惠客戶需求緩步回升,第一季營收轉為正成長,年增 3.4%,中美晶則較去年小減 1.6%。

  • 中央社財經

    【公告】中美晶 2025年3月合併營收67.51億元 年增-4.73%

    日期: 2025 年 04 月 08日上櫃公司:中美晶(5483)單位:仟元 【公告】中美晶 2025年3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6,751,498去年同期7,086,929增減金額-335,431增減百分比-4.73本年累計19,373,248去年累計19,692,155增減金額-318,907增減百分比-1.62

  • 財訊快報

    太陽能需求或順勢帶動Q2產業鏈價格上揚,中美晶可望迎來一波暖流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根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最新調查,中國政策刺激太陽能產業整體需求,增添太陽能板供給緊張氣氛,預期2025年3月和4月的需求將出現小高峰,可能順勢帶動第二季產業鏈價格上升。在預期中國太陽能輸出海外量可能減少之下,法人預估台廠中美晶(5483)第二季營運可望迎來一波暖流。中國於2025年1月底、2月初接連公布太陽能發電、新能源電價相關規定,若太陽能發電設施於5月31日後併網,將不再享有固定收購電價,回歸市場供需決定價格,因此引發「搶裝潮」,尤其是設置在用電戶所在地或附近的「分布式」太陽能發電設施將於第二季達到裝機高峰。由於太陽能產業維持自律,以及中國「531新政」刺激,下游需求快速回暖。近幾個月最上游的多晶矽材料商維持低稼動率,短期尚無增加產量的跡象,預計矽料價格上漲動力將延續至第二季,業界普遍預期可達45元人民幣/公斤。然而,第三季下游裝機需求將明顯收斂,且由於電力成本占原材料製造生產成本約30%,因此在豐水期電力成本下降時,材料商多半會將產線稼動率調高,以獲取電力成本的下降,但同時也將導致產能過剩,對價格造成負面衝擊。TrendForce表示,中國分

  • 中央社財經

    晶圓女王也青睞 全台最大化學濾網廠鈺祥造綠金商機

    (中央社記者劉千綾台北2025年03月23日電)去年5月,素有「晶圓女王」稱號的中美晶董事長徐秀蘭再度出手,公司發布一紙新聞稿宣布入股鈺祥企業,這家專注於微污染領域的廠商,因為中美晶的入股,意外吸引投資人好奇目光。事實上,這並非鈺祥首次與科技廠商合作,2020年,鈺祥與漢民科技攜手建立代理關係,由鈺祥提供主力商品化學濾網,藉由漢民銷售管道打入面板、半導體設備等應用端。憑藉好口碑與積極拓銷,目前台灣半導體無塵室使用的化學濾網,每100個就有50個來自於鈺祥,且台灣半導體龍頭廠與美系記憶體大廠皆為鈺祥客戶。然而鈺祥創立並非一帆風順,鈺祥第二代、現任董事長暨總經理莊士杰接受中央社專訪坦言,公司曾經面臨毫無訂單的困頓期。1987年以貿易商起家的鈺祥,為莊士杰父母親創立,當時主要是代理美商的濾網,生意十分穩定,只是好景不常,2002年原廠改變策略,決定收回代理權在台灣直接設廠,沒有原廠供應產品,公司頓時陷入營運低潮。莊士杰2005年回國,正是鈺祥一籌莫展的困難階段,他深刻體會到作為代理商的風險,為了不讓父母親一手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莊士杰決定自建產線和品牌,他笑說,「比起二代接班,自己更像二代創

  • 中時財經即時

    中美晶總座陳振乾 接任盛達董座

    中美晶(5483)表示,作為盛達電業(3027)最大法人股東,公司法人代表董事、總經理陳振乾將接任盛達電業及其子公司盛齊綠能董事長。此人事案已獲盛達董事會通過,並將於13日正式上任。原董事長陳忠廷則正式退休卸任。

  • 鉅亨網

    中美晶總經理陳振乾接任盛達電業及子公司盛齊綠能董座

    中美晶 (5483-TW) 今 (13) 日表示,作為盛達電業 (3027-TW) 最大法人股東,公司法人代表董事、總經理陳振乾先生將接任盛達電業及其子公司盛齊綠能董事長。此人事案已獲盛達電業董事會通過,並將於 3 月 13 日正式上任。原

  • 中央社財經

    中美晶總經理陳振乾接任盛達電董事長 共尋綠能商機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025年3月13日電)盛達電(3027)董事長陳忠廷今天退休,由大股東中美晶(5483)總經理陳振乾接任。中美晶表示,未來將與盛達電持續探索再生能源與儲能產業的發展機會,以掌握潛在商機。中美晶發布新聞稿指出,中美晶為盛達電最大法人股東,持股比重約12.98%,陳振乾今天接任盛達電及其子公司盛齊綠能董事長。中美晶表示,陳振乾擁有豐富的國際財務與管理經驗,曾任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董事、資深合夥人及審計部營運長,亦具備財經法規與企業併購專業,曾參與再生能源、半導體、資通訊等產業的跨國專案,並深諳全球資本市場籌資及企業風險管理。中美晶指出,將藉由陳振乾的經驗、專業與視野,開啟中美晶與盛達電更多業務發展與合作的可能性,為未來成長創造機會。盛達電以光、充、儲一體化解決方案為核心,整合太陽能、儲能、電動運具與智慧能源管理,中美晶表示,透過轉投資盛達電強化儲能布局。未來將持續探索再生能源與儲能潛在商機。

  • 財訊快報

    中美晶法人代表陳振乾接任盛達電業、盛齊綠能董事長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盛達電業(3027)最大法人股東中美晶(5483)表示,公司法人代表董事、總經理陳振乾將接任盛達電業及其子公司盛齊綠能董事長。該人事案已獲盛達電業董事會通過,並於3月13日正式上任。原董事長陳忠廷先生則正式退休卸任。中美晶目前持有盛達電業股權12.98%,中美晶表示,將藉由中美晶於再生能源的豐富經驗與陳振乾的專業背景與國際視野,共同開啟中美晶與盛達電業在業務發展與合作上的更多可能性,為未來的成長創造更多機會。為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COP29大會於2024年底宣布,2030年全球儲能設施建置目標將達1500GW,較2022年成長六倍,凸顯儲能技術在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性。中美晶指出,將積極推動垂直整合,將事業布局延伸至下游電廠維運及綠電銷售,亦透過轉投資盛達電業以強化儲能環節布局。盛達以「光、充、儲一體化解決方案」為核心,整合太陽能、儲能、電動運具與智慧能源管理,未來雙方將持續探索再生能源與儲能產業的發展機會。

  • 時報資訊

    《半導體》中美晶法人代表接掌盛達 合拓再生能源、儲能新契機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中美晶(5483)今(13)日宣布,公司法人代表董事、總經理陳振乾將接任盛達(3027)及其子公司盛齊綠能董事長,此人事案已獲盛達董事會通過、並於今日正式上任,原任董事長陳忠廷則正式退休卸任。 中美晶自2023年3月起成為盛達最大法人股東,目前持股12.98%,並積極參與公司治理,深化雙方策略合作。中美晶將藉由公司在再生能源的豐富經驗、陳振乾的專業背景與國際視野,共同開啟雙方業務發展與合作更多可能性,為未來成長創造更多機會。 新任盛達及盛齊綠能董事長陳振乾擁有豐富的國際財務與管理經驗,曾任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行董事、資深合夥人及審計部營運長,亦具財經法規與企業併購專業,曾參與再生能源、半導體、資通訊等產業跨國專案,深諳全球資本市場籌資及企業風險管理。 為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COP29大會2024年底宣布,2030年全球儲能設施建置目標將達1500GW,較2022年成長6倍,凸顯儲能技術在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性。為因應國際趨勢,台灣政府透過提高設置誘因、強化消防法規及擴大設置空間等措施,加速儲能發展。 中美晶深耕再生能源產業,積極推動垂直整合

  • 中央社財經

    【公告】中美晶 2025年2月合併營收66.5億元 年增3.33%

    日期: 2025 年 03 月 06日上櫃公司:中美晶(5483)單位:仟元 【公告】中美晶 2025年2月合併營收 (單位:仟元)項目合併營業收入淨額本月6,650,082去年同期6,435,534增減金額214,548增減百分比3.33本年累計12,621,750去年累計12,605,226增減金額16,524增減百分比.13

  • 鉅亨網

    〈中美晶法說〉徐秀蘭:中美晶投資效益顯 股價遭低估

    中美晶 (5483-TW) 今 (5) 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徐秀蘭表示,中美晶的投資策略已展現穩健價值,但並未充分反映在公司市值上,以目前投資的五家公司市值總合 1049 億元做為比較基礎,中美晶市值僅 808 億元,仍折價約 23%,認

  • 時報資訊

    《熱門族群》中美晶母以子貴 重返成長可期

    【時報-台北電】中美晶(5483)公布去年稅後純益53.5億元,年減45.7%,每股稅後純益(EPS)9.24元,為近五年來低點。今年售電業務成長大,集團內關聯企業台特化(4772)、宏捷科(8086)及朋程(8255)皆穩定成長,營運可望重返成長軌道。 中美晶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2024年財報,合併營收796.8億元,年減2.8 %,營業毛利242.7億元,年減9.0%,營業毛利率30.5%,營業淨利161.1億元,年減13.4%,稅後純益53.5億元,年減45.7%,每股稅後純益9.24元。 中美晶表示,2024年獲利較2023年大幅衰退,主因子公司環球晶持有Siltronic AG股票評價變動及以該持股發行之海外附認股權公司債(Exchangeable Units)之影響,去年Siltronic股價走低,因此認列評價損失。若排除上述非本業營運相關、無關現金流動之評價影響,2024年中美晶稅後淨利率將調整為19.15%,EPS達12.29元。 中美晶27日董事會亦通過2024年下半年現金股利發放案。2024年下半年度擬配發每股3.5元現金股利,配發總金額22.44億元。若計入上半年

  • 工商時報

    成熟製程狂擴產 陸企壓價搶市

    大陸在成熟製程及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取得明顯進展,也導致產品價格大幅下降,讓晶片行業倍感壓力。德國業者表示,現今大陸同業的6吋碳化矽(SiC)晶圓報價,可以比世界一流的同業便宜三分之二。這顯示中美晶片戰已蔓延至成熟製程。

  • 工商時報

    中美晶母以子貴 重返成長可期

    中美晶(5483)公布去年稅後純益53.5億元,年減45.7%,每股稅後純益(EPS)9.24元,為近五年來低點。今年售電業務成長大,集團內關聯企業台特化(4772)、宏捷科(8086)及朋程(8255)皆穩定成長,營運可望重返成長軌道。

  • 財訊快報

    中美晶去年獲利衰退45.7%,EPS 9.24元,下半年配發3.5元現金股利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中美晶(5483)董事會通過2024年財報,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53.46億元、年減45.7%,每股盈餘9.24元。另董事會通過決議2024下半年擬每股配發3.5元現金股利。中美晶表示,去年獲利表現衰退主要受子公司環球晶(6488)持有Siltronic AG股票的評價變動,及該持股發行之海外附認股權公司債之影響。若排除非本業營運相關、無關現金流動之評價影響,2024年中美晶稅後淨利率將調整為19.15%,每股盈餘12.29元。中美晶2024下半年度擬配發每股3.5元現金股利,配發總金額22.44億元,若計入上半年已發放的每股3元、總金額19.24億元的現金股利,全年共將發出每股6.5元、總金額41.68億元的現金股利,股利配發率達70%。以今日收盤價計算,現金殖利率5%。另該公司股東會擬訂於5月27日舉行。中美晶指出,台灣再生能源產業面臨案場開放進度延宕及海外進口產品低價競爭等挑戰,中美矽晶在其垂直整合的能源供應價值鏈中,持續放大高價值的下游電場維運及綠色能源銷售端,聚焦於綠色能源開發之子公司續興(SES)憑藉集團母公司在再生能源的經驗、穩健的財務基礎,以及

立即登入瀏覽你的投資組合。登入
網友也在看
股名/股號
股價
漲跌(%)
成交量(張)
  • 環球晶
    6488.TWO
    300.00
    6.002.04%
    1,222
  • 鴻海
    2317.TW
    142.50
    3.502.52%
    46,626
  • 台積電
    2330.TW
    897.00
    9.001.01%
    21,790
  • 欣興
    3037.TW
    95.30
    2.702.92%
    28,244
  • 同欣電
    6271.TW
    106.50
    3.503.40%
    964
櫃半導體產業漲跌排行
股名/股號
股價
漲跌(%)
成交量(張)
相關概念股
概念股
當日平均漲跌%
近1月平均漲跌%
台股資料來源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國際股市資料來源請參考 Yahoo Finance。使用Yahoo奇摩股市服務前,請您詳閱相關使用規範與聲明
台股行情、個股基本資料及財務資訊為精誠資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