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成交金額不含盤後定價、零股、鉅額、拍賣及標購
鮮活果汁-KY 個股留言板
颱風造成大陸部分地區水患,影響終端市場消費力,鮮活果汁-KY(1256)自結8月合併營收新台幣5.68億元、年減2.26%。不過大陸疫後整體消費力漸趨穩健加上夏季旺季效益,鮮活累計前八月合併營收34.7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7.51%。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鮮活果汁-KY(1256)公告2023年8月合併營收為5.68億元,年減率2.26%,係因颱風造成部分地區水患,影響終端市場消費力所致,然中國大陸整體消費力漸趨穩健加上夏季旺季效益,累計1-8月合併營收34.7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7.51%。近期中國大陸華北地區水患頻繁,且部分省分出現豪大雨現象,以致影響國內民生消費市場,在氣候異常現象下,影響鮮活客戶7、8月備貨之庫存消耗,致8月合併營收5.6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26%。鮮活表示,排除水患影響因素,後續迎接中秋、國慶等節慶假期以及杭州亞運國際賽事等,以期觀光效益帶動,挹注餐飲產業需求。隨著中國大陸對健康飲食消費觀念不斷提升,帶動具有新鮮概念的果汁類產品需求增加,推升鮮活果汁類產品銷售成長,憑藉昆山、廣東與天津三座廠合計年產能13萬噸優勢,保持市場領先地位,透過優化產品組合,加上夏季旺季效益,推升鮮活1-8月合併營收34.71億元,年增率17.51%。展望後市,鮮活將持續開發更多適合冬季飲用之產品原料,以期傳統淡季銷售能有更好的表現,隨著消費者對新茶飲的熱情持續提升,亦將持續開發新產品,以及在原有產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颱風造成部分地區水患,影響終端市場消費力,鮮活果汁-KY(1256)8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5.68億元,年減率2.26%,由於中國大陸整體消費力漸趨穩健加上夏季旺季效益,前8月合併營收34.7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7.51%。 近期中國大陸華北地區水患頻繁,且部分省分出現豪大雨現象,以致影響國內民生消費市場,在氣候異常現象下,影響鮮活客戶7、8月備貨之庫存消耗,致8月合併營收5.6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26%。鮮活表示,排除水患影響因素,後續迎接中秋、國慶等節慶假期以及杭州亞運國際賽事等,以期觀光效益帶動,挹注餐飲產業需求。 隨著中國大陸對健康飲食消費觀念不斷提升,帶動具有新鮮概念的果汁類產品需求增加,推升鮮活果汁類產品銷售成長,公司憑藉昆山、廣東與天津三座廠合計年產能13萬噸優勢,保持市場領先地位,透過優化產品組合,加上夏季旺季效益,推升鮮活1-8月合併營收34.71億元,年增率17.51%。
【時報-台北電】鮮活果汁-KY(1256)18日公告財報,上半年稅後純益2.85億元,EPS為7.44元。鮮活指出,7月營收5.77億元,年增率21.42%,為單月歷史次高表現,在中國大陸民生消費力逐漸回升下,營運表現可望穩健發展。 第二季營收15.03億元,優於2021年同期的13.17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鮮活指出,主要原因為去年中國大陸因疫情嚴峻進行管制,鮮活昆山廠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停工,致基期較低,今年中國大陸全面解除管制後,公司營運在已排除疫情干擾下逐步回穩。 中國大陸內需消費力波動以及新茶飲發展趨勢變化大,鮮活表示,將透過謹慎觀察及持續研發新品投入市場,以墊高與同業的競爭門檻,加上擁有昆山、廣東與天津三座廠合計年產能13萬噸優勢,保持市場領先地位,並持續往三四線城市擴張營運版圖。 另外,鮮活指出,連鎖新茶飲品牌於疫後積極開拓市場版圖,帶動中國整體新茶飲市場增長,鮮活成為主要受惠者之一,在中國大陸民生消費力逐漸回升下,公司營運表現可望穩健發展。(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袁延壽、李麗滿/台北報導)
鮮活果汁-KY(1256)18日公告財報,上半年稅後純益2.85億元,EPS為7.44元。鮮活指出,7月營收5.77億元,年增率21.42%,為單月歷史次高表現,在中國大陸民生消費力逐漸回升下,營運表現可望穩健發展。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鮮活果汁-KY(1256)2023年第二季合併營收15.03億元,年增49.04%,創歷史同期新高,營業利益2.55億元、稅後淨利2.32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成長125.98%與185.74%,每股盈餘(EPS)為6.09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23.28億元、營業利益3.22億元、稅後淨利2.85億元,EPS 7.44元。鮮活果汁-KY第二季毛利率30.01%,較上季及去年同期分別增加2.76與2.35個百分點,毛利率重返3字頭,主要是規模經濟與產品組合優化所帶動。鮮活果汁-KY表示,中國大陸新茶飲市場於疫後需求逐步回溫,鮮活積極擴增產品項目與服務對象,帶動整體營運表現正向,且因應市場復甦後的需求變化,鮮活持續優化產品組合,並在規模經濟效益發酵下,推升第二季毛利率達30.01%,較第一季及去年同期各增加2.76、2.35個百分點,同步推升營益率與稅後淨利率分別來到16.98%與15.45%。中國大陸內需消費力波動以及新茶飲發展趨勢變化大,鮮活果汁-KY透過謹慎觀察及持續研發新品投入市場,以墊高與同業的競爭門檻,加上擁有昆山、廣東與天津三座廠合計年產能13萬噸
【時報-台北電】鮮活果汁-KY(1256)112年上半年合併營收23億2815萬6千元,稅前淨利3億7685萬5千元,本期淨利2億8532萬4千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2億5169萬元,基本每股盈餘7.44元。(編輯:廖小蕎)
鮮活果汁-KY(1256)4日公告7月合併營收新台幣5.7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1.42%,僅次於2021年7月5.85億元,為單月歷史次高,累計1-7月合併營收29.03億元,年增率22.36%。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鮮活果汁-KY(1256)於今(4)日公告2023年7月合併營收為5.7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1.42%,僅次於2021年7月5.85億元,為單月歷史次高,累計1-7月合併營收29.03億元,年增率22.36%。鮮活果汁-KY 7月合併營收為單月歷史次高,係適逢7至9月夏季與暑期飲料產業旺季,消費者對於新茶飲的需求若渴,加上中國大陸連鎖新茶飲品牌於疫後持續開拓市場版圖,帶動整體新茶飲門市業績增長;根據大陸商務部說明,今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人民幣22.8兆元,年增率達8.2%,其中,餐飲收入增長達21.4%,公司受益中國大陸積極恢復國內消費與擴大消費力下,推升7月合併營收年增長。鮮活果汁-KY為中國大陸新茶飲原料供應商,銷售通路包含連鎖新茶飲品牌、經銷商與生鮮超商等,以提供新鮮濃縮果汁、口感顆粒以及配合客戶開發獨家產品原料為主,公司憑藉產品研發優勢與少量多樣客製化的生產,加上昆山、廣東與天津三大廠年產能13萬噸的共配模式,今年1-7月合併營收29.03億元,年增率22.36%。展望後市,鮮活果汁-KY謹慎觀察中國大陸內需消費力波動,為因應新茶飲快速發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夏季與暑期飲料產業旺季,鮮活果汁-KY(1256)7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5.77億元,年成長21.42%,為單月歷史次高,前7月合併營收29.03億元,年增率22.36%。 適逢7~9月夏季與暑期飲料產業旺季,消費者對於新茶飲的需求若渴,加上中國大陸連鎖新茶飲品牌於疫後持續開拓市場版圖,帶動整體新茶飲門市業績增長,受益中國大陸積極恢復國內消費與擴大消費力下,推升鮮活果汁-KY7月合併營收年增長。 鮮活為中國大陸新茶飲原料供應商,銷售通路包含連鎖新茶飲品牌、經銷商與生鮮超商等,以提供新鮮濃縮果汁、口感顆粒以及配合客戶開發獨家產品原料為主,公司憑藉產品研發優勢與少量多樣客製化的生產,加上昆山、廣東與天津三大廠年產能13萬噸的共配模式,繳出今年前7月合併營收29.03億元,年增率22.36%。 展望後市,鮮活謹慎觀察中國大陸內需消費力波動,為了因應新茶飲快速發展與消費趨勢變化,公司持續研發新品投入市場,墊高與同業的競爭門檻,以期新產品與新客戶持續穩健挹注,為公司奠定長遠發展的重要基石,發揮最大效益的規模經濟,營運表現穩健發展。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鮮活-KY(1256)今(19)日除息6.5元,開盤參考價為311.5元,夏季高溫手搖茶飲需求漸顯,加上大陸境內消費需求持續復甦,公司業績動能足,今日股價最高曾至314.5元,空方隨即出籠,股價壓低跌幅在1%左右。 今年中國大陸全面解除疫情管制,鮮活運營逐漸排除疫情干擾,公司位居中國大陸新茶飲原料供應鏈先進者,且擁有三大廠總年產能13萬噸的共配模式,憑藉少量多樣的製程優勢,上半年合併營收年增率22.59%。 鮮活現有昆山、廣東和天津三大基地,總年產能13萬噸的共配模式優勢,在持續強化出貨效率的生產能力下,推升獲利表現,另外,今年成立新零售事業部,將為公司業績提供成長引擎。 觀察中國大陸新茶飲發展趨勢,雖整體銷售杯數已恢復疫前水平,惟平均售價隨市場消費力趨向平易近人的價格,且口感配料在競業環境,產品價格面臨市場競爭,然鮮活持續往三四線城市擴張服務版圖。
鮮活果汁-KY(1256)次交易日除息6.5元,參考價311.5元,股票股利、現金股利、參考價、權息值、股息殖利率、歷史股利發放、即時新聞資訊。
【時報-台北電】高溫商機挹注通路飲品銷售動能,食品飲料廠、供應商業績高歌,統一(1216)、黑松(1234)、鮮活-KY(1256)等相關族群,6月與上半年合併營收同步走揚,且看好第三季旺季來,業者頻推茶飲新品搶買氣,已帶動銷售增長1~2成。 統一集團金雞母統一超(2912)6月營收再創同期新高,達467.76億元,高溫商機帶動鮮食、飲品、冰品業績大幅成長為主因。統一飲品除奶品、甜點布丁、飲用水等,茶飲包括茶裏王、麥香、純喫茶、飲冰室茶集、美妍社等;今夏茶裏王更推出新品「四季春茶」,在銷售端回響佳。 在飲、乳品銷售與通路擴展帶動下,統一11日股價連二漲,成交量能逾5,000張,收盤來到74.80元,法人估,美國消費行情利多帶動下,國內消費題材仍將持續上揚。 黑松前日除息1.8元行情作多,股價連漲三日,11日突破40元大關來到40.15元。暑假起進入飲料銷售旺季,黑松業績動能十足。6月合併營收8.28億元、年增10.02%,上半年營收48.42億元、年增19.64%,高溫商機與新品上市,為營收主要推手。 黑松指出,隨著氣溫直線攀升,各類飲料市場需求度增加,包括C&C氣泡飲跨海攜手日本國民
高溫商機挹注通路飲品銷售動能,食品飲料廠、供應商業績高歌,統一(1216)、黑松(1234)、鮮活-KY(1256)等相關族群,6月與上半年合併營收同步走揚,且看好第三季旺季來,業者頻推茶飲新品搶買氣,已帶動銷售增長1~2成。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鮮活果汁-KY(1256)公告2023年6月合併營收為5.57億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23.26億元,年增率分別為35.84%與22.59%,6月合併營收創歷史同期新高。鮮活果汁-KY 6月合併營收5.5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5.84%,因夏至高溫,手搖茶飲需求漸顯,且與去年同期相較,中國大陸境內消費需求持續復甦,在新茶飲門市逐漸恢復正常營運下,維持基礎消費力所致。 今年中國大陸全面解除疫情管制,鮮活運營逐漸排除疫情干擾,鮮活果汁-KY位居中國大陸新茶飲原料供應鏈先進者,且擁有三大廠總年產能13萬噸的共配模式,憑藉少量多樣的製程優勢,以及產品研發能力,配合客戶持續開發新品或優化產品組合,繳出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23.26億元,年增率22.59%。展望下半年,鮮活果汁-KY仍謹慎觀察中國大陸內需消費力波動,及新茶飲發展趨勢變化,持續研發新品投入市場,墊高與同業的競爭門檻,雖口感配料產品進入價格競爭模式,然公司憑藉產能與製程優勢,以期規模經濟效益,優化營運結構表現。
【時報-台北電】鮮活果汁-KY(1256)自結6月合併營收5.57億元、年增35.84%,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23.26億元、年增22.59%。鮮活指出,夏日高溫襲擊,手搖茶飲需求旺盛,推升6月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 鮮活指出,中國大陸境內消費需求持續復甦,在新茶飲門市逐漸恢復正常營運下,支持營收表現,加上夏至茶飲需求增溫,後續營收成長力道看旺。 鮮活強調,今年大陸全面解除疫情管制,營運上逐漸排除疫情干擾,而且鮮活擁有三大廠總年產能13萬噸的共配模式,具少量多樣的製程優勢以及產品研發能力,配合客戶持續開發新品或優化產品組合,營造業績成長動能。 展望下半年,鮮活仍謹慎觀察大陸內需消費力波動,及新茶飲發展趨勢變化,持續研發新品投入市場,並藉此墊高與同業的競爭門檻,鮮活表示,雖口感配料產品進入價格競爭模式,但憑藉著產能與製程優勢,以期擴大規模經濟效益,優化營運結構表現。 鮮活受惠上半年營運轉強優勢,4日股價順勢拉漲3元,終場收312元,在經過第一季逆風之後,第二季獲利有望回復穩定成長。(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李麗滿/台北報導)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鮮活-KY(1256)6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5.57億元、上半年合併營收23.26億元,年增率分別為35.84%與22.59%,6月合併營收創歷史同期新高。 鮮活6月合併營收5.5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5.84%,係夏至高溫,手搖茶飲需求漸顯,且與去年同期相較,中國大陸境內消費需求持續復甦,在新茶飲門市逐漸恢復正常營運下,維持基礎消費力所致。 今年中國大陸全面解除疫情管制,鮮活運營逐漸排除疫情干擾,公司位居中國大陸新茶飲原料供應鏈先進者,且擁有三大廠總年產能13萬噸的共配模式,憑藉少量多樣的製程優勢,以及產品研發能力,配合客戶持續開發新品或優化產品組合,繳出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23.26億元,年增率22.59%。 展望下半年,鮮活仍謹慎觀察中國大陸內需消費力波動,以及新茶飲發展趨勢變化,持續研發新品投入市場,墊高與同業的競爭門檻,雖口感配料產品進入價格競爭模式,然公司憑藉產能與製程優勢,以期規模經濟效益,優化營運結構表現。
鮮活果汁-KY(1256)自結6月合併營收5.57億元、年增35.84%,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23.26億元、年增22.59%。鮮活指出,夏日高溫襲擊,手搖茶飲需求旺盛,推升6月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