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股族不看後悔!20檔高殖利率股報你知
你知道今年最會飆的個股有哪些嗎?一起來看2021年台股漲跌幅排行!
有哪些高殖利率股可以提前布局?建議的買入時機點?
分析師陳唯泰還要告訴你對明年股市的看法!
今天還要回答網友問題「台股已經來到萬8,明年還有投資的價值嗎?」
2022手上一定要有的外幣有哪些?
有問題歡迎發問喔!
繼今年1月南韓開罰23家航商涉嫌操控運價後,韓聯社報導,25日南韓公平貿易委員會(KFTC)再度審查可能對航運托運業採取的懲罰措施,理由是這些業者涉嫌串通近20年的韓日航線運費。韓國接二連三對航運業展開操縱運價調查,引來網友狂酸「韓國不意外」、「罰錢就加價啊 看誰先撐不住」、「上次萬海罰最多 這次可能還是萬海 因為亞洲線最多」、「有種你韓國都不要找航商 自己派軍艦幫運貨」。
五月上旬大盤走勢疲軟,整體行情在長黑低點 15616 出現後,最近 10 個交易日才轉趨橫盤整理。而隨著四月營收及第二季財報出爐,績優個股紛紛表態,早已帶動盤勢透露出止跌回升的跡象,同樣受到投資大眾關注的貨櫃三雄財報也是十分亮眼,第一季合計賺進2025億元,不過上周一全球海運的兩大龍頭馬士基與赫伯羅德分別看淡下半年運價,主因部分航線即期運價已掉到合約價格之下,加上 5 月 13 日出爐的 SCFI 貨櫃運價指數呈現連續第17周的下滑,使得貨櫃三雄的股價一度在上周成為拖累大盤的元凶,長榮 、陽明 尤其在跌破季線之後出現一段連續四天的探低走勢,不難讓人想起去年七月曾在「超級航海周」上演過的韭菜收割回憶。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和總統拜登日前造訪韓國三星半導體工廠。雷蒙多周三(25日)再度敦促盡快通過晶片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更稱美國有70%最精密晶片從台灣購買,「你想從台灣買所有的東西嗎?這並不安全」。
MoneyDJ新聞 2022-05-26 10:43:05 記者 李彥瑾 報導2017年,鴻海(2317.TW)高調宣佈投資100億美元,赴美國威斯康辛州設立高科技廠,引發市場關注。5年過去,鴻海未兌現承諾,據外媒透露,雖然該廠形同停擺,但相關費用須由鴻海買單,每年高達3,600萬美元,且長達20年才能清償。 《華爾街日報》報導,鴻海威州廠區面積達3,000英畝(約1,214公頃),但裡面一片空蕩,只有少少幾棟建築。然而,鴻海仍得向當地政府償還債務,用於基礎設施升級和土地收購費用。自下一納稅年度起,鴻海將每年支付約3,600萬美元,時間長達20年以上,直到還清債務為止。 報導指出,當地政府投入數億美元改善水管、下水道及其他基礎設施,希望吸引其他業者進駐該科技園區,但計畫不太順利。當地官員表示,他們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爭取Intel前來設廠,但最後輸給俄亥俄州。今年1月,Intel宣佈投資200億美元,在俄亥俄州打造兩座晶片廠。 另外,鴻海2021年宣佈與電動車製造商Fisker合作,原本傳出產線可能設在威州廠,但鴻海後來決定收購Lordstown俄亥俄州廠房和設備,以該廠作為製造據點。
影音中心/鍾如婷報導投資理財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公開說明書,是每個想投資的人都知道的事,不過只是將錢存在固定生利息的銀行也會有風險,這可能讓儲戶難以接受,中國河南多家村鎮銀行,自4月中便有儲戶表示,無法以線上的系統領錢,而維護狀況長達月餘,使得儲戶集體聚集在河南省銀行保險監督局門口跪地抗議,他們身上多貼著「河南銀行、還我存款」、「還錢」等字眼,人數多到官方出動警方維權,現場一度出現爭執情況,慘況全被PO到網路上,還有網友嘲諷「站著存錢卻是要跪著提款」。
台積電大客戶、繪圖晶片巨頭輝達周三(25 日)盤後公布最新財報,第1季營收82.9億美元創下新高,但受到俄烏戰爭和上海封城衝擊,第2季財測令市場失望,盤後股價暴跌10%,波及超微(AMD)等晶片股跟著下挫。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西方國家發動經濟制裁,並宣布禁運俄羅斯能源,造成破紀錄的6200萬桶俄羅斯原油存放在海上船隻,主要原因仍是交易商無法替原油找到買家。
受經濟衰退隱憂衝擊,美股正處於拋售情勢,標普500指數創下20年來的最長周連跌行情。然值此之際,卻有上千名企業內部主管逆勢抄底自家公司,而上一次是在2020年3月,當時成功熊市反彈;專家認為,這代表他們對自家公司非常有信心,是一個正向訊號。
「GG炸了~~~」、「520 886」、「GG大提款」、「GG真是看不懂」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今(26)日表現疲弱,盤中520元守不住,影響大盤指數由紅翻黑,引起Ptt網友一片熱議。有網友認為,盤久必跌的道理不變,台積電在520元附近盤整好幾天了,「差不多該下去了」,也有人表示,「GG很多韭菜在接 只會走緩跌 不會一次崩到底」、「GG就提款控盤兩相宜啊」、「gg 站不回又破線 就是下去了」。
開發金(2883)是不少金融存股族的最愛,不料股價4月以來以來跌跌不休,今日跌至15元附近,跌幅22%,「存股」變存骨,引發股民抱怨,近日陸續領到股東會紀念品的投資人,紛紛上網拿「故宮碗」當成出氣話題,摔碗文一篇接一篇。
美股近日接連下跌,殺的投資人心慌,但仍不時在尾盤有買盤敲進。根據研究顯示,雖然散戶的投資組合價值急遽下降,依舊勇於在低迷的股市中搶進「神救援」,避免標普500指數在近幾個交易日跌幅擴大。
買房是大開銷,後續裝潢也是筆不小的費用。一名女網友去年買下一間40年老屋給父母住,含全部重新裝潢在內,總共花了約650萬,但由於經驗不足,加上父母不願意找設計師,最終成品令她十分不滿意,認為「650萬打水漂」,同時奉勸大家一定要相信專業。
多檔食品股今年以來漲幅都高於0050,是現在很多人存股的熱門選擇,而食品股的股利政策已經公布了,依目前狀況來看,還有哪些食品股是值得繼續存的?在通膨升息之下,要怎麼繼續觀察食品股的股價和獲利 ? 華視...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陽明(2609)將於27日召開股東會,股東會前夕,本土法人在今(25)日出具最新出爐的報中表示,隨著北美新約長約價格優於預期;需求遞延旺季更旺下,將目標價由原先的150元調高至155元,重申「買進」評等。 本土法人指出,5月起北美線長約(佔50%)換約,據供應鏈調查表示,今年合約價年增一至兩倍,優於原先預估的年增三成。不過市場擔心近期運價連續下跌,長約價及現貨價可能出現倒掛,影響長約價履約。本土法人認為,今年長約價效力將能延續,一、隨著上海逐步解封,近期已見運價止跌,且封控兩個月延宕訂單將於6-7月陸續出口,屆時運價將迎漲幅,對長約價造成壓力將減緩。二、北美線現貨價仍高於長約價約三成,運價須大幅下跌才可能造成客戶重新議約,2022年難見此現象。三、在供應鏈不確定性因素如封控、塞港、談判仍在,確保運輸量仍為客戶所重視,毀約動機低。 此外,受限中國大陸封控衝擊,第二季運量低迷,本土法人下調陽明第二季營收預期5%,至於季減4.4%,部分受優於預期的長約運價抵銷,獲利由於油價影響低於預期上調1%,預估第二季EPS 15.39元。 法人強調,6月後上海有望全面解封,將
驅動IC設計聯詠(3034)第一季EPS為18.30元,優於預期,進入第二季,因智慧機等需求保守,估計將季減2%~5.5%,聯詠表示持續強化產品組合及推出新產品因應。
今年3、4月統一發票中獎號碼下午開獎,中獎號碼如下:特別獎(新台幣1000萬元)32220402、特獎(200萬元)99194290、頭獎(20萬元)3組分別為16525386、28467179、27854976。超商也陸續公布發票得獎幸運兒,有民眾花15元就抱走千萬大獎。
最近面板雙虎的消息很多,從友達宣佈減資,到外資調降評等及目標價,再到群創跟進減資、鴻海退出群創董事會,甚至市場傳言友達跟群創合併才有生存下去的悲觀言論,幾乎可以說是一週一消息。過去我也曾經擔任過面板產業研究員,所以有一些粗潛的想法,想跟各位朋友分享。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台泥(1101)今日舉行股東會,順利通過2021年營業報告書暨盈餘分配案,配發現金、股票股利各1元。面對烏俄戰爭、通膨升息及中國封城等諸多變數,董事長張安平不諱言說,對台泥來說,是近10幾年來最困難的一年,不過,未來台泥不僅是水泥製造與銷售,從高配息的高殖利率股搖身轉型成為資源循環利用的循環經濟概念股,進而邁向科技成長股目標,低碳水泥、資源循環、綠色能源會是未來10年發展的主軸。 台泥於中國大陸水泥營收第一季衰退7.8%,銷量與去年同期比較,衰退24.1%,水泥銷價雖增長18%,但無法彌補煤價大幅上漲,尤其第一季國際煤價與去年同期相較增長195%,造成毛利與稅後淨利的侵蝕。 但台泥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229.7億元,較去年同期220.3億元還是成長4%,主要就是過去5年的佈局展現初步成果,水泥營收下降3%,但新增了來自NHOA、能元科技、台泥儲能的營收貢獻,預期未來新能源案場陸續建置完成,獲利進來後,毛利就會上升。 張安平表示,過去台泥是單純生產水泥的公司,需求好市場就會好,水泥價格也才會好,但全世界水泥市場到了高原期都會衰退,所以,5年前就預作規劃,以因應水
萬海(2615)今(26)日召開股東會,由副董事長陳力主持,股東會除通過去年財報,同時也通過每股配發10.5元現金股利,加上1.5元股票股利,為歷年最高。面對下半年景況,萬海表示會彈性調度航線及船舶,配合新造船及先前購入之二手船新增運力,相信可以因應緊接而來的下半年需求旺季,全年營運仍朝超越去年努力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