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對童是虎姑婆 醫示警:特別凶猛
基隆2歲幼童確診,高燒超過42度,轉診急救後不治,引發社會關注。有專家提醒,對兒童來說,感染Omicron病毒,"不是巧虎,是虎姑婆",與成人相比,狀況完全不同。兒童感染後的表現症狀,主要以哮吼和細支氣管炎為主,這些情況發生在學齡前的兒童身上,都需要住院!
台股昨(1日)大跌482.65點,近三個交易日累積重挫千點,讓許多投資人哀號,有網友貼出對帳單訴苦自己慘賠超過5百萬,沒想到留言竟意外釣出「最慘苦主」帳面已損失將近1千萬,引起熱烈討論。
與台股連動密切的費城半導體指數1日續挫3.8%,更慘的是台積電ADR暴跌近6%。7月首日台股指數再崩殺482點,收在14343點,創1年半來新低,投資人擔憂大盤短線仍可能持續探底;對此,專家表示,台股不排除會回測萬四大關,更糟的情況,甚至可能殺到2020年7月28日起漲點13031點。
台積電股價持續破底,今(1日)開低走低,終場狂殺22.5元,收在453.5元,也拖累台股重挫482點至14343點。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全球半導體股大殺戮,這次下跌幾乎都超過四成,跌最重的是Nvidia,從346.47跌到148.62美元,跌幅57.1%,台積電ADR也跌了44%。而台股重災的核心源頭是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其次是受到驚嚇的貨櫃運輸股,若長榮到1.5倍以下的本益比都不能止跌,台股比價殺低的壓力恐怕難解。
台股今(30日)盤中重挫超過300點,摔破萬五大關,今年以來大盤已暴跌將近2成,讓許多投資人哀鴻遍野,此事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有網友直呼「萬念俱灰」這種跌法連存股族都害怕了,甚至有投資人認為,大盤跌破重要支撐,後市並不樂觀,恐怕會繼續下跌。
受國際股市續跌影響,台股今(7/1)日延續昨日跌勢、近午盤暴跌逾400點、失守14500點關卡,指標股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都殺超過3%,近期投資人熱烈討論的焦點股如欣興(3037),也走跌近7%、元太(8069)更是一度被打入跌停。然而,在市場充斥悲觀氛圍的情況下,有「多頭總司令」之稱的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分析:「現在賣太可惜了!」
2020年綜所稅申報資料顯示,一共有9戶年所得在500萬以上的民眾不用繳納綜合所得稅,其中2戶年所得落在1000萬至2000萬之間,另外還有2戶年所得超過2000萬也不用繳稅,最主要原因則是,他們利用捐贈及醫藥費支出扣除無上限的相關規定。
財經中心/魏君程報導 本週台股大崩盤,引發不少投資人崩潰。日前有網友在Dcard中以「今天終於突破百萬了」為題發文,並曬出對帳單,只見畫面中一片慘綠,原PO已經慘賠遭
近期半導體市場雜音不斷,台積電終場重挫4.73%,下跌22.5元收在453.5元,再創1年半新低價,買在高點的股民損失慘重。知名網紅Joeman〈人稱九妹〉過去自爆從640元價位開始買進台積電股票,卻套在山頂上,當時帳面上幾乎賠掉1台藍寶堅尼小牛,而他在5月多時求助算命老師,稱自己買了很多台積電被套牢是否要賣掉,其中一名算命師說:「你趕快賣掉,如果再放下去會賠更多!」如今看來算命師說的話一語成讖。
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發布最新季報,下修今年DRAM位元和NAND位元成長幅度,且營收及獲利皆低於市場預期,股價跟著應聲重挫。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不諱言地指出,美光開第一槍說實話,終於正視市場從供不應求轉成供過於求的狀況。
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砸下10.5億美元(折合約新台幣312億)收購台灣好市多全部股權,全資擁有好市多台灣事業,背後關鍵在於台灣分店的超驚人獲利,是真正的金雞母。資料顯示,台中店是全球好市多獲利第一名的店王,台灣中部擁有龐大的消費力,美國總部還曾經特地來台取經。
【時報記者張漢綺台北報導】儘管研調機構預期第3季伺服器整機出貨可望季增,但供應鏈高庫存問題浮現,研調機構不排除後續可能有訂單調節,致使2022年伺服器出貨量略有下修,伺服器後市有疑慮,引發法人賣壓,PCB廠金像電(2368)及連接器廠嘉澤(3533)股價連兩天重挫收低,金像電更以跌停作收。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供應鏈瓶頸致使電子產業普遍存在長短料問題,伺服器端也受到短料供應有限影響,TrendForce日前發布報告指出,買方為達成生產目標,紛紛提高物料庫存以避免缺料造成整機無法出貨,促使無論大小規模的資料中心、OEM客戶亦或是ODM端加大訂單預估量,導致伺服器市場出現超額訂購的現象,雖然目前沒有觀察到北美四大CSP業者下調伺服器訂單的跡象,但不排除後續CSP業者出現訂單調節的可能性,從而使2022全年伺服器出貨量略有下修。 除整體市場隱含後續訂單調節隱憂,中國市場的伺服器需求更多了政策面的影響因素;TrendForce表示,自2021年中國政府對於能耗與互聯網業務政策執行下,中國大陸一線互聯網服務業者均開始調整2022年的伺服器拉貨力道;截至目前,Baidu、Alibaba與Tence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3)日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全球即將面臨能源危機,台灣電價長年凍漲,竟然名列全球第六便宜、最新發布的局部漲價方案能夠緩解台電的虧損,兼顧台灣用電需求穩定、維持產業經濟發展嗎?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我今天想跟大家談一談的,是2022年,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威脅,能源危機,其實台灣大家知道,其實在缺電這件事情,也是從去年到今年很多的企業,或者是工業界最擔心的一件事,尤其台灣召開了年度的股東大會,在股東大會上,一方面因為2021年,整個經濟發展得不錯,所以用電量創下了,過去11年來的新高,可是同時間,我們也看到台電的財務報表,不堪入目,在今年1到4月,已經虧損了469億新台幣,累積虧損853億新台幣,這是非常高的一個數字,所以台灣其實在2022年,全世界因為能源危機,通貨膨脹,還有所謂人們生活的不滿,跟政治的動盪越來越強的今天,台灣其實也很難自外,在這種情況之下,台灣的能源政策又是怎麼樣呢?我們回頭看一看,台灣其實現在的能源政策,其實有兩個選擇,第一個就是還是按照過去一樣凍漲,就是以民生為考量凍漲,這樣子一方面,可以讓老百姓感覺最好,第二個是不是要開始考慮,回歸市場價值,讓它隨著所謂,能源價格的上漲來考慮,因為事實上從馬政府時代,曾經有兩次要考慮調漲電價,不過引起了很大的民怨,所以就暫停了這個動作,事實上從蔡政府以來,它就變得非常小心翼翼,所以從2018年到現在,已經連續8次凍漲,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這一次就面臨一個兩難,因為今年年底又要選舉,不過回到台灣本身,在能源政策上,其實有台灣自己的問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台灣基本上,是一個能源純進口的國家,可是台灣電費的電價,卻是全世界第六便宜的,這樣的一個情況,其實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可是更重要的是,因為台灣人民已經習慣了,電價就是非常的便宜,也可能會有一些,浪費的情況發生,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回到台電本身,台電到現在累積虧損800多億,它的淨值是3千多億,如果說繼續用凍漲的方式,發生的話,那台電當然營運的壓力,就非常大。事實上本來他依賴的,是一個所謂的電價平穩基金,這個800多億,其實已經快要燒完了,如果說繼續決定凍漲,以民生優先的話,其實台電未來的營運,也會有它的問題,它的營運一旦有問題,就牽涉到兩件事,第一個現在電網的維護,在營運有困難的過程裡面,怎麼去維持它不斷電的情況,第二個我們已經宣示了,在2050年要脫碳,在這個綠能轉型上面,台電又要怎麼去扮演急先鋒,這是第二個比較大的問題,第三個當然大家都知道,台灣的產業發展裡面,基本上是以半導體為基礎的,一個科技發展,所以水跟電對台灣非常重要,如果能源政策,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或者穩定的一個發展,對於台灣的產業發展,未來當然也會有負面的影響,而事實上其實不只是台灣,今年其實有好有壞,以好的一面來說就是,全世界每個國家,都面臨了能源威脅,在這種情況之下,其實台灣或許可以採取,不一樣的思考,來解決現在所謂台電也好,或者是電價凍漲,或者是供電不穩的這個問題,以負面來說的話就是說,其實短期來看,全世界這個能源危機,還是很難紓解的,短期的痛苦難免,可是全世界卻發生了很多,後續越來越紊亂的一些,能源政策,譬如說我們看到美國,本來拜登在剛上任的時候,宣示他一定要往脫碳綠能走,可是最近已經開始要求,APEC要增產石油,甚至所謂的汽油稅也開始擱置,歐盟就不要說了,歐盟各種紊亂的能源政策,我們已經看得非常清楚,當然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俄烏戰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歐盟,反過來講,很多的新興市場能源政策,更是紊亂,尤其這一次俄烏戰爭,我們也看到,印度甚至還發了一個橫財,就是吸收了俄羅斯的石油,煉了之後再輸給歐盟,賺了很多的錢,所以現階段到底,舊的能源政策能不能順利退場,新的能源政策能不能上來,變成是在2022年,看不清楚的一個情況,台灣有台灣本身的問題,台灣本來,其實在能源的配合上面,新的能源上來其實就是不足的,電網怎麼透過智慧化,或數位化的方式,讓台灣的供電能夠穩定,我想現階段也是台電非常頭大,甚至台灣的政府,在配定能源政策的時候,要去考慮的,總而言之,我想能源危機在短期之內,在全世界都很難退場,而全世界可能政策單位,最重要是要把能源政策,放在重中之重,看怎麼去解決這一個,跟產業發展也有關聯的一個,能源危機的2022年,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有關能源危機的一個議題,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原始連結
晶片業寒冬真的來了?美國最大記憶晶片製造商美光財測不如預期,周四盤後股價一度重挫8%。此狀況也符合市場推估消費者需求減弱、晶片供過於求的半導體行業景氣,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一些半導體公司股價持續破底,但始終不願向投資人坦白產能利用率即將下滑,而美光在半導體行業第二、三季度季報行情啟動下,開了第一槍也老實說出重點。
台股周跌近千點,失守14400點,周線更已連4黑,台積電也下殺至453.5元。由於明(4)日台股又將開盤,市場也關注國安基金是否進場護盤?對此,國安基金執行秘書、也是國安基金操盤手的財政部政務次長阮清...
長榮(2603)現金減資六成的時間在1日公告,減資股票最後交易日9月6日,停止交易9月7日到9月16日,9月19日新股重新上市,現金減資退還股款日為9月29日。
縣長楊文科推動AI智慧園區,有4家廠商將投資135億設立辦公大樓,交通部鐵道局在高鐵新竹站前的「新竹專二」產專區也順利招商,將由得標的聯發科投入90億設立企業總部,用地內的老榕樹和「十三甲伯公廟」讓地方入士擔心將面臨拆遷,立委林為洲指出,經查證後確認聯發科將規畫綠地,原地保留。
宏達電(2498)表示,現階段還是以硬體為最主要的營收與獲利來源,也表示VR是穩健、緩步的成長,不是智慧型手機剛問世時的跳躍性成長,但市場對元宇宙與手機的結合興趣高昂,6月底元宇宙手機亮相前,宏達電短線漲幅超過四成,惟元宇宙手機亮相後股價震盪劇烈,發表會第二天跌停,然而上周五卻又奮力上漲2.66%、以50.2元作收。
【時報-台北電】台股7月首日再跌482點,指數收14,343點、創一年半來新低。資深證券分析師杜金龍表示,台股目前已進入C波修正主跌段,不排除會回測萬四大關;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認為,台股恐要到7月中旬,見到美通膨觸頂及台美企業大舉降財測後,才有機會落底回升。 台股多殺多浮額湧現,7月1日融資大砍102.8億元,外資也續賣超118.57億元,所幸有內資投信及自營商逢低加碼,各買超14.19億元及42.14億元,另八大官股券商卻意出現4千多萬元賣超,令人關注到底是誰在買?據統計,7月1日買超台股前三大券商為:國泰證券買超16.9億元、美林11.5億元、凱基證券10億元,不排除是壽險大戶逢低買進。 台股上半年大跌3,393億元後,7月首日再跌482點,指數收14,343點近,累計今年已跌3,875點。杜金龍分析,台股指數從跌破2021年5月17日低點15,159,即意味即股已進入C波主跌段,可留意若月KD值掉到15~20時,或有跌深反彈機會,但也不排除月KD值會出現低檔鈍化,不建議投資人太快搶反彈。 他進一步指出,台股初跌段跌3,002點,主跌段跌點一定會更多,估計至少跌4千點以上,預期這
「台股跌破萬五,就要花3000萬買台灣50(0050)」摩爾投顧投資長郭哲榮上個月的豪言壯志掀起熱議,昨日台股大跌逾400點失守萬五,不少鄉民坐等對帳單。周五(1日)郭哲榮在節目兌現諾言曬出對帳單,以每股115元買進261張0050,不過指數一路探低,0050最後收在111.55元,第一天帳面就虧損約1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