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加速退場 明後年估各升息3次
美國聯準會QE將在明年3月提早退場,對於台灣的整體經濟是否會有所影響?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最近全球面板產業再度風聲鶴唳,殺價聲頻傳,股價也不斷下跌,外資給面板雙虎目標價貼近面額,南韓的LG Display股價也很慘,最好的時候是5870
近期的金融股連續修正,即將要告尾聲了嗎?不少存股族眼見著金融股資產不停萎縮甚至虧損,直問到底要不要出場?資深媒體人盧燕俐在《鈔錢部署》節目分享,有4檔金融股最值得久放,因為連在金融海嘯時都沒中斷配股,甚至還有連續配發股息達20年的!
在全球指標性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宣布在Model 3電動車上使用碳化矽(SiC)後,掀起全球各大車廠跟風採用,如通用汽車(GM)、福斯(Volkswagen)等知名品牌車廠也預計在今年新車引入碳化矽技術,為碳化矽市場帶來龐大商機。而此風潮這也讓原本較少投入在功率元件的台灣半導體產業,開始動起來,陸續在碳化矽IC設計環節添上多名新兵,全力攻向新興應用商機。
2022年股市波動度加劇,選股難度大為提升,高息股成為投資顯學。對比標普500指數今年一度回檔近2成的弱勢表現,防禦型類股不跌反漲,特別是股利逐年增長、與景氣波動相關性較低的股票,表現更是一枝獨秀。
大陸浙江一名年輕女子因為太邋遢而躍上媒體版面,她租屋2年從未倒過垃圾,導致房子變成垃圾山,甚至只留一個坑可以睡覺,最後因為發出陣陣惡臭被鄰居檢舉通知房東,此事也登上新浪網的熱搜,引起不小討論。
馬雲在2000年開啓中國大陸互聯網新時代,而且思緒靈活的他把戰場愈搞愈大。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日本軟銀創辦人孫正義看中馬雲的潛力,成為馬雲背後最大的金主,曾任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控股執行長的李顯龍夫人何晶也押寶大陸補教行業,如今沒有了馬雲,讓孫正義、何晶兩人的功力盡失。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遭到歐美西方國家嚴厲制裁,俄國總統普丁除了斷供天然氣反制歐盟外,限制糧食出口也成為普丁復仇武器之一。外媒報導,俄國官員透露,早在去年底出兵烏克蘭之前,普丁已採取相關措施,積極為全球糧食危機做好準備。此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四(19日)指控俄羅斯利用糧食作為武器,不僅影響烏克蘭人,更波及全球數百萬人。
編按: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8.3%,是8個月來首見漲幅縮小,但未緩解投資人對升息的擔憂,不但美股4大指數收黑,台股12日開盤也再度失守萬六大關,早盤最低來到15877.45點。看著台股跌跌不休,讓許多投資人心痛的不禁想問:台股到底要跌到哪裡是底?
台股跌跌不休,擁有近40萬名股東的傳產龍頭、天字第一號台泥(1101),股價也是軟綿綿,5月12日甚至見到破41元的價位,19日則是收在41.1元。眼見週線連6黑、面臨40元保衛戰,投資人不禁急喊「為何投信幾乎天天買,股價卻跌個不停?」
股市大戶在520這天要怎麼表白?!答案是「掛漲/跌停板試撮單1314(一生一世)跟520(我愛你)張」!今天有股市投資人趁開盤前8點30分時,以跌停板價27.7元向上掛進長榮航(2618)共計五筆,各是2筆1314張及3筆520張,總共4188張,雖然開盤前就取消了,似乎只是開玩笑,但今天依舊在股市群組引爆熱烈討論話題,被戲稱「股市大戶對空姐的浪漫告白」。
退休生活,你打算怎麼過?美國有一對退休夫婦,不同於常人養花弄草、含飴弄孫的老年生活,他們反倒出售名下房產移居到郵輪上,展開屬於他們兩人的冒險,遊歷各國,且計算在郵輪上的每日開銷,竟比房貸還要來的便宜。
富邦產險因為拒絕保戶重複投保防疫險引發爭議,為防疫保單理賠連日開砲的立委高嘉瑜,今天(19日)又痛批,「富邦寧賠中國、寧賠俄羅斯,卻不肯賠台灣人,是當台灣人塑膠好欺負嗎?」高嘉瑜下午在臉書表示,今年3月俄烏戰爭剛爆發,富邦金在法說會公布,截至2月底富邦人壽對俄羅斯曝險新台幣154億元,占總資產小於0.5%,評估衝擊不大。高嘉瑜說,這次防疫險富邦如果秉持誠信原則理賠,就算賠付300億,也占總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天要為您導讀的是「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自從疫情爆發以來,全球供應鏈面臨斷鏈危機,加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以及通膨壓力,因此紐約時報提醒消費者、便宜又充裕的時代、也許快結束了。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篇《THENEWYORKTIMES》,《紐約時報》的文章,這篇文章是由他們,非常資深的2個記者,分別是Jeanna Smialek和Ana Swanson去寫的,它的標題寫的是說,現在是一個便宜而且充裕的時代,但可能即將結束,我們即將面臨的是一個,通貨膨脹很高,但是全球化效率很低的時代,而這個時代已經欲罷不能。文章裡面特別提到,其實過去30年,因為全球化的推展,因為全世界供應鏈的布局,我們其實享受了一段時間,可以在自己的家鄉得到非常便宜,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各種產品,包括耐久財或者各種的服務業。但是大家知道從2020年開始,我們看到疫情爆發之後,首先是供應鏈的斷鏈供不應求,接著我們看到地緣政治,還有通貨膨脹的出現,到了今年欲罷不能,包括中國的封城,所以整個全世界的全球化,確實已經開始退位,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其實大家可能心裡面要有準備。一個供應鏈不再那麼有效率,通貨膨脹確實很高,但是可能更靈活,更有效率的一個全世界的供應鏈,可能即將來到,這是美國的貿易代表戴琪最近在說的,從這段談話你可以注意到,雖然全球化已經退位,可是對於西方世界來說,他們並不覺得是一定的壞事,主要原因是,過去2、3年來他們慢慢發現,全球化雖然能夠讓全世界的供應鏈運作得更有效率,可是也產生了很多在軟體,就是在理念文化跟政治體系的衝突,而整個情況在2018年,川普發動貿易戰之後越演越烈。這幾年俄羅斯跟中國,又相繼地有一些反制的動作,所以其實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在思考把供應鏈,搬到離自己家比較近的地方,因為他們也不願意再去期待,供應鏈緩不濟急的這樣的狀況,文章的最後當然也有提到,另外一個情況就是,全世界的人口也在變化,很多國家都面臨,老齡化人口的問題,所以其實全球化的背景因素,也已經跟30年前不一樣。總而言之我想,全球化到底會不會退位很難說,可是全球化確實正在重塑,我們可能即將面對的會是一個,物價的價格非常高而下不來,可是生產效率很低,而可能對很多國家來說,區域分化的演進,會越來越強的一個新時代,我們必須心裡面做好準備,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有關《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原始連結
台股持續震盪,上沖下洗走勢洗掉不少投資小白,散戶哀怨大嘆股市錢難賺。億元教授鄭廳宜,歷經數十年多空循環,每次都能全身而退關鍵,就在他能明確辨別行情,擬定漲也賺、跌也能賺的多空配對交易策略。
美股連2日回挫,急跌達1400點,嚇壞偏多操作投資人,不過,外資在這2個交易日卻趁勢大回補如群創(3481)、鴻海(2317)、聯電(2303)、華邦電(2344)、華通(2313)、力積電(6770)與長榮航(2618)等產業與集團龍頭股,相較於台積電2天就被賣了上萬張,持股信心可見相當不同。
台驊投控再度出手買進航運股,19日公告買進陽明股票2800張,每股均價115.6元,但陽明大股東台灣港務公司5月13日才公告申報賣出陽明1萬張。兩大航海王對決,究竟股價來到低檔還是真正地板價還沒來,引發網友熱烈討論,「陽明顏董防線115」、「懂得都懂,軋爆老蘇」、「顏董摳訊來了」、「最懂海的男人出手了 還不買爆」。
MoneyDJ新聞 2022-05-20 12:53:29 記者 劉莞青 報導備受市場矚目的五家航運公司長榮(2603)、陽明(2609)、華航(2610)、萬海(2615)、長榮航(2618)不約而同都選在5月下旬舉辦年度股東會,由於下半年是傳統的運輸需求旺季,外界更加關注國內5大航運業者如何評估今年的旺季需求。長榮航、華航積極調整機隊,今年在仰賴貨運業務支撐獲利之餘,同時積極備戰有望解封客運市場;貨櫃三雄面對運價鬆動向下市況,將以增加自體運能以及與深化聯盟合作提升營運效能因應。 股東會旺季報到,今年國內五大航運公司,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與航空雙雄華航、長榮航均選在5月舉辦年度股東會,五大航運公司未來兩周的股東會日程如下:5月26日由華航、萬海揭幕,接下來5月27日為陽明股東會,5月30日、5月31日則由長榮、長榮航接棒。 回顧今年首季,貨櫃三雄均寫下單季獲利新高紀錄,航空雙雄則是在淡季仍然交出穩健獲利表現,營運均屬亮眼,也讓投資人對於航運業今年整體營運表現有更多期待,也更關注股東會各家公司對即將到來的下半年運輸旺季看法。 空運來看,航空雙雄定調今年還是需要仰賴貨運業務,客機載貨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今(20)日出席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第26屆第1次會員代表大會,獲選為監事召集人,並於會後接受媒體聯訪。當被問
【時報-台北電】隨美股暴跌,台股19日反彈之路受阻,一度重挫逾400點,市場情緒低迷,然專家認為,目前台股殖利率在4%以上、本益比(PE)約11.9倍,達歷史下緣位置,已跌到「價值區」,意即「台股超便宜」,是長線投資買點。盤面上有包括京元電子(2449)、瑞昱(2379)等吸引法人逢低進駐,本周以來買超1.37~5.60億元不等,19日大跌之際不改其志站買方,頗有危機入市意味。 「對的價位投資好企業,永遠是對抗通膨的好策略」,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指出,目前台股殖利率在4%以上、PE則約11.9倍,達歷史下緣位置,意即「台股超便宜」,已跌到「價值區」,吸引內資勇於進場承接,抵擋外資賣壓。台股跌幅小於其他國家股市,對於長線投資者來說、用一年以上角度來買,長期報酬率好。 以殖利率具4%以上水準,且PE在12倍以下,搭配法人本周與19日單日皆買超等條件篩選,有包括京元電子、瑞昱、旺宏、臻鼎-KY、力成、致伸、志超、瑞鼎、明基材、富鼎、晶技、台聚、明安、義隆、南茂15檔出線,本周以來法人累積買超1.37~5.60億元不等,19日也力挺,危機入市意志堅定。(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方歆婷/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