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看台股/2021/04/20收盤最前線
今日強勢股:
華邦電 凌陽 合晶
群創 新興 台泥
今日弱勢股:
聯電 敦泰 力麗
台聚 華新 康和證
今日盤勢重點
台幣續升1角 台股連4天攻高
鋼鐵航運主帥休兵 小將撐盤
電子資金回溫 櫃買指數點火
低價雙D股.半導體設備.IC設計
由於國際燃料價格飆漲,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調漲8.4%,其中高壓、特高壓的用電大戶的調漲電價15%,千度以下住宅、小商家及內需產業不調漲,若依照最新的電價標準估算,台積電一年電費成本將會增加40至50億,有網友擔心會影響到台積電的獲利,引起熱烈討論,但許多人卻認為,鋼鐵、傳產等用電量大且毛利更低的產業,所受到的衝擊會更大。
隨著對技術分析的慢慢學習了解後,我的心卻開始浮躁起來了。原本下定的決心,說要踏踏實實的工作存錢,還要還父母錢,不知怎麼的消失得無影無蹤。我急於想一口氣用股票投資來挽回所有的一切,所以把之前存下的錢,全部存入股票帳戶裡。
高股息投資誘人,大戶、散戶全力「搶息」!國民高股息ETF 0056 28日成交量爆出2.2萬張,稱冠高股息ETF第一,盤中零股交易46萬股為ETF第一,合計6月以來,0056成交量、盤中零股量刷新今年新高,推升本月淨申購同步攻頂,締造三大紀錄。
電價結束連8凍,昨(27日)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工商用電大戶電價調漲15%,千度以下用戶、小商家及內需產業不調漲,在兼顧民生的狀況下反映發電成本。然而調漲大戶電價卻讓工商團體一片哀號,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沒想到許多人卻認為,工業用電有補貼還比民生用電便宜,調漲一點不過份,且如果真的想要重啟核電,應該要針對該議題多表態。
台股是否已見谷底?過去曾是外資天后的國泰金(2882)投資長程淑芬今(27)日下午建議,慎選遭錯殺的中小型超跌價值股,可能比賭大盤趨勢要來得好一點。但需避開景氣循環股!
亞泥(1102)29日舉行股東會,針對是否擔心水泥產業將有缺電問題,董事長徐旭東受訪時表示,「當然會啊!這是很緊張的!」他也笑說,政府很能幹、很有魄力,「一直不漲電價,開一天會就一口氣漲15%。好多人都已經complain(抱怨)可能漲8%,竟還來個15%,大家都呆掉了。」
14萬買一間透天「甘無可能」?有網友分享一間超便宜透天,不僅開價不到15萬,更擁有近30坪大坪數,更笑稱「不要再說買不起房了!」。貼文曝光立刻吸引上萬網友按讚朝聖,但細看內容後卻
【時報-台北電】貨櫃三雄反彈行情,隨著陽明(2609)填息行情暫告一段落,股價大跌逾6%,今(29)日除息18元的長榮(2603),也從早盤的強勢填息5.2元、抵95.7元,一路下殺至盤下90.1元小跌0.4元,等於是從填息到小貼息,另萬海(2615)也大跌半根跌停以上。 航運股早盤一度因長榮爆量大漲下,成交值占比超過35%,但隨著美股走跌,早盤上市航運股指數直接跳水跌4%多,至近午盤時跌幅更超過7%,指數摜破200點大關,且成交值占比縮至25%。 陽明除息20元,2天就填息13.4元、幅度達67%,昨收91.7元,在股價強勁反彈下,引發外資及自營商獲利了結壓力出籠,今天一早開低,填息行情暫時結束,且最低大跌6元來到85.7元。(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呂淑美)
國內電價從下個月1日開始,就要做部分調漲,其中用電量1000度以上的家庭用戶,每度電都要調漲9%,為了就是要讓大家節約用電,但有位飼主,家裡就養了極度怕熱的薩摩耶,就算全家都出門,還是得替寵物開電風扇和冷氣,因此光是去年夏季的冷氣一期就要5339度,也就是說7月開始,他的電費又要漲9趴,讓他大嘆荷包又要縮水了。
研究機構集邦(Trend Force)日前公布今年第一季晶圓代工市占排行,台積電以高達53.6%的比重穩居龍頭,排名第二的三星是市占率唯一下滑的企業,且以中芯國際為首的大陸晶片公司,總市占首次超越10%,有專家認為,即使大陸晶片業受美國牽制,但靠著強大的投資與內需快速成長,與南韓的差距相當接近。
營建股資優生長虹建設今(28)日召開股東會,承認去年合併營收48.49億元,創6年新低,也是近20年次低,不過會中仍通過配發現金股利4.41元,在場股東對此表達感謝。負責主持會議的總經理李耀中解釋,營收砍半是因工程延宕至建案還沒交屋,5年內將迎來獲利高峰「請拭目以待」。董事長李文造也補充,5年內總銷達15000億元。
過去幾年,為了降低對供應鏈的依賴與自主性,蘋果加強自研5G晶片的力道與強度,不過近日分析師郭明錤卻爆料,蘋果研發iPhone的5G晶片可能已經失敗,接下來仍然需要仰賴IC設計商高通,這也代表高通在2023年下半年仍是蘋果5G數據機晶片的獨家供應商。
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 (3711-TW)(ASX-US) 今 (29) 日除息 7 元、參考價 84 元,受美股指數走弱、台股開低下挫影響,股價一路走低,重挫逾半根、跌破 80 元,最低探至 79 元,創下一年半來新低,面臨貼息窘境。
近期鋼鐵人在推特消聲匿跡,最後推文停留在6月21日,迄今已經有超過一周沒有再發推文,引發業內猜測,沒有人知道具體原因,或馬斯克究竟發生什麼事。
俄羅斯大幅削減對德國天然氣供應量,使德國進入「警戒」層級,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坦言,若虧損不斷擴大,可能導致整個市場崩潰。有專家警告,俄羅斯完全斷供天然氣並非不可能,這將對歐洲經濟產生極其嚴重的後果。
新光三越6月1日舉行股東會,原先由新光家族長姊吳如月接替弟弟、台新金董座吳東亮,進入新光三越董事會,未料,6月10日舉行第一場董事會,吳如月就以個人因素丟出辭呈。據本刊調查,吳如月是因為不願捲入新光吳家四兄弟的紛爭,才決定請辭。
台股6月「殺聲隆隆」,投信押寶7月生技月行情,資金轉進生技類股尋求「資金避險港」,生技股王藥華藥(6446)單月逆勢狂飆逾四成,29日衝破500元,再締歷史新天價,股價超車權王台積電(2330),領軍保瑞(6472)、寶齡富錦(1760)、美時(1795)等生技大軍「秀一波」。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電價審議會周一拍板電價調漲方案,電費調漲將使生產成本變高,但半導體企業影響有限。對半導體廠商而言,設備成本更高,產能利用率的情況對半導體毛利率影響較大。不過電價衝擊仍使得產業烏雲密布,賣壓襲擊封測族群,周三即將除息的日月光投控(3711)、南茂(8150)收跌約3%,其他封測個股如矽格(6257)、同欣電(6271)、菱生(2369)等均下滑2%以上,周三召開股東會的京元電子(2449)也翻黑收跌1.31%。 電價審議會拍板電價調漲方案,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漲最大,幅度高達15%。台積電(2330)等半導體廠商皆表示致力綠色製造,積極落實節能減碳相關作為,訂下100%使用再生能源的長期目標;會配合政府相關規範,善盡社會責任。電費調漲將使生產成本變高,但半導體企業更在乎的是供電充足與穩定性,使生產和良率穩定,讓客戶更安心。雖然半導體廠商為用電大戶,有用電較高的EUV極紫外光微影曝光設備,但半導體廠都已規畫節電措施,且每年持續採購綠電,整體而言,電費只占半導體一小部份,以台積電為例,此次漲價,台積電每年用電成本將增加50億元左右,不過占台積電總成本9000億
宏達電(2498)新款智慧型手機將於28日發表,打出元宇宙概念的新品備受市場期待,激勵股價延續上周氣勢,並帶動包括威盛(2388)、位速(3508)、驊訊(6237)等9檔同衝漲停,共有16檔概念股繼續開趴、漲幅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