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看台股/2020/11/10早盤最前線
三軋行情噴發 台股創高站穩萬三
外資回補潮來了 昨大買212億元!
高通較勁聯發科 爭霸陸AP供應商
面板缺貨缺很大 破天荒暫停報價
快充IC大缺貨! 偉詮電.天鈺樂透
新Mac筆電商機 廣達.祥碩營運補
聯電10月營收優 創歷史次高紀錄
載板報價喊漲 南電.景碩營運嗨!
台積電穩居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被視為「護國神山」。對於台灣能否再造一座「護國神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今天說,假使「護國神山」的定義是對全世界重要,台灣又有高市場占有率的行業,要找一個台灣潛在優勢,又對全世界重要的行業、創新產品或商業模式、多年經營及努力的下一個「護國神山」,他直言「難」。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台股昨(20)日再創歷史新高!雖然盤中多空交戰,但台股終盤上漲60.59點,漲幅0.35%,收在最高17323.87點,也再度改寫收盤新高。永誠國際投顧
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今年宣布斥資新台幣5600億元(200 億美元)跨足晶圓代工服務,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感歎,台積電也曾經爭取英特爾投資,但英特爾不投資,想不到有朝一日也要做(晶圓製造服務),從半導體發展軌跡來看,他覺得相當諷刺。
(中央社記者謝方?台北2021年4月20日電)金管會表示,截至目前約6成金融機構已申報股利政策,其中2家銀行配息較高,金管會了解決策原因後,在合乎法規下仍尊重銀行決定;換言之,目前申報的9家金控、17家銀行都過關。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統計,截至目前為止,目前有9家金控、17家銀行申報股利政策,也就是約6成金融機構已申報,其中有2家銀行由於配發現金股利較高,引起金管會進一步了解原因,不過金管會最後仍強調,尊重銀行決定。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表示,目前金控和本國銀行財務狀況都屬穩健,金管會的立場是尊重金融機構的股利規劃,對於2家配息較高的銀行,主要是了解業者決策的原因,以及配發股利後是否仍符合法定資本適足率規定,並沒有強制業者改變股利政策。據了解,2家銀行配發現金股利後,資本適足率指標都仍符合法定標準,其中1家銀行也比同業平均數更高。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則表示,截至今天為止共保誠人壽與中國人壽2家壽險業者申請發放現金股利,中壽先前已取得保險局核准,並在14日公布配發現金股利0.4元與股票股利0.4元,至於保誠人壽由於文件還不齊備,還在重新送件程序中。
(開盤日09:00出刊)聯發科衝ASIC市場 成功打入google供應鏈 Q4擴大量產;台股融資餘額創10年高 官股券商高檔買10檔;半導體產能缺到2022年 法人看好4檔資本支出股
7億多元,很明顯超過資本額」,這樣的財務操作會不會損害股東利益?」、「菱光本來就是東元的董事,黃育仁辭了董事,又花錢投資東元,這都有讓董事會知道及同意嗎?還是只是單純個人要爭東元經營權?」、「到底是有什麼策略、會有哪些綜效?幫助營運績效呢?」菱光小股東還很眼尖地在財報上發現,「光是在投資東元的一家公司,菱光買的股票就達股東權益的80%」,進一步提到「菱光公司取得、處分資產處理程序規定中,投資個別有價證券的金額,以股東權益的80%為限,顯然過高,有損股東權益」菱光小股東因此質疑,「獨董、監察人有很清楚了解菱光的營運狀況嗎?公司提出修正規定時,有提出合理上限的建議嗎?」要求獨董王修銘、王煒及監察人吳慧美、張敏玉,趕緊調查說明。成立23年的菱光科技(8249),係東元集團轉投資CIS影像感測器製造商,主要有線性感測模組、隱形雷射晶圓切割與紅外熱成像產品,為全球接觸式影像感測器龍頭廠,市佔率五成,應用於多功能噴墨、雷射印表事務機、掃瞄器、影印機、傳真機、驗鈔機、指紋辨識機等,客戶包括HP、Epson、Brother、Canon等。2020年營收累計達41.3元。看更多 CTWANT 文章獨家/廣達遭駭1/遭REvil入侵資料庫 客戶設計圖全都露 純愛約會中1/《全明星運動會》桃花旺 席惟倫深夜公園後撲周予天 分局長半夜開私車不開大燈跟巡邏車 制服警霸氣開單「我月底離職」被基層狂讚.
中國知名連鎖餐飲品牌,爆發監控爭議,根據外媒報導,加拿大溫哥華分店,店內共安裝超過60隻監視器,且每張桌子都安裝2隻,錄製的員工和顧客影像都會被傳回中國,卻不知用途為何,引發關切,而監視器牌子,懷疑就是來自中國的海康威視,民眾擔心有個資外洩疑慮。熱呼呼的湯底,十多種香料香氣撲鼻而來,搭配肉片、蔬菜、丸子各種火鍋料,超級對味,中國知名連鎖火鍋品牌,紅遍全球,不過近期卻被爆出,店內監視器爭議。民視新聞羅翊菱報導,「根據外媒報導,中國火鍋連鎖品牌溫哥華分店,根據總店要求,在店內安裝60幾隻的監視器,甚至每張桌也有安裝2支,至於台灣分店,根據了解,在天花板同樣佈滿監視器,每一公尺都有一支,單店甚至上達百支左右。」除了有這麼多電眼監視,外媒也透漏,店家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拍攝員工工作狀況和用餐顧客,畫面也會同步回傳中國存檔備份,引發質疑,同時監視器牌子,懷疑就是來自中國的海康威視,而該廠也協助在新疆進行社區監控,民眾說,「很多詐騙都是從中國那邊來的比較多,那些帳號網路IP,都是從他們那邊來的。」以優質服務聞名的中國火鍋連鎖品牌,目前全球共有1298家分店,台灣則有14家,如今爆發監控爭議,品牌則發聲明表示,針對外電發佈的資訊與事實情況不符,誤導讀者,損害公司商譽,已要求刪除相關報導,至於在店內安裝監視器,是希望能保障消費者用餐安全,都會設置標識告知顧客,且都安裝於醒目位置,嚴格保護顧客隱私,業者如此做法,能不能接受,就看消費者如何解讀。(民視新聞/綜合報導)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刷載具送超多紙本優惠券 網友怒「根本不環保」台積電員工跳槽 高院判賠公司250萬元台泥布局儲能事業 股價創近13年高
一度榮膺生技股后的康友-KY爆發掏空案後慘遭下市,投資人原本把希望寄託在市值18億元的印尼帝斯藥廠,希望能好好經營讓康友浴火重生,替他們賺回遭掏空的血汗錢,沒想到,日前帝斯藥廠卻遭最大的債權銀行安泰銀行間接轉賣,導致康友失去藥廠的經營權,力拚重新恢復交易的美夢幻滅。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要找一個台灣有潛在優勢,又對全世界重要的行業,而且還要有創新產業或商業模式,以及多年經營及努力,他找了30幾年,也找不到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
4月15日,美國花旗集團(Citigroup)宣布退出包括台灣在內的13個消費金融業務市場。花旗的說法是,他們決定放下亞洲地區的消金業務,轉為專攻高資產族群的財富管理。細細探究,有3個原因,促使花旗新任執行長佛雷瑟(Jane Fraser)做此「簡化」策略轉向。實際上,是否要退出某些消金市場,早已是花旗內部爭論已久的議題。
【時報-台北電】陽明3月底4月初因連續五個營業日漲跌幅與成交量達到證券交易所「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被限制本月9日至22日10個工作日每20分鐘撮合一次,20日進入禁閉第八天,股價上漲3.64%,累計禁閉期間股價還上漲33.79%;同業笑說陽明越關越大尾,23日放出來就要變成海龍王了。 陽明去年12月29日首次被要求分盤交易,當時是5分鐘撮合一次,今年1月5日第二次被要求分盤交易,20分鐘一次,第三次是3月23日,5分鐘搓合一次,這次第四次20分鐘撮合一次,股價自12月28日25.4元漲到19日的57元,漲了124.41%。 另外,陽明去年4月底股東人數約10.39萬,到上周五(16日)已經達到18.17萬,增加了74.88%。 法人預估,陽明本月23日解除分盤交易限制後,估計會出現股價與成交量齊揚現象,不過貨櫃三雄股價有連動關係,會受到另外兩家股價走勢影響。 目前三家投顧公司都估陽明今年EPS在20元以上,分別估20.2元、20.85元與26元,目標價分別訂在62元、63元與88.2元,都是以股價淨值比(P/B)的兩倍來估算。 相關研究員指出,像萬海被估今年EPS18元,但是卻以股價淨值比的3.4倍算出目標價128元,原因出在過去10年陽明股價淨值比區間僅有0.6~2倍,因此即使估陽明今年稀釋後EPS有26元的投顧,以陽明今年年底淨值44.11元估算,給的目標價也僅有88.2元。 不過股市實際交易價格還是看股民對陽明的評價,陽明對未來的規劃與未來發展性;業界大老認為,陽明自有船比例偏低,影響單位成本,目前陽明正做造船與增資計畫,陽明需要擴充自有船隊,也要考慮造兩萬箱(20呎櫃)以上的大船,才能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時報-盤中焦點股】1.威剛(3260):砸26.23億元內湖置產以供業務拓展需求,市場正面反應,盤初股價漲近3.5%。。 2.商丞(8277):外資近兩日合計買超211張,盤初股價強漲逾4.5%。 3.華紙(1905):紙張5月再漲1成,盤初急漲近8%、達25.95元,續寫波段新高。 4.盛餘(2029):鋼市火熱,本土法人連日買超,盤初股價強彈近7%。 5.大宇資(6111):擬處分北京軟星持股、仙劍IP,最低價22億元,激勵盤初股價衝上71元,但反壓緊隨,漲幅旋即縮至近2.5%。 6.鴻名(3021):系統整合、線材連接器業務護體,低檔買盤搶貨,今早反彈3%。 7.台泥(1101):外資高檔出貨,昨日賣超7197張,惟本土法人買超加持,今早逆勢走高逾4%。 8.南僑(1702):3月獲利年增近2倍,首季EPS1.12元,多方吃補,大漲6%。 9.日勝生(2547):漲勢落後+殖利率題材,早盤再向上突破,逼近13元。 10.可成(2474):未來三年配息10元起跳,外資連買超3日,股價抗跌穩於210元附近。 11.長榮(2603):外資高喊101元,多方再進擊,早盤挾量翻紅強漲逾8%,再寫波段高點。 12.華豐(2109):不畏列注意股,3月每股盈餘0.32元,股價再上漲近8%,續登短高。 13.華東(8110):DRAM市況轉佳,晨盤爆量續漲衝上18.55元漲停,再創多年高價。 14.華航(2610):國內第七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完成訂價,每股為19元,利多集一身,早盤帶量上攻逾5.5%。 15.東元(1504):搶下離岸風電發電機大單,早盤漲近2.5%,創波段新高。 16.群聯(8299):迎漲價潮、Q2看俏,三大法人昨回補,早盤突破500元。 17.億泰(1616):外資連2日買超,亦獲買盤青睞,早盤拉出第4根漲停。 18.合晶(6182):大摩看好大啖大陸功率半導體在地化商機,初評「優於大盤」,昨獲三大法人聯手買超7237張,早盤急拉大漲9%,衝2年半高價。 19.群創(3481):面板報價喊漲,雙虎Q2獲利飆,昨獲三大法人聯手買超萬張,早盤放量揚升5.5%,逼近前高27.05元。 20.友達(2409):面板報價漲不停,獲投信連16買,早盤彈高挾量彈高6%,寫逾10年高價。 21.光鋐(4956):獲外資連6買,早盤一度放量彈漲6%、站上逾6年高位,但反壓隨即湧現。 22.彩晶(6116):昨獲三大法人聯手買超1.7萬張,早盤差一檔亮燈漲停,衝上20元逾10年高點。
(中央社台北2021年4月21日)黃金價格今天4個交易日以來第3次上漲,因債券殖利率下滑;鈀價創新高後拉回。紐約時間16時17分,現貨金價上漲0.4%至每盎司1779.02美元。紐約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期金價格上漲0.4%,每盎司收1778.40美元。現貨銀價變動不大;白金價跌;現貨鈀價一度下跌3%,至每盎司2725.57美元。基本金屬方面,銅價抹去漲幅,美元走強和中國加大廢銅利用帶來壓力。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下跌0.6%,每噸報9322美元。倫敦金屬交易所其他多數主要金屬走低,鎳價跌0.5%;鋁價跌0.9%。
【時報-台北電】眼看國際原物料、貨櫃船運費漲勢不止,國內林漿紙大廠華紙為紓解成本壓力可能再度喊漲,5月紙張將再調漲7~10%!今年來國際漿價已飆漲六~七成,華紙已在第一季調漲7~10%,隨漿價續漲,預計第二季調漲15~20%左右;法人研判應是國際漿紙攀升走勢不變,不排除華紙6月還有調漲空間。 挾著漲價題材,華紙今年來股價從年初的12.2元一路飆漲96.31%,至4月20日收盤來到23.95元,單日成交量爆出7.32萬張大量,近四個交易日連四漲,領漲造紙類股,4月來就飆漲81.4%。 據國際最新行情,除了煤炭燃料漲勢在第二季暫歇,漿紙主要生產要素木片供給吃緊掀搶購潮,5月可能再漲,貨櫃船運運費半年來翻四倍並持續調升,原物料短缺上漲問題短期並無疏解現象。 反應在國內紙箱與紙張價格,今年截至5月,國內紙箱上漲15~20%,紙張累計平均上漲約35%,其中網購宅配常用白卡紙上漲最多、達五成,文化用紙及紙管紙上漲逾二成,進口新聞用紙上漲約四成。 除了漲價題材,許多投資人在問,年過半百的華紙憑什麼近期成飆股?法人表示,華紙去年宣示企業轉型再造,投入以紙張的材料科學為基礎的非塑、全循環材料供應商,上攻高附加價值的特殊紙種,今年開始將逐步顯現在營收獲利上,轉機題材讓華紙後市可期。 對照華紙獲利表現,隨漿價谷底反彈、產業復甦拉貨強勁,華紙去年第四季開始轉盈、EPS0.01元,今年第一季EPS0.09元,光是3月EPS就有0.08元,法人估,華紙今年全年獲利無懸念,甚至有機會挑戰2010年EPS 1.54元的水準。 今年將是華紙奮起年,4月紙廠例行歲修,預計5月歸隊投入營運可望全產搶市,另砸下數億元升級的花蓮廠,將於4月底首度投入長纖紙漿生產,支撐特殊紙衝刺市場;砸20億元購入觀音廠預計第三季加入營運,規劃為非塑材料終端產品研發生產加工基地。 目前華紙營收占比,紙漿只占一成,紙與紙板占三成,過半營收則來自特殊紙,已培養三大金牛產品,包括標籤用紙、食安用紙、建材用紙,及光電面板上的豐光紙、醫療用紙等,已跳脫傳統造紙,成為許多成長產業的材料供應商。(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1日電)麗豐-KY去年受到疫情影響,獲利仍維持在1個股本以上,每股盈餘(EPS)為12.09元,董事會通過配發8.5元現金股利,為歷史第3高,配發率達70.31%,已連續5年配發率達7成以上。
長久以來,房東出租房屋,一直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拍個照並上傳網站,有意承租者便會前來聯繫、賞屋、簽約。更簡單的,透過親友介紹,你情我願,一張合約便可解決。出租物件不須幾個步驟,省下許多時間、手續上的成本...
【時報-台北電】花旗環球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徐振志指出,聯發科第一季智慧機系統級晶片(SoC)出貨強勁、又享Wifi 6產品定價優勢,推估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將報喜,放眼全年,聯發科一面受惠需求大好,更能確保產能供應無虞,營運表現將比同業更加亮眼,調升推測合理股價至1,240元。 聯發科20日在花旗環球觀點加持下,盤中一度收復千元關卡,也帶動電子類股成交比重反彈,資金在電子與傳產中的配重似較過去幾個交易日平衡。外資圈人士認為,電子股想要再現風華,勢必要有主流指標股登高一呼,當台積電較為沉寂,聯發科適時接棒對台股多頭氣氛大大有利。 事實上,外資圈過去一、二個月以來,早已連番啟動對聯發科財務預測上調潮,瑞信、瑞銀、摩根士丹利、廣發與高盛證券,接連將推測合理股價升為1,130~1,362元,進逼里昂的1,450元,但是,受制於資金先前轉向評價低、具通膨題材的傳產股,導致科技股暫失資金寵愛,聯發科股價橫盤整理一段時間,隨法說會進入倒數一周,搭配花旗環球證券登高一呼,資金對聯發科展開波段性提前布局的續航力,值得留意。 徐振志說明,得益於大陸智慧機出貨季增19%、年增100%貢獻,聯發科第一季智慧機SoC出貨量大增,加上Wifi 6晶片定價上揚,以及不斷將高漲的成本轉嫁出去,創造首季營收驚喜。針對獲利表現,外資上調聯發科首季毛利率預期至44.4%,單季每股純益13.52元(含出售廈門星宸科技股權挹注每股純益約3.7元)。 聯發科不僅第一季營運氣色佳,花旗環球看好,在5G智慧機放量、物聯網(IoT)成長、在家工作需求續強,以及特殊應用晶片(ASIC)業務翻揚的帶動下,營收第二季起將逐季增長,基於產能緊俏與成本轉嫁效應,聯發科全年毛利率財測43~44%,目前看來稍嫌保守。 至於聯發科與高通的競爭動態上,徐振志觀察到,高通仍掙扎於從晶圓代工廠獲得充足且穩定SoC狀況中,聯發科依靠台系晶圓代工與封測大廠協助,得以穩定出貨高品質SoC,何況SoC現與不少商品一樣,當處在賣方市場中,也會降低同業間的殺價競爭意願,花旗環球評估,SoC全年報價將會持續走升。(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簡威瑟)
甩開美中貿易戰陰霾,去年面板產業產值,結束連續兩年的負成長,面板價格從去年第3季明顯上漲,漲勢延續到現在,未來還看漲!今(21)日包括面板雙虎友達、群創在內的大廠,都參與2021Touch Tai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