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兒童BNT疫苗運送延誤 估最快5/16到貨
個人自用快篩進口,可望在最近開放,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 今天在立法院備詢時鬆口,這兩天就會有好消息。指揮官陳時中也指示 快篩進口規費能免就免。另外原本首批兒童BNT疫苗,原本預計5/12會抵台,卻因為「資訊系統有問題」而延誤,莊人祥透露 最快5/16清晨就會順利到貨。
台股昨(1日)大跌482.65點,近三個交易日累積重挫千點,讓許多投資人哀號,有網友貼出對帳單訴苦自己慘賠超過5百萬,沒想到留言竟意外釣出「最慘苦主」帳面已損失將近1千萬,引起熱烈討論。
與台股連動密切的費城半導體指數1日續挫3.8%,更慘的是台積電ADR暴跌近6%。7月首日台股指數再崩殺482點,收在14343點,創1年半來新低,投資人擔憂大盤短線仍可能持續探底;對此,專家表示,台股不排除會回測萬四大關,更糟的情況,甚至可能殺到2020年7月28日起漲點13031點。
台積電股價持續破底,今(1日)開低走低,終場狂殺22.5元,收在453.5元,也拖累台股重挫482點至14343點。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全球半導體股大殺戮,這次下跌幾乎都超過四成,跌最重的是Nvidia,從346.47跌到148.62美元,跌幅57.1%,台積電ADR也跌了44%。而台股重災的核心源頭是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其次是受到驚嚇的貨櫃運輸股,若長榮到1.5倍以下的本益比都不能止跌,台股比價殺低的壓力恐怕難解。
台股今(30日)盤中重挫超過300點,摔破萬五大關,今年以來大盤已暴跌將近2成,讓許多投資人哀鴻遍野,此事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有網友直呼「萬念俱灰」這種跌法連存股族都害怕了,甚至有投資人認為,大盤跌破重要支撐,後市並不樂觀,恐怕會繼續下跌。
受國際股市續跌影響,台股今(7/1)日延續昨日跌勢、近午盤暴跌逾400點、失守14500點關卡,指標股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都殺超過3%,近期投資人熱烈討論的焦點股如欣興(3037),也走跌近7%、元太(8069)更是一度被打入跌停。然而,在市場充斥悲觀氛圍的情況下,有「多頭總司令」之稱的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張錫分析:「現在賣太可惜了!」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財經專家丁學文,今(3)日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全球即將面臨能源危機,台灣電價長年凍漲,竟然名列全球第六便宜、最新發布的局部漲價方案能夠緩解台電的虧損,兼顧台灣用電需求穩定、維持產業經濟發展嗎?幫你讀懂全世界,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丁學文,我今天想跟大家談一談的,是2022年,全世界最大的一個威脅,能源危機,其實台灣大家知道,其實在缺電這件事情,也是從去年到今年很多的企業,或者是工業界最擔心的一件事,尤其台灣召開了年度的股東大會,在股東大會上,一方面因為2021年,整個經濟發展得不錯,所以用電量創下了,過去11年來的新高,可是同時間,我們也看到台電的財務報表,不堪入目,在今年1到4月,已經虧損了469億新台幣,累積虧損853億新台幣,這是非常高的一個數字,所以台灣其實在2022年,全世界因為能源危機,通貨膨脹,還有所謂人們生活的不滿,跟政治的動盪越來越強的今天,台灣其實也很難自外,在這種情況之下,台灣的能源政策又是怎麼樣呢?我們回頭看一看,台灣其實現在的能源政策,其實有兩個選擇,第一個就是還是按照過去一樣凍漲,就是以民生為考量凍漲,這樣子一方面,可以讓老百姓感覺最好,第二個是不是要開始考慮,回歸市場價值,讓它隨著所謂,能源價格的上漲來考慮,因為事實上從馬政府時代,曾經有兩次要考慮調漲電價,不過引起了很大的民怨,所以就暫停了這個動作,事實上從蔡政府以來,它就變得非常小心翼翼,所以從2018年到現在,已經連續8次凍漲,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這一次就面臨一個兩難,因為今年年底又要選舉,不過回到台灣本身,在能源政策上,其實有台灣自己的問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台灣基本上,是一個能源純進口的國家,可是台灣電費的電價,卻是全世界第六便宜的,這樣的一個情況,其實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可是更重要的是,因為台灣人民已經習慣了,電價就是非常的便宜,也可能會有一些,浪費的情況發生,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回到台電本身,台電到現在累積虧損800多億,它的淨值是3千多億,如果說繼續用凍漲的方式,發生的話,那台電當然營運的壓力,就非常大。事實上本來他依賴的,是一個所謂的電價平穩基金,這個800多億,其實已經快要燒完了,如果說繼續決定凍漲,以民生優先的話,其實台電未來的營運,也會有它的問題,它的營運一旦有問題,就牽涉到兩件事,第一個現在電網的維護,在營運有困難的過程裡面,怎麼去維持它不斷電的情況,第二個我們已經宣示了,在2050年要脫碳,在這個綠能轉型上面,台電又要怎麼去扮演急先鋒,這是第二個比較大的問題,第三個當然大家都知道,台灣的產業發展裡面,基本上是以半導體為基礎的,一個科技發展,所以水跟電對台灣非常重要,如果能源政策,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方向,或者穩定的一個發展,對於台灣的產業發展,未來當然也會有負面的影響,而事實上其實不只是台灣,今年其實有好有壞,以好的一面來說就是,全世界每個國家,都面臨了能源威脅,在這種情況之下,其實台灣或許可以採取,不一樣的思考,來解決現在所謂台電也好,或者是電價凍漲,或者是供電不穩的這個問題,以負面來說的話就是說,其實短期來看,全世界這個能源危機,還是很難紓解的,短期的痛苦難免,可是全世界卻發生了很多,後續越來越紊亂的一些,能源政策,譬如說我們看到美國,本來拜登在剛上任的時候,宣示他一定要往脫碳綠能走,可是最近已經開始要求,APEC要增產石油,甚至所謂的汽油稅也開始擱置,歐盟就不要說了,歐盟各種紊亂的能源政策,我們已經看得非常清楚,當然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俄烏戰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歐盟,反過來講,很多的新興市場能源政策,更是紊亂,尤其這一次俄烏戰爭,我們也看到,印度甚至還發了一個橫財,就是吸收了俄羅斯的石油,煉了之後再輸給歐盟,賺了很多的錢,所以現階段到底,舊的能源政策能不能順利退場,新的能源政策能不能上來,變成是在2022年,看不清楚的一個情況,台灣有台灣本身的問題,台灣本來,其實在能源的配合上面,新的能源上來其實就是不足的,電網怎麼透過智慧化,或數位化的方式,讓台灣的供電能夠穩定,我想現階段也是台電非常頭大,甚至台灣的政府,在配定能源政策的時候,要去考慮的,總而言之,我想能源危機在短期之內,在全世界都很難退場,而全世界可能政策單位,最重要是要把能源政策,放在重中之重,看怎麼去解決這一個,跟產業發展也有關聯的一個,能源危機的2022年,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有關能源危機的一個議題,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下次見。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原始連結
財經中心/魏君程報導 本週台股大崩盤,引發不少投資人崩潰。日前有網友在Dcard中以「今天終於突破百萬了」為題發文,並曬出對帳單,只見畫面中一片慘綠,原PO已經慘賠遭
半導體產業市況真的不妙!業內傳出,因庫存水位過高,台積電三大客戶包括蘋果、超微(AMD)和輝達(NVIDIA)也下修訂單;利空消息傳出,台積電股價持續破底,盤中大跌17元至459元,續創19個月新低,拖累台股暴殺逾300點至14518點,逼近14500點大關。
低軌道衛星受大環境變化、市場雜音的干擾較小,目前仍持續拉貨中,成為PCB供應商穩健的營運動能來源,業者看好低軌衛星可以運用的領域廣泛,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隨著大廠積極布局,將成為未來營運更進一步成長的契機。
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發布最新季報,下修今年DRAM位元和NAND位元成長幅度,且營收及獲利皆低於市場預期,股價跟著應聲重挫。對此,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不諱言地指出,美光開第一槍說實話,終於正視市場從供不應求轉成供過於求的狀況。
縣長楊文科推動AI智慧園區,有4家廠商將投資135億設立辦公大樓,交通部鐵道局在高鐵新竹站前的「新竹專二」產專區也順利招商,將由得標的聯發科投入90億設立企業總部,用地內的老榕樹和「十三甲伯公廟」讓地方入士擔心將面臨拆遷,立委林為洲指出,經查證後確認聯發科將規畫綠地,原地保留。
宏達電(2498)表示,現階段還是以硬體為最主要的營收與獲利來源,也表示VR是穩健、緩步的成長,不是智慧型手機剛問世時的跳躍性成長,但市場對元宇宙與手機的結合興趣高昂,6月底元宇宙手機亮相前,宏達電短線漲幅超過四成,惟元宇宙手機亮相後股價震盪劇烈,發表會第二天跌停,然而上周五卻又奮力上漲2.66%、以50.2元作收。
晶片業寒冬真的來了?美國最大記憶晶片製造商美光財測不如預期,周四盤後股價一度重挫8%。此狀況也符合市場推估消費者需求減弱、晶片供過於求的半導體行業景氣,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一些半導體公司股價持續破底,但始終不願向投資人坦白產能利用率即將下滑,而美光在半導體行業第二、三季度季報行情啟動下,開了第一槍也老實說出重點。
台股周跌近千點,失守14400點,周線更已連4黑,台積電也下殺至453.5元。由於明(4)日台股又將開盤,市場也關注國安基金是否進場護盤?對此,國安基金執行秘書、也是國安基金操盤手的財政部政務次長阮清...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987年推出3微米技術以來,直到今年,準備量產3奈米製程技術,過去半導體製程依循摩爾定律發展,如今先進製程推進,更重視效能、功耗效率、與面積密度的向上提升。台積電透過設計技術協同優化(Design-Technology Co-Optimization,DTCO),加速先進製程創新。
【時報-台北電】台股7月首日再跌482點,指數收14,343點、創一年半來新低。資深證券分析師杜金龍表示,台股目前已進入C波修正主跌段,不排除會回測萬四大關;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認為,台股恐要到7月中旬,見到美通膨觸頂及台美企業大舉降財測後,才有機會落底回升。 台股多殺多浮額湧現,7月1日融資大砍102.8億元,外資也續賣超118.57億元,所幸有內資投信及自營商逢低加碼,各買超14.19億元及42.14億元,另八大官股券商卻意出現4千多萬元賣超,令人關注到底是誰在買?據統計,7月1日買超台股前三大券商為:國泰證券買超16.9億元、美林11.5億元、凱基證券10億元,不排除是壽險大戶逢低買進。 台股上半年大跌3,393億元後,7月首日再跌482點,指數收14,343點近,累計今年已跌3,875點。杜金龍分析,台股指數從跌破2021年5月17日低點15,159,即意味即股已進入C波主跌段,可留意若月KD值掉到15~20時,或有跌深反彈機會,但也不排除月KD值會出現低檔鈍化,不建議投資人太快搶反彈。 他進一步指出,台股初跌段跌3,002點,主跌段跌點一定會更多,估計至少跌4千點以上,預期這
【時報-台北電】中興電(1513)GIS開關等在手訂單達230億元,目前產能滿載,2022至2025年每年營運兩位數成長,獲外資及投信青睞,三大法人連三日買超,1日合計買超6,655張,股價逆勢上漲0.4元、收55.5元,守穩5日、20日及60日均線,上檔將遭逢56元以上賣壓。 中興電近年積極布局氫能、燃料電池、電動車充電站服務、建置太陽能電廠等綠能產業,目前進入收割期,氫能事業今年營收挑戰10億元以上,年增六倍以上。另設中興氫能科技,計畫今年將氫能事業分拆,為日後IPO預先作準備。(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沈美幸)
台股跌跌不休,7月首個交易日就以大跌482點作收,法人預估,短線市場仍面臨通膨壓力、企業財測下修等利空干擾,指數大幅反彈空間有限,建議操作上關注外資、投信逆勢買超,產業表現穩健的個股,可關注台泥(1101)、統一(1216)傳產雙龍頭,穩中求利。
證交所統計,7月4日因有鴻海(2317)、國巨(2327)、鴻準(2354)、友達(2409)及國泰金(2882)等重量級公司除息,合計26家同步除息對指數影響逾49點,光是鴻海及國泰金合計對指數影響就達38.3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