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除息失靈 台股收跌171點探1年半低
台股早盤繼續探底,指數摜破15200點後,再跌破16個月來低點,最低來到15108點,電子權值股賣壓沉重,台積電股價一度下探485元,創下波段新低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旋風訪台,總統蔡英文3日邀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董事長劉德音與和碩副董事長程建中等科技界大老,一起和裴洛西共進午餐,外界好奇在宴席上的談話內容,有與會人士透露,張忠謀讚揚台灣半導體的成功經驗,還直接說「不看好台灣半導體移植到如美國、日本等地」。半導體教父如此直白的一席話,令在場來賓有些驚訝,其實張忠謀多次發言,看衰美國半導體在地製造。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IC載板暨印刷電路板(PCB)大廠欣興(3037)公布2022年7月自結合併營收117.79億元,較6月123.21億元新高小減4.4%、仍較去年同期91.18億元成長達29.18%,創同期新高、歷史第三高。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781.25億元,年增達42.12%,續創同期新高。 欣興第二季業內外皆美,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80.3億元,季增達41.71%、年增達3.39倍,每股盈餘(EPS)5.44元,連4季創高。上半年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達136.96億元、年增達2.41倍,每股盈餘達9.28元,已賺贏2021年全年、提前改寫歷史新高。 展望後市,欣興發言人沈再生日前法說時表示,由於近期市場變數仍多,預期第三季市況將與第二季相當,其中高密度連接板(HDI)受惠步入旺季,需求及稼動率可望轉強,惟仍須審慎觀察通膨、地緣衝突及庫存調整等因素影響,展望相對保守。 美系外資報告指出,調查顯示受客戶產品轉換影響,欣興7月營收成長可能暫緩,但更新、更複雜的產品將持續推動ABF載板含量成長,使營收自8月起重返成長軌道。同時,第三季的可用產能仍將增加,且第二季台灣受疫情影響,預期營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中國強烈不滿,在裴洛西離開台灣後,共軍隨即在台灣周邊海域展開實彈軍事演訓,台海情勢成為各國關注焦點。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台灣接
財經中心/蔣季容報導 「歷經4年終於把玉山金存到10張了!」一名投資人透露,他在除息前存到10張玉山金,預估股息可以領到6千7,股利換算成現金大約1萬8000元左右,
受少子化影響,不少大專院校面臨退場命運,像是永達技術學院就在2014年停辦,有網友在Dcard發文,分享前陣子他的友人在寫台灣高教崩塌現況,兩人一起跑了不少廢棄校園,發現教改和制度漏洞真的造成嚴重後果,原PO並PO出多張照片,廢棄的校舍宛如「鬼城」 ,甚至地下室遭淹沒成小埤塘有魚在游。
中國解放軍即日起實施三天軍演、類封鎖台灣,引發台海局勢劍拔奴張,繼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後,伺服器大廠英業達董事長卓桐華今表示,「就讓中國封鎖啊,有什麼關係,封台灣就不要出門就好,我們公司那麼多員工在中國,我們也很關心,但大家都是好朋友,沒有必要,打了對誰有好處?打了大家都死啊,有什麼好打,你說打烏克蘭頂多就是沒有瓦斯,打台灣就什麼都沒有了。」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結束訪台行程,北京政府以軍演進行報復,引發台海緊張情勢升溫,陸美兩國關係也惡化。路透社的《熱點透視》(Breakingviews)專欄作家Gina Chon以「台積電是大陸對抗美國和台灣的王牌」為題撰文指出,孤立或擾亂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將是全球經濟的新災難,隨著陸美台緊張局勢升高,北京政府手中握著一個大籌碼:揚言切斷台灣對外出口包括台積電的產品。
拜登政府防堵中國大陸半導體崛起,一連串打壓動作不手軟,繼禁售14奈米(含)以下半導體設備給中芯等陸企後,韓媒報導,美國再度考慮限制大陸取得美國快閃記憶體晶片設備,一旦禁令上路,不只陸晶片廠長江存儲受影響,韓國三星和SK海力士等大廠可能遭受更巨大損失。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宣布捐30億加強台灣國防安全,並對對岸大肆抨擊,大陸國台辦今回應,曹興誠所言所行歪曲事實,代表不了台灣工商界與廣大民眾,註定枉費心機。外界也好奇,曹30年前原是西進急先鋒,如今為何態度丕變?
50歲的周文偉〈外號華倫老師〉曾經是流浪教師,過去陸續在13所學校擔任一年一聘的理化科代課老師,不過有感於一直當流浪教師,加上少子化,擔憂自己失業,故在2005年開始存股,為退休生活打造穩定成長的被動收入。攤開他的存股清單,清一色是食品股,靠存股在17年內總計存下6500萬,年領220萬股利,讓他在45歲即達到財務自由,提前過起退休生活。
近期兩岸關係緊繃,工具機業者坦言,大陸訂單普遍都有趨緩的跡象,尤其挺綠色彩鮮明的企業,很難接到大陸企業的訂單。某工具機廠負責人挺綠色彩鮮明,大陸國營或大型企業不敢下單,今年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後,還主動卸下董事長職務,藉此淡化公司政治色彩。
近幾年不少投資人會鼓勵存股,選擇自己評估的好公司後,便長期持有該公司的股票,達到保守且穩定投資的目的,而近日一名男網友就分享,花4年存10張玉山金股票的心得,且透露股利、股息價格
美國為了對抗居高不下的通膨,聯準會在7月28日宣布再升息3碼,Fed從3月展開這波升息周期,到現在已經升息9碼,預料9月還會再升,學者評估台灣應該會跟著美國走,央行有可能在9月時再升半碼到一碼。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台塑四寶公布7月營收表現,受到全球全球通膨高漲及產業鏈庫存調整,四寶營收均相較6月下滑,且衰退幅度均達雙位數,台塑、南亞、台化以及台塑化月衰退幅度分別為16.7%、13%、14.3%以及13.4%。 台塑(1301) 7月合併營業額199.36億元,月衰退16.7%、年衰退10.8%,銷售量、價都減少。台塑表示,7月如原預期配合台塑化(6505)OL-2歲修,開工率降低,產銷量減少,加上全球通膨高漲及產業鏈庫存調整,需求持續萎縮,客戶購料保守,因此,7月各產品銷售量合計比6月減少5.9萬噸。銷售價差方面,由於歐美持續升息,各國陸續跟進,引發全球房地產、家電及電子等產業景氣疲弱、終端消費需求低迷,拖累石化產品市場行情,故台塑7月各產品價格都比6月下跌,幅度介於5~10%。 南亞(1303)7月合併營收279.7億元,月衰退13%、年衰退24%。南亞表示,7月營收與先前預估的持平的看法有差異,主要是EG因虧損而大幅減產,以及BPA銷售量、價大幅下修,致整體營收比6月減少。另外,其他產品與6月比較各有增減:電路板需求良好,營收增加、環氧樹脂反應原料成本調降售價、聚酯
國內用電頻創新高,由亞洲水泥(1102)轉投資、位於嘉義民雄的「嘉惠電力」8日表示,第一期70萬瓩(kW)發電機組併入台電電網,加上第二期51萬瓩發電機組,總裝置容量達121萬瓩,發電量約占全國總用電量3.2%,是目前全台最大的民營天然氣發電廠,正好能補足核二廠1號機後減少98.5萬瓩的供電能力。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並與蔡英文總統會面,引發大陸當局激烈抗議,不僅在台海周邊進行實彈軍演,同時對台灣農漁產品進行制裁,雙方衝突一觸即發,外界擔憂大陸的行動會引發台灣跨國企業出走潮,有專家分析,除非劇烈的衝突或封鎖出現,很難在台灣看到大規模撤離,但企業可能選擇逐步降低台灣業務的比重,慢慢撤出台灣,避免類似俄烏戰爭的狀況再度發生。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22年8月8日電)受到轉投資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防疫保單理賠損失波及,裕隆汽車(2201)和中華汽車(2204)合計第2季因認列巨額一次性損失,造成上半年財報盈為虧,衝擊中華車今天股價跳空跌停開出,裕隆跌幅也一度超過9%。裕隆今天股價開低震盪,盤中最低一度來到39.7元,跌幅逾9%,中華車以跌停價43.2元跳空開出,跌停一度敲開,但隨即再落入跌停價,跌停及市價委賣張數逾2500張。今年來多家產險公司,均面臨因防疫險理賠帶來的重大財務損失,其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第2季財報因認列理賠金額及賠款準備,致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上半年稅後淨損240億元,其中認列防疫險損失(含賠款準備提列)為290億元。新安東在5日已宣布辦理增資147億元,其中裕隆集團將注資56.01億元,裕隆汽車及中華汽車分別對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25.66億元及30.35億元,經過這次增資後,裕隆汽車持股預期由17.39%增為17.46%、中華汽車持股則預期由20.57%增為20.65%,加上其他關係企業,裕隆集團對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持股計畫由49.33%增為49.48%。裕隆汽車公告上半年合併營收367.63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蓋晶片廠,計劃在2024年起開始採用5奈米製程生產晶片,亞利桑那州長Doug Ducey在推特上發文,稱讚台積電為當地帶來強勁經濟增長,當地媒體也報導,台積電新廠附近的建造住房大幅成長,為房市注入活水。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長榮海運(2603)公布2022年第二季及上半年財報,第二季及上半年營收、獲利及每股盈餘(EPS)都創新高,激勵盤中股價重返百元關卡;而一向力挺長榮的本土法人在長榮第二季財報出爐後,持續力挺長榮,重申「買進」評等,不過目標價由6月的365元下修至7月時的215元,而最新出爐的目標價則是下修至181元。 長榮第二季合併營收為1,749.99億元,年增75%,毛利率69.58%,稅後盈餘為1022.93億元,年增143.22%,每股盈餘(EPS)為19.33元;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3,458.24億元,年增82%,累計毛利率69.34%,稅後盈餘為2,036.53億元,年增160.62%,EPS為38.49元,每股淨值從第一季的82.54元上升至85.3元。 一向力挺長榮的本土法人表示,假設就算是下半年運價大跌,預估2022年EPS仍高達71.56元;本土法人表示,估2022年每股現金股利約29元,預計2023年3月公告,現金殖利率逼近30%。本土法人假設,長榮2022年底每股淨值預估值為118.37元(已扣除2021年每股現金股利18元),股價明顯低於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