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半導體、Mini led題材,晶呈科技將上櫃
半導體以及光電特殊氣體供應商,股票代號4768的晶呈科技,將在4月中旬掛牌上櫃。公司的特殊氣體客戶,都是半導體大廠,隨著半導體需求持續提升,今年特殊氣體製造營收將持續增長,公司也持續拓展特殊氣體種類,未來還有很大成長空間,公司上櫃後,目標要成為全球最大特殊氣體製造商邁進。除了特殊氣體,晶呈科技也跨入晶圓重生,以及Mini led應用的銅磁晶片,未來營運值得關注。
更多的MoneyDJ財經新聞:
由於國際燃料價格飆漲,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平均電價調漲8.4%,其中高壓、特高壓的用電大戶的調漲電價15%,千度以下住宅、小商家及內需產業不調漲,若依照最新的電價標準估算,台積電一年電費成本將會增加40至50億,有網友擔心會影響到台積電的獲利,引起熱烈討論,但許多人卻認為,鋼鐵、傳產等用電量大且毛利更低的產業,所受到的衝擊會更大。
美股近來走勢暴漲暴跌,道瓊工業指數早盤一度勁揚446點,之後掉頭向下,終場下挫491點。分析師認為,這波空頭熊市還沒有結束,至於熊市具體持續的時間,則取決於經濟是否陷入衰退。
電價結束連8凍,昨(27日)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工商用電大戶電價調漲15%,千度以下用戶、小商家及內需產業不調漲,在兼顧民生的狀況下反映發電成本。然而調漲大戶電價卻讓工商團體一片哀號,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沒想到許多人卻認為,工業用電有補貼還比民生用電便宜,調漲一點不過份,且如果真的想要重啟核電,應該要針對該議題多表態。
隨著對技術分析的慢慢學習了解後,我的心卻開始浮躁起來了。原本下定的決心,說要踏踏實實的工作存錢,還要還父母錢,不知怎麼的消失得無影無蹤。我急於想一口氣用股票投資來挽回所有的一切,所以把之前存下的錢,全部存入股票帳戶裡。
台股是否已見谷底?過去曾是外資天后的國泰金(2882)投資長程淑芬今(27)日下午建議,慎選遭錯殺的中小型超跌價值股,可能比賭大盤趨勢要來得好一點。但需避開景氣循環股!
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 台股今(29)日開低走低震盪,盤中一度大跌逾220點,最低來到15218.07點,終場下跌199.79點,跌幅1.29%,收在15240.13點
14萬買一間透天「甘無可能」?有網友分享一間超便宜透天,不僅開價不到15萬,更擁有近30坪大坪數,更笑稱「不要再說買不起房了!」。貼文曝光立刻吸引上萬網友按讚朝聖,但細看內容後卻
高股息投資誘人,大戶、散戶全力「搶息」!國民高股息ETF 0056 28日成交量爆出2.2萬張,稱冠高股息ETF第一,盤中零股交易46萬股為ETF第一,合計6月以來,0056成交量、盤中零股量刷新今年新高,推升本月淨申購同步攻頂,締造三大紀錄。
在拜登政府拉攏七大工業國集團(G7)持續擴大對俄國經濟制裁之際,美國當局周二(28日)傳出攔截一艘滿載俄油的油輪,當天,美國商務部又將5家大陸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原因是這些陸企「涉嫌支持俄羅斯軍事和國防工業」。
台股6月「殺聲隆隆」,投信押寶7月生技月行情,資金轉進生技類股尋求「資金避險港」,生技股王藥華藥(6446)單月逆勢狂飆逾四成,29日衝破500元,再締歷史新天價,股價超車權王台積電(2330),領軍保瑞(6472)、寶齡富錦(1760)、美時(1795)等生技大軍「秀一波」。
電價調漲,7月1號就要上路,衝擊最大的就是用電大戶,一口氣漲15%,成本勢必增加,引發部分企業家反彈,強調只漲用電大戶,製造業一定會出走,不過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29日出席「2022財訊影響力論壇」致詞表示,有一位企業家講,他說台灣漲電價,產業就外移,我說,那你移移看啊,台灣在電價上漲之前,一度才2塊多,德國是14塊,這差距非常大。
營建股資優生長虹建設今(28)日召開股東會,承認去年合併營收48.49億元,創6年新低,也是近20年次低,不過會中仍通過配發現金股利4.41元,在場股東對此表達感謝。負責主持會議的總經理李耀中解釋,營收砍半是因工程延宕至建案還沒交屋,5年內將迎來獲利高峰「請拭目以待」。董事長李文造也補充,5年內總銷達15000億元。
亞泥(1102)29日舉行股東會,針對是否擔心水泥產業將有缺電問題,董事長徐旭東受訪時表示,「當然會啊!這是很緊張的!」他也笑說,政府很能幹、很有魄力,「一直不漲電價,開一天會就一口氣漲15%。好多人都已經complain(抱怨)可能漲8%,竟還來個15%,大家都呆掉了。」
東陽(1319)利多齊發,包括切入上海特斯拉供應鏈,美國最大產險公司State Farm試行以AM碰撞零件賠付,大陸推出振興車市政策,市場對東陽今年業績獲利有期待,吸引買盤進駐。28日股價帶量走高,終場收48.35元,改寫近二年八個月新高,單日漲幅4.54%,成交量1.91萬張。
俄羅斯大幅削減對德國天然氣供應量,使德國進入「警戒」層級,經濟部長哈柏克(Robert Habeck)坦言,若虧損不斷擴大,可能導致整個市場崩潰。有專家警告,俄羅斯完全斷供天然氣並非不可能,這將對歐洲經濟產生極其嚴重的後果。
【時報-台北電】貨櫃三雄反彈行情,隨著陽明(2609)填息行情暫告一段落,股價大跌逾6%,今(29)日除息18元的長榮(2603),也從早盤的強勢填息5.2元、抵95.7元,一路下殺至盤下90.1元小跌0.4元,等於是從填息到小貼息,另萬海(2615)也大跌半根跌停以上。 航運股早盤一度因長榮爆量大漲下,成交值占比超過35%,但隨著美股走跌,早盤上市航運股指數直接跳水跌4%多,至近午盤時跌幅更超過7%,指數摜破200點大關,且成交值占比縮至25%。 陽明除息20元,2天就填息13.4元、幅度達67%,昨收91.7元,在股價強勁反彈下,引發外資及自營商獲利了結壓力出籠,今天一早開低,填息行情暫時結束,且最低大跌6元來到85.7元。(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呂淑美)
新光三越6月1日舉行股東會,原先由新光家族長姊吳如月接替弟弟、台新金董座吳東亮,進入新光三越董事會,未料,6月10日舉行第一場董事會,吳如月就以個人因素丟出辭呈。據本刊調查,吳如月是因為不願捲入新光吳家四兄弟的紛爭,才決定請辭。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電價審議會周一拍板電價調漲方案,電費調漲將使生產成本變高,但半導體企業影響有限。對半導體廠商而言,設備成本更高,產能利用率的情況對半導體毛利率影響較大。不過電價衝擊仍使得產業烏雲密布,賣壓襲擊封測族群,周三即將除息的日月光投控(3711)、南茂(8150)收跌約3%,其他封測個股如矽格(6257)、同欣電(6271)、菱生(2369)等均下滑2%以上,周三召開股東會的京元電子(2449)也翻黑收跌1.31%。 電價審議會拍板電價調漲方案,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漲最大,幅度高達15%。台積電(2330)等半導體廠商皆表示致力綠色製造,積極落實節能減碳相關作為,訂下100%使用再生能源的長期目標;會配合政府相關規範,善盡社會責任。電費調漲將使生產成本變高,但半導體企業更在乎的是供電充足與穩定性,使生產和良率穩定,讓客戶更安心。雖然半導體廠商為用電大戶,有用電較高的EUV極紫外光微影曝光設備,但半導體廠都已規畫節電措施,且每年持續採購綠電,整體而言,電費只占半導體一小部份,以台積電為例,此次漲價,台積電每年用電成本將增加50億元左右,不過占台積電總成本9000億
台股上半年表現與全球其他國家相較已算跌幅不重,且下半年可望反彈;投資人可關注台積電(2330)與聯發科(2454)的業務成長性與股價表現,更看好聯發科能成為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