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清明返鄉 台鐵加開151班次列車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今年清明連假有4天,預估將有大批返鄉掃墓和出遊人潮,台鐵局今(25)日宣布,自4月1日起至4月6日共計6天,全線將加開151班列車。
其中,西部幹線29班、東部幹線106班、南迴線16班。加班車中也包含、東線實名制列車6班,以及樹林-花蓮優惠復興號8班,3班7折紅眼列車。為了加強疏運旅客,4月1日至4月6日將暫停發售親子車廂車票,清明連假車票自3月4日凌晨零時起,開放網路及電話語音訂票。
當初的40萬翻了2.5倍! 有位女網友表示,2014年把台幣40萬元,投入股票之後,7年之間就沒有再去動它,當中有動用到現金股利,出國去玩,做額外的開銷,若還有剩下的錢,就會再繼續買進;近期發現就這樣滾到了100萬元,平均每年增加約快10萬。
(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台北2021年04月19日電)台股今天以17263.28點作收,再創歷史新高,其中航運、水泥、紡織類股指數更寫1995年以來新高;不過分析師指出,原物料族群短線漲幅大、正乖離率偏高,投資人應避免追高殺低。台股加權指數今天以17263.28點作收,上漲104.47點,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交易量達新台幣4403.74億元。不過,受到世芯-KY(3661)捲入大客戶飛騰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管制清單風暴,加上台積電法說會行情失靈,電子族群近期表現疲軟,今天成交比重盤中一度降至45%;市場資金明顯轉向傳產族群,在水泥、塑化、紡織、鋼鐵、航運及金融股間輪動。觀察各族群表現,水泥指數今天收在201.27點、上漲2.75%,航運收在150.25點、大漲7.37%,紡織纖維指數以688.5點作收、上漲3.8%,均寫下1995年以來新高。航運股部分,由於全球貨運吃緊,散裝、貨櫃航運迎春燕,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16日來到2385點,寫下2019年9月以來新高,裕民(2606)、新興(2605)、四維航(5608)及台航(2617)等散裝航運股均以漲停價格作收;貨櫃三雄以萬海(2615)最強,收在漲停價80.6元,長榮(2603)及陽明(2609)漲幅分別為7.42%及8.7%。水泥雙雄台泥(1101)、亞泥(1102)今天雙雙站上50元大關,並同步寫下2008年6月以來新高;紡織族群以低價銅板股表現最為強勢,嘉裕(1417)、宏洲(1413)、東和(1414)、力鵬(1447)均收漲停,紡織股王儒鴻(1476)則是收在538元,為2015年9月新高。此外,塑化二線族群表現凌厲,國喬(1312)、台聚(1304)、中石化(1314)以漲停作收;台聚因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今天公告自結財報,2月每股盈餘0.32元,年增220%。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電子族群比重掉至約5成,資金流向傳產、金融,不過比重「已經到了極致」,雖然原物料族群基本面不錯,但短線漲幅大、乖離率偏高,投資人得注意獲利數字是否跟上股價,留意風險並避免追高殺低。他說,台股站上萬七,技術面維持偏多格局,電動車、半導體、車用零組件表現略為溫吞,不過基本面佳,投資人可以留意相關類股表現。(編輯:張良知)
【時報-台北電】台股連續兩日站穩萬七,傳產金融類股領軍大漲及電子股撐盤輪漲功不可沒。隨著進入美股、台股第一季財報發布高峰期,挑選萬七法人卡位股有中鋼(2002)、聯電(2303)、華邦電(2344)等個股。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表示,台股突破萬七,價量未失控,外資雖未積極參與,然融資餘額不斷攀升,螞蟻搬象實力再現。上周台股由傳產類股大漲帶動,如中鋼、長榮、南亞等,電子股則因世芯-KY第一大客戶遭美國制裁的突發事件跌停五天而遭到拖累。 台股萬七守穩兩日後,預計將啟動驚驚漲行情,依據法人選股建議挑選上市櫃個股中第一季合併營收年增、季增及三大法人連續三周站在買方的個股有中鋼、聯電、華邦電、南亞、元大金、群益證、台塑、萬海、京元電子、遠東新、東和鋼鐵、晶豪科、中鴻、技嘉、威剛、亞聚等個股;上述16檔個股中傳產有十檔,電子六檔,台股的氣氛已不單靠著電子股表現。 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認為,本土法人投信的資金陸續將電子股資金轉向傳產,持股大幅度轉換,以鋼鐵、航運、塑化為主,主要考量今年業績走揚、漲價及抗通膨的題材,資金搬移過程使得台股的電子轉弱,傳產轉強,密切關注投信動態。 不過李學詩認為,進入美股超級財報周及法說會高峰期,其中21日及23日分別是艾司摩爾及英特爾財報揭露,投資人留意後續動向,美股財報周登場後,資金可能由傳產股轉向電子股。 中鋼上周股價漲幅25.76%,受惠國際鋼價及5月內銷盤價全面大漲,外在環境催化因素有美國基建計畫和大陸的碳中和轉型。至於8吋晶圓代工聯電則在台積電在15日法說會預告成熟製程需求強勁及美國持續制裁中芯的雙利多,獲得法人的資金回頭加碼。 貨櫃航運三雄之一的萬海專營近洋亞洲航線,亞洲航線運價三倍年增起跳,再加上亞洲航線以現貨運價計價,使得去年EPS為5.1元,是三雄獲利之冠,萬海已投入美西航線,今年3月美西航線運力倍數成長,今年萬海獲利不容小覷。 李學詩表示,台股類股輪動持續上攻,選股難度大增,21日台指期將結算,留意波動,本周台股指數區間看16,800點至17,300點。(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王淑以/台北報導)
花旗銀行宣布退出台灣消費金融市場,對國內消費者或許是「意外消息」,但在許多金融圈人士眼中,這不但是意料中事,甚至有人直言,「花旗早就該走了」。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網通股耀登(3138)近日股價跌跌不休,公司出面喊話表示,股價波動莫恐慌,並強調以目前的市場趨勢來看,公司整體營運動能相當樂觀,未來營運目標也將朝第一季的成長幅度邁進。今日仍是鎖在跌停板214元,至11:00,賣單有2200餘張排隊等著要賣,短短7個交易日,股價由410元跌至今日214元,跌幅逼近5成。 從目前市場發展現況顯示,5G所構建的數位生態,將透過Ai、大數據、區塊鏈等形式,從交通、教育、金融、通訊改變所有人的生活模式。根據全球知名研究機構IHS表示,2020-2035年全球5G產業鏈投資高達4兆美元,其所帶來的全球產業應用更將高達12兆美元。此外,根據統計,去年全球5G手機約有1.5億隻,但隨著各國5G建置漸上軌道,預估今年全球可達4.5億隻,市場規模相當可觀。 耀登進一步表示,今年第一季營收成長主要原因來自於市場趨勢帶動所致;營收佔比部分,天線約佔33%、儀器設備代理42%、測試認證服務25%。天線部分,今年耀登車載產品大舉進軍汽車市場,擴大公司產品通路;儀器設備代理銷售以及電子產品測試認證服務,也都因為全球5G基礎設施積極建置,帶動整體業績成長。耀登強調公司一直以來專注本業經營,亦希望透過多元產品組合,持續帶來更理想的獲利。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上周四法說會後,股價連續第二天下壓;公司看好隨著5G時代,AI和5G應用對數位運算效能的需求永無止境,台積電正處於絕佳的位置,能夠掌握未來幾年產業大趨勢的成長,對於公司的前景樂觀。 台積電15日法說會釋出不少利多,但台積電法說會行情失靈,今天股價持續開低走低。盤中一度跌9元至601元。三大法人於16日聯手賣超12958張。 台積公司對自家公司前景展望樂觀。台積電致股東報告書出爐,董事長劉德音與總裁魏哲家指出,去年是全世界遭逢新型疫情重創的一年,但在家工作和遠距學習等趨勢隨之興起,加速了數位轉型,使得半導體產業的需求依舊持穩;展望未來,進入5G時代,AI和5G應用對數位運算效能的需求永無止境,台積電正處於絕佳的位置,能夠掌握未來幾年產業大趨勢的成長,對於公司的前景充滿興奮。 受惠於客戶對於台積電領先業界的5奈米(N5)及7奈米(N7)技術的強勁需求,台積電營收連續11年締造了歷史新高的紀錄,2020年的營收以美金計算,相較於2019年成長了31.4%。台積電2020年資本支出增加至172億美元。 在技術方面,台積電N5技術已經在去年第二季成功進入量產,並於下半年快速提升產能,協助客戶實現智慧型手機及高效能運算應用等產品的創新。 台積電指出,N3技術的開發進度符合預期且進展良好,未來將提供完整的平台來支援行動及高效能運算應用,預計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量產。 台積電去年5月宣布有意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和營運一座先進晶圓廠。此座廠房將採用台積電的N5技術,規劃月產能為2萬片晶圓,預計於2024年開始量產。 台積電15日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釋出不少正面訊息,調高今年營運成長目標及資本支出,並預期未來18個月供應都將吃緊。 受惠高效能運算需求持續成長,台積電預期,第2季營收將約129億至132億美元,以中間值計,將季增約1%,展望符合外界預期。惟預期第2季毛利率因5奈米比重提升等因素影響,面臨下滑壓力,將約49.5%至51.5%。法人預期,台積電第2季獲利可能持續滑落。
【時報-台北電】由於目前正處於經濟復甦時期,美國聯準會保持貨幣寬鬆政策,但也讓不少專家擔心通膨的影響讓市場在下半年出現盤整,知名分析師Phil Orlando點出目前科技股走勢相對較弱,短期內金融、能源、工業、非必需消費品及小型股等類型都是適合進場的類股,甚至有機會旺到明年。 根據美媒報導,愛馬仕投資管理公首席策略師Phil Orlando分享近期投資策略,指出近期科技股及成長股表現不如預期,現階段的首選股票包括金融、能源、工業、非必需消費品、小型股和國際股等,最重要的觀察對象則是新興市場的表現。 Phil Orlando說明原因,由於全球經濟復甦讓各國貿易量持續上揚,在全球貿易的支撐下表現比科技股突出,「從去年9月以來,這些類別的表現一直優於成長股和科技股,我認為貿易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這些類股將在今年剩下的時間裡持續長紅,甚至持續到明年年初。」 Phil Orlando向來對美股看多,加上第一季各大企業財報亮眼,因此他認為第二季的成長幅度會更強勁,儘管對美股後市持樂觀態度,但他也警告聯準會的態度及通貨膨脹的速度將左右下半年走勢。 受通膨疑慮影響,美債殖利率年初勁揚,導致科技股及成長股出現大幅度震盪,第一季表現疲軟,近期則有所回穩,帶動標普500指數與道瓊工業指數上周五(16日)創下新高,那斯達克指數也呈現連2日上漲,整體表現趨穩。(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郭宜欣)
[新頭殼newtalk] 今(19日)台股收漲104.47點,以17263.28點作收,傳產今日帶量收高,鋼鐵、航運等台股加權指數盤中高點觸及17294.15點,終場收漲104.47點,盤中、終場均創下歷史新高,以往強勢的電子則走弱,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日在臉書大讚,「傳產生根台灣,明天會更好!」 台玻(1802)平板玻璃及玻纖在2020年已經從虧轉為盈,價格持續上漲,今年營運成長,其它傳產族群也十分優異。根據《中央社》報導指出,今日台股震盪走高,交易量達新台幣4403.74億元,由中鋼領軍鋼鐵族群上攻,包含海光、豐興、燁輝等20檔鋼鐵個股攻上漲停價。 對此,謝金河今日在臉書指出,「今天台股出現豬羊變色景象,過去一直是交易重心的電子股,成交比重一度跌破五成,而傳統產業從紡織,塑化,水泥,玻璃陶瓷到鋼鐵股都出現強勁的大漲走勢,市場顯得不知所措,投資人也很不習慣,其實這是傳統產業蟄伏了卅年的反撲。」 他表示,最近經濟學者最喜歡說台灣罹患了荷蘭病,所謂的荷蘭病,指的是台灣電子業獨強,傳統產業一蹶不振。過去卅年,很多傳統產業把生產基地搬到中國,享受中國大陸廉價勞動力,卻沒有升級轉型,等到中國大陸的產業追上來,台灣的傳統產業逐漸邊緣化,業績愈來愈慘烈,最具代表性的是玻璃及陶瓷產業。 謝金河說:「不久之前,冠軍磁磚的林榮德來看我,我建議他結束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把資源移轉回來台灣,努力升級轉型。我告訴他,台灣的房地產建案,衞浴設備都是進口的歐美日名牌,冠軍必須從傳統殺價的紅海市場掙脫出來。」謝金河指出,去年下半年,冠軍把中國市場交給海鷗衛浴,冠軍的毛利率在去年第三季轉正,本業出現獲利,第四季毛利率拉升至43.62%,冠軍的中國投資收益到第四季也轉正。這個訊息意味了冠軍如果能深耕台灣,且加速轉型,有機會找回失落的卅年。 接著,謝金河表示,另一家是昔日的超級績優股台玻。這些年,中國大陸的玻璃廠實力都超過台玻,像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去年營收239億港元,淨利32.88億港元,市值超過1300億港元。福萊特,信義玻璃實力都超過台玻。福耀玻璃剛剛公佈季報,首季營收57.06億人民幣,稅後純益8.55億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成長85.9%。經過大殺戮,玻璃產業景氣翻轉,台玻去年下半年轉虧為盈,下半年本業獲利32.29億元,毛利率從去年首季5.66%上升至第四季24.72%,台玻的中國收益也從負轉正。如果台玻能深耕台灣,且加速升級轉型,台玻根底深,要找回昔日榮耀不難。他稱讚「這次傳產股股價上漲,要從卅年長月缐來看,才能看到績優傳產股的底藴!」更多新頭殼報導高雄輕軌收費後運量不減反增 基進黨:國民黨亂扯「輕軌只適合觀光」不攻自破吳瑟致觀點》拜登菅義偉首腦會面 美日同盟緊密堅實太魯閣號事件》包容比同情更重要!心理師:不要強求人們從傷痛裡迅速走出來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5月要報稅的民眾注意了!今年開放手機報稅,還有,提醒您,有幾項報稅的,常見錯誤要注意,以免傷神又傷荷包。首先,民眾申報,扶養親屬免稅額時,如果申報的對象是成年子女,必須附上在學、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的證明,才能申報。另外,有幾項醫藥費,不能申報扣除,包括醫美整形、看護、坐月子費用等。至於捐款的部分,民眾若捐贈,給政府設立的救災專戶,例如太魯閣號意外賑災專戶,可以百分百,列舉扣除。 原始連結
【時報-盤中焦點股】1.華邦電(2344):上周五三大法人大舉回補買超40195張,盤初股價漲逾5%,躍過5日線。 2.南亞科(2408):DRAM供不應求,盤初彈升逾2%,企圖重回百元俱樂部。 3.燁興(2007):鋼市火熱、外資偏多,今早疾拉漲停再創波段新高。 4.聚亨(2022):上周外資買多賣少拉抬短均上揚,今早直接跳空漲停鎖死。 5.中鋼(2002):Q1績優、Q2續旺,盤初股價漲逾6.5%、攀38.2元。 6.東台(4526):訂單看到Q3,今年拚轉盈,今早放量觸及漲停。 7.精誠(6214):連續7年配息5元、Q1營收再創高,盤初交投火熱,股價漲逾3.5%。 8.益航(2601)上周五外資、自營商聯手轉買超計3024張,今早多頭湧入追價,噴量頻觸漲停。 9.宏達電(2498):外資、自營商連日買超,今早股價漲逾4.5%,向上突破40關。 10.大國鋼(8415):產業面燒滾滾,今早跳空漲停開出被打開後,再衝漲停鎖死。 11.宏碁(2353):擬15億元買敦泰電子普通股,加上小金雞加持,早盤帶量35.8元續創波段高點,隨後收斂漲幅守紅盤。 12.敦泰(3545):終止合作關係,神盾將出清公司持股,盤初觸及跌停,5日線失守。 13.神盾(6462):與敦泰合作喊卡,晨盤應聲衝上181元突破前高,高漲逾4%。 14.佳能(2374):拚轉型,業內外總動員,早盤上揚近3%。 15.台航(2617):台友輪交船,3年長約毛利率35%,股價跳空奔30.25元漲停,登短波高價。 16.四維航(5608):BDI強彈,散裝航運旺到Q3,晨盤直闖27.55元鎖漲停,連日寫波短高點。 17.華航(2610):貨運續發威,加上擴大旅遊泡泡題材,早盤續強漲逾4.5%,短高再達陣。 18.裕民(2606):BDI連3漲,股價躍上52.4元漲停價。 19.華榮(1608):業外收益進補,2月EPS攀至1.81元,人氣擁簇,晨盤跳空鎖22.65元漲停。 20.宏泰(1612):上周五期銅價格下跌,但預測銅價將上揚,線纜廠歡呼,早盤上攻29.2元漲停價,觸及短波高。 21.TPK-KY(3673):聚焦蘋果新品發表,新款iPad Pro將導入Mini LED助營運,股價上漲逾4%。 22.映泰(2399):虛擬貨幣一片倒,板卡虛弱,早盤直摔32.7元跌停價,5日線告失。 23.華豐(2109):漲價聲轟隆隆,人氣不散,股價觸及漲停,再衝波短新高價。 24.台聚(1304):油價漲不停,Q2營運不看淡,晨盤爆大量,衝上38.75元漲停,再攻短高。 25.力鵬(1447):尼龍漲價獲利擴大,外資連買超3日合計6187張,早盤強勢漲停。 26.三商壽(2867):首季獲利亮眼,每股稅後盈餘0.65元,拉抬近半根漲停板。 27.廷鑫(2358):訂單熱絡,特定買盤搶進,再一根漲停。 28.美隆電(2477):訂單能見度高,外資開始進場布局,早盤強勢向上跳空,創2007年10月以來高點。 29.鉅祥(2476):車載鏡頭及VCM開始出貨助攻今年營運,多方啟動,突破37元前高價位。 30.欣興(3037):外資上周五大買近9000張,多方吃補,勁揚3%。 31.台泥(1101):水泥價漲激勵Q2營運走堅,早盤創高站上50元。 32.日勝生(2547):將簽下國泰世華銀行館前聯合大樓都更案,插旗北車蛋黃區,技術面轉多,創下3個半月來高點。(編輯整理:李慧蘭)
上市櫃公司年報發布後,紛紛密集著手辦理一年一度股東會,股民網友熱烈討論股東會紀念品,被網友戲稱為「被鋼鐵耽誤的紀念品公司」的中鋼,保密多時的股東會紀念品正式亮相,是一組兼具實用與擺設裝飾雙重功能的MIT黑熊工具組,預料98萬多名股東將再掀起兌換潮。這組定名為「熊愛台灣棘輪起子工具組」,外觀是胸前有個白V的台灣黑熊,材料則是選用中鋼生產的矽合金工具鋼及鉻釩鋼料,本體可拆分為3段,頭部握把配有
即將開打的東元電機委託書徵求大戰,愈加白熱化,對於頻頻叫陣的黃育仁,股東們也開始拿著放大鏡,檢視黃育仁長期在東元集團裡的戰績,尤其是在黃育仁公開提出「要提升東元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後,就有小股東看了建議「黃育仁提出創新改革的理念,也要拿出過去的成績單,證明自己的經營能力,來贏得股東們的支持。」黃育仁提出東元改造3.0計畫中,其中一項是要提高股東的現金股利,將ROE從現有的5%一口氣提高到10%。小股東分析說,東元這幾年遭遇中美貿易戰和疫情等市場因素,近3年營收下滑,每股盈餘則持續成長,2018年的EPS是1.
MoneyDJ新聞 2021-04-19 10:39:51 記者 趙慶翔 報導神盾(6462)全數出脫敦泰(3545)股權,賣股後滿手現金入袋,市場粗估業外進帳至少60億元,雙方策略性合作破局,卻轉為財務性投資大幅收益,而宏碁(2353)更決議不超過新台幣15億元投資敦泰接手。到底這個時間點賣敦泰、買敦泰,背後代表著甚麼意義呢? 神盾在去年5月投資敦泰,持有敦泰股票約3.39萬張,佔股權16.14%,並發展指紋、觸控與驅動整合技術(FTDDI),但現在卻受到面板技術與市場變化快速而喊卡,全數出脫股權,拆分業務各自發展。 事實上,當時市場多數認為,敦泰與神盾兩家公司的公司文化、營運策略差異性大,要合作起來恐怕確實具有挑戰,儘管這段時間內雙方持續合作發展,但一年也未推出產品,合作破局。 敦泰今年營收獲利估同步創高 市場更關心的是,為何要在這個時間點出脫基本面正向的驅動晶片產業,法人認為,由於神盾持股張數多,因此儘管宏碁花了15億來買,若以200元的股價來計算,僅接了大約3-4%股權,因此在價格有撐、買家出現的時候,出脫持股就能創造相對大的利益,也能吸引其他買家接手。 敦泰表示,公司有信心能滿足客戶及市場需求,持續擴大營運成果,為股東及員工創造更大價值。 從驅動晶片產業的基本面來看,目前驅動晶片市場需求熱,可望延續下半年,加上敦泰全年產能量微幅優於去年,且價格持續墊高當中,對於毛利率表現可正向看待,法人預期,營運表現有望逐季走揚,獲利成長幅度將優於營收的成長幅度,且皆優於去年水準。 敦泰今年營運而言,法人粗估,毛利率可望在漲價循環持續的狀況之下,可望達35%,營收則是可望來到200億元以上規模,每股盈餘有望來到15元以上,將同步創下歷史新高。 神盾持續投資新技術、新產能 神盾近年打入不少中系客戶,儘管中系客戶訂單變動較大、相對三星混亂,但也更具指標的是,就是已經開始邁出三星之外,吃到競爭對手匯頂(603160.SH)深耕中系客戶上的份額。 然而,神盾這兩年營運確實遇到不少逆風,包含三星高階手機採用超聲波指紋辨識方案,僅剩中階手機可以支撐,加上華為事件讓好不容易打入的華為機種,也開始停擺,另外,今年更是遇到供應鏈吃緊,許多新產品開發進度多少遞延。 神盾也強調,未來將持續發展「新技術」,今年要為轉型做準備,無論是下一代指紋辨識或非指紋辨識的產品。市場推測,神盾接下來可能要做可能還是跟手機相關零組件相關,且單價比起指紋辨識高,像是感測器等產品,都可能是神盾接下來會發展的項目。 神盾今年第一季累積營收10.74億元,年減34.66%,法人預期,今年受到供應鏈吃緊、中系品牌訂單變化大,本業營運表現仍有壓力,但賣敦泰的大筆收益,粗估每股盈餘可望增加50-60元,仍可讓今年營運表現可期。 另外,神盾目前投片於台積電(2330)12吋產品已經開始量產,並漸進式導入客戶新機種,另一家韓系代工廠也陸續洽談後續的產能量,目前也已經開始談第3家代工廠,最快2022年量產貢獻。整體來說,新技術、新產能盼能逐步讓本業增加中長期動能。 整體來說,對於神盾來說,儘管雙方技術合作未果,但也創造了極大的投資收益進帳,填補短期本業的逆風,也足以投資下一項新技術,增加中長期的營運動能,宏碁的接手也被外界解讀為鞏固料源,敦泰基本面狀況仍未有太大變化,可以顯見的是,晶片設計產業合作技術,更是共創雙方價值,接下來各憑本事發展本業,才是未來創造自我價值的重要指標。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日 期:2021年04月19日公司名稱:富旺(6219)主 旨:富旺處分長榮普通股股票之發言人:陳永和說 明:1.證券名稱:長榮普通股2.交易日期:110/3/3~110/4/193.交易數量、每單位價格及交易總金額:交易數量: 13,949,000單位;每單位價格: 62.90元;交易總金額: 877,460,350元。4.處分利益(或損失)(取得有價證券者不適用):處分利益: 92,737,165元。5.與交易標的公司之關係:無。6.迄目前為止,累積持有本交易證券(含本次交易)之數量、金額、持股比例及權利受限情形(如質押情形):本公司-富旺:持有餘額: 1,049,000股;金額: 62,535,682元;持股比例: 0.02%;權利受限情形: 無。子公司-寶鑫:持有餘額: 788,000股;金額:54,059,359元;持股比例: 0.015%;權利受限情形: 無。7.迄目前為止,依「公開發行公司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準則」第三條所列之有價證券投資(含本次交易)占公司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總資產及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之比例暨最近期財務報表中營運資金數額:占總資產比例: 8.48%;占歸屬於母公司業主之權益比例:38.95%;營運資金數額:2,648,456仟元。8.取得或處分之具體目的:短期投資。9.本次交易表示異議董事之意見:無。10.本次交易為關係人交易:否11.交易相對人及其與公司之關係:不適用。12.董事會通過日期:不適用。13.監察人承認或審計委員會同意日期:不適用。14.其他敘明事項:無。
【時報-台北電】電子、非電子風水輪流轉!之前跌過頭的傳產及金融非電族群,近3個月如猛虎出柙般大漲,月線連拉第三根長紅棒,大股東、董事大舉加碼自家股票,成推升股價重要推手之一,據統計,15檔上市櫃公司大股東、董事,於3月間加碼自家股票逾千張,其中,以非電族群為大宗。 投資專家指出,大股東及董事在台股即將衝關萬七大關前,仍積極加碼自家股票,大股東及董事勇於在股價相對高檔時加碼,除了顯示了解自家公司經營情況佳之外,也意味著對自家股價相對仍屬偏低的看法,值得留意其後續動向及對股價具有正面鼓舞效果。 據統計,宅配通大股東也是董事台灣伊藤忠3月狂高自家股票逾1.14萬張,遠東新、瑞軒、光菱、富采、龍邦、晉泰、農林、三星、台企銀等董事或大股東也買進自家股2,000張以上,華建、金山電、中化、統一及官田鋼等,均各獲買千張以上,並以傳產股居多數。 此外,艾訊、高雄銀、致和證、強盛、達欣工、尼得科超眾、強茂、建新國際、三星、中櫃、泰銘等大股東或董事,也在3月間加碼500張至千張之間。(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呂淑美)
【時報-台北電】受到歐美鋼價高漲帶動、與接單暢旺,鋼鐵大軍包括中鋼(2002)、春源(2010)、中鴻(2014)、美亞(2020)、燁輝(2023)、盛餘(2029)及新光鋼(2031)等族群,第一季營收跳躍,股價狂奔,且伴隨中鋼再調漲5月內銷盤價,包括熱軋、冷軋及熱鍍鋅等六大項規格產品,每公噸大漲2,000~2,500元後,上下游合力推升價格,力拚第二季營收、獲利再創新高。 鋼鐵專家指出,近來除了美國熱軋每公噸逼近1,500元,歐洲熱軋每公噸突破1,070美元外,越南河靜鋼6月熱軋每公噸也大漲145美元,最新報價每公噸達到910~920美元左右,且韓國現代鋼廠對台灣7月交期新報價,每公噸飆到1,000美元,均較中鋼5月熱軋漲價後每公噸約864美元偏高,且與中鴻現在熱軋每公噸淨售價約2.3萬元,折合美金810美元,仍有一大段落差。 中鋼3月營收368億元,刷新紀錄,且受到鋼市火熱激勵,股價一路上漲,從4月1日收盤價25.8元至16日收盤價35.15元估算,市值大增1,471億元,股價創近10年來新高點。中鋼這次調漲5月盤價後,平均漲8.1%,因熱軋主力鋼材較國際行情偏低,可望順利接滿訂單外,對於推升第二季營收和獲利均有很大助力。 中鴻伴隨鋼價上漲與接單暢旺,3月營收39.47億元、年增21.06%,近來股價狂奔,16日再度漲停,大漲2.85元,收在31.55元,再創歷史新高點。中鴻將於22日開出5月內銷盤價,將挑戰11連漲,有助推升第二季營收和獲利。 燁輝近來跟著調漲鋼價,且內外銷接單暢旺,訂單能見度看到6月,單月訂單滿載達到9.2萬公噸,其中銷往歐洲的鍍鋅報價每公噸達到1,100美元,烤漆鋼板每公噸更跨越1,200美元,使其3月營收達到67.32億元、年增27.33%;伴隨中鋼調漲價格,燁輝將於近期內補漲外銷行情,力拚第二季營運邁向另一高峰。 新光鋼近來接單滿檔,包括鋼構、太陽能板、風力發電及營建業所需鋼板和鋼管產品,都達到訂單滿檔階段,不僅3月營收10.91億元、年增42.89%,且股價突破50元大關、達到53元波段新高點,預期第二季營運有機會力拚新高。(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林憲祥/高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