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調查:國人每月實際儲蓄,多未達預期一半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花旗基金會與張老師基金會公布最新大眾理財規畫調查,結果顯示,在547份有效問卷中,台灣民眾對於經濟的滿意度僅剛好及格(滿分10分僅得6分),且普遍認為每月需儲蓄2萬1295元,相當於總收入的42%以上,但實際每月僅能儲蓄5000∼10000元,不到預期的一半,只有26%的人能每月儲蓄超過2萬元。

張老師基金會攜手花旗基金會,自2008年起合作推動理財教育「做荷包的主人」,今年針對大眾進行理財規畫調查,以「你的財務規畫做對了嗎?」為主軸,檢視大眾在理財方面的觀念是否正確,並提供平宅居民理財教育服務,以期提升大眾生活品質。

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最常採用的理財方式有儲蓄、保險和定存,而想達成的夢想分別為旅遊、遊學、進修及結婚。若以5年來達成夢想目標,台灣民眾普遍認為每月需儲蓄2萬1295元,相當於總收入的42%以上,但實際上平均每月僅能儲蓄5000∼10000元,只有26%的人能每月儲蓄超過2萬元。

此外,66%台灣民眾認同「透過理財,可以幫助在5年內達成夢想」,並預估每月儲蓄金額約1萬9000元;但有34%的民眾認為每月需儲蓄2萬5633元,不可能在5年內達成夢想。悲觀看待的民眾普遍認為,目前物價太高、薪水太低,礙於生活壓力只能將夢想束之高閣。

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總幹事羅華容表示,調查顯示民眾在設定財務目標時,多數未考量到時間與現實等因素,雖然設定的夢想並不難達成,但卻悲觀認為達成的可能性不高。羅華容建議,民眾在建立目標後,除了考慮延長時間以達成目標外,適當尋求相關資源、擅用理財工具,實現夢想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