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交易成本高 資金卻步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2015年4月11日電)亞股本周全面飆漲,日股盤中一度站上2萬點大關,港股、陸股更是不遑多讓;反觀台股量能不到新台幣千億元,指數似乎在9600點「卡關」,表現相對沈悶。

分析陸股、港股近期大漲原因,港股受惠於中國大陸開放公募基金無須通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機制,可以直接募集資金通過「滬港通」機制投資香港股票,人民幣10兆元保險資金投香港創業板及「深港通」可望下半年推出,「大媽」資金湧進,不但價創新高,量能也出現爆發潮,連續2個交易日「港股通」額度用罄。

券商認為,對比港股、台股之間量能的消長,最能解釋為何台股漲不上去的原因。尤其上市櫃公司獲利頻創新高,但股價卻跟不上基本面,造成台股本益比愈來愈低,主管機關只能拿「現金股息殖利率高」來說嘴,殊不知就是因為股價偏低,才讓現金股息殖利率有走高的空間。

根據券商公會的統計,財政部自2012年3月28日召開財政健全小組至今,與過去8年的平均值相比,大戶成交金額下滑48.1%,人數也從1330人砍半至696人,顯示大戶正逐漸退出台灣市場。

券商公會理事長簡鴻文強調,新加坡、香港及中國大陸均不課證所稅,也沒有證交稅,只課徵印花稅;中國大陸僅徵0.1%的印花稅,香港及新加坡也只課徵0.2%,甚至新加坡透過集保電子交割還免課印花稅。

相比台股的投資成本,包含0.3%的證交稅及2%的股利所得補充健保費,今年還增加股利稅額扣抵減半,台股交易成本明顯較高。

廣告

尤其是今年起的股利稅額扣抵減半,勢必反映在第3季的除權息旺季,大戶參與除權息的意願將明顯降低,屆時恐湧現棄權息賣壓。

台灣證券交易所也表示,台股指數漲幅、本益比、股價淨值比及股利殖利率的水準,在全球股市表現中上,但周轉率呈現弱化,今年2月僅達82%,是值得注意的警訊。

券商認為,希望主管機關的股市揚升計畫對於交易成本能與國際接軌,不要讓市場充沛的資金「過台灣而不入」,台股投資人也不用眼睜睜地看鄰近股市漲翻天,但台股卻猶如一灘死水,投資人也只能乾瞪眼,「看得到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