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預告中國經濟放緩人民幣承壓,CNY和CNH早盤連袂回吐

【財訊快報/陳孟朔】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告,如果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不影響全球貿易復甦,全球經濟將在未來兩年保持穩步成長,但中國經濟增長將放緩的同時,中間價連續兩天上調,在岸人民幣(CNY)和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繼上日急彈0.3%後,週四早盤連袂翻空回吐約0.1%,各自遊走在7.27元和7.28元上方,與13個月低位相去不遠。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7.1879元,為12月2日以來最高,較上日的7.1934元小升55點或0.8%。

OECD在最新經濟展望提到,由於通膨下降、就業成長和降息有助於抵消一些國家財政緊縮的影響,全球經濟今年有望成長3.2%,2025年和2026年各成長3.3%。其中,中國方面,儘管實施貨幣和財政寬鬆政策,但由於應急儲蓄較高,消費者支出依然低迷,預計經濟增速預計將從2024年的4.9%放緩至2025年的4.7%和2026年的4.4%。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資本市場亞洲外匯策略主管Alvin Tan表示,中國央行將美元/人民幣中間價作為錨的穩定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過去三週市場預期貶值壓力不斷升溫,但中間價始終維持在7.2下方,當然目前狀況仍好於幾個月前動則1,000多點的背離狀況。但若後續中間價高於7.2關口,或刺激美元/亞幣加速上漲。

另一方面,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威爾週三表示,目前的經濟強於Fed 9月開始降息時的預期,並似乎發出支持未來放緩降息步伐的信號。

美國11月民間就業崗位略低於市場預期,同時美國服務業活動在最近幾個月大幅增長後於11月放緩。

瑞銀駐紐約的外匯策略師Vassili Serebriakov表示,“除非美國數據真的惡化(我們目前還沒見到),否則美元的任何疲軟都將是短暫的。”

台北時間10:30,美元指數最新報價為106.309,連續兩天小跌0.12%後,續跌0.01%。11月22日的108.071為2022年11月10日(110.992)以來最高,9月18日的100.215為2023年7月20日(100.018)以來最低。11月最後一週急挫1.69%,前八週大漲7.15%。

CNY最新報價為7.2736,回吐0.13%;連續三天急貶0.57%後,週三急彈0.3%。12月3日的7.2972元為去年11月13日(7.2980)以來最低,11月4日的7.0867元為10月14日以來最高。

CNH最新報價為7.2830,回吐0.07%;連續兩天急吐0.69%後,週三急彈0.3%。12月3日的7.3148元為去年11月3日(7.3307元)以來最低。11月4日的7.0869元為10月14日以來最高。2022年10月25日觸及的7.3749創下自2010年上路以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