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看好亞洲經濟體深具韌性,足以從容因應動盪考驗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方面表示,亞洲經濟體有足夠的韌性能承受動盪的考驗,強調了在該地區面臨各種內部風險及川普重返白宮帶來的挑戰之際,從容因應動盪的重要性。亞洲仍然是全球經濟成長的關鍵引擎,但今年以來諸多因素導致的不確定性增加。日本出人意料的領導層更迭、韓國混亂的戒嚴令風波以及川普的關稅威脅,都使該地區的未來更加難以預測。
IMF亞太部負責人Alasdair Scott不願就具體國家和政治局勢置評,但他強調了亞洲的韌性,表示該地區仍有很大的成長潛力。
Scott週一在首爾接受採訪時表示,已經看到了這種韌性,稍早他談到7月日本央行升息後8月市場經歷的動盪很短暫。他指出,雖然存在人口、勞動力等長期問題帶來的挑戰,但「成長仍有很大上升潛力」。
Scott和IMF亞太區首席經濟專家Johannes Wiegand本週訪問首爾,出席與韓國國際經濟政策研究院就世界經濟前景聯合舉辦的會議。
韓國爆發戒嚴令風波後,韓國央行加強了穩定市場的措施,並承諾在必要時與政府協調提供「無限流動性」。不過韓國央行行長李昌鏞否定了僅僅為降低政治風波影響而降息的可能性。
Scott表示,看到過短暫的動盪,比如8月初東證指數快速下跌。但一兩週之後再來看,一切又恢復正常了。因此,我們試圖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問題。
Wiegand認同亞洲地區展現出了非凡韌性,並預計未來將繼續如此。他表示,隨著消費者通膨放緩,亞洲央行有足夠的空間進一步降息。同時,匯率起到「避震器」的作用,各國應該嘗試發揮它的這種效用。
Wiegand指出,亞洲經濟體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與1990年代末金融危機期間相較,要有韌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