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線》老舊製程擦亮! 8吋代工市場在熱什麼?

MoneyDJ新聞 2020-11-11 09:49:33 記者 王怡茹 報導

8吋晶圓代工產能自去(2019)年底開始吃緊,至今仍未看到紓解跡象,甚至越來越嚴峻,世界(5347)、聯電(2303)已相繼證實漲價消息,並表示訂單將滿到2021年。過去一段時間,8吋晶圓代工被視為落後、老舊的產線,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現在卻能讓客戶不惜捧著現金加價,也要搶到8吋產能呢?MoneyDJ將從供需角度來分析,帶讀者一窺主要台廠在8吋市場的布局與策略。

疫情/5G發展 催生本波8吋需求


先看到需求面,回顧2017~2018年之間,8吋晶圓代工市場就曾出現過一波榮景,爾後受到美中貿易戰的衝擊,全球半導體產業市況轉疲,直到2019年下半年迎來復甦。原先,今年新冠肺炎爆發初期,市場憂心恐將打亂今年景氣回升的步伐,沒想到居家辦公、上課趨勢,意外帶動了PC、平板、遊戲機、伺服器…等需求大增,使半導體產業成為本次疫情下的主要受惠者。

對比近兩波8吋熱潮,可發現有些不同。2018年的漲價潮,有一大部分助力來自於IDM(整合元件廠)廠擴大分離式元件(discrete)釋單,以及因應矽晶圓價格調漲;而這次主要是由「宅經濟」、5G世代交替,以及貿易戰下廠商積極備料所炒熱,這段期間車用、discrete的需求反而是偏弱的。

據市場評估,5G手機所需要的半導體含量較4G時代高出許多,部分晶片用量更是倍增,例如電源管理IC在4G時代只需要1-2顆,而進入5G用量將增至3~4顆;此外,多鏡頭潮流、指紋辨識感測器被大量導入手機及平板等趨勢,亦激發出更多需求,而這些晶片主要採用8吋晶圓生產,在供給有限下,自呈現供不應求。

廣告

蓋廠不合成本 併購/優化製程較有利


進一步觀察供給面變化,全球8吋廠數量在2007年達到高峰,之後許多廠房陸續關閉或轉型成12吋廠。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統計,以目前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來看,8吋晶圓廠共有40座,其中有33座在亞洲,台灣以15座奪冠,其次為中國的7座;就台廠來看,則以聯電(2303)數量最多,在兩岸布局8座8吋晶圓廠。

儘管許多產品仍需要仰賴8吋晶圓廠生產,以達到最適的成本甜蜜點,但12吋仍是現今主流的晶圓尺寸,目前不少設備商皆已停止生產部分8吋機台,這也是8吋廠難以擴充產能的原因之一。目前台廠也多表態不會自己蓋8吋廠,主要是投資一座8吋廠約需要10億美金,而其他競爭者的8吋廠多已折舊完畢,現在蓋新廠並不具優勢,因此透過併購、購買二手設備、提高生產效率等三種方式擴產較為有利。

以二手設備來看,業內人士表示,當前二手8吋設備需求相當熱,客戶開價也很高,不過,因8吋機台多已老舊,甚至不敷使用,符合採購條件的機台數量較少。對晶圓代工業者來說,適合的機台可遇不可求,因此更常見的作法是在現有設備上加掛新應用技術,以優化製程,或透過生產管理來提升效率與產能。

在買廠方面,除台積電(2330)已明確指出不會買8吋廠外,聯電、世界皆表態會努力尋廠、伺機併購。以世界先進為例,近六年公司陸續買下兩座8吋晶圓廠,先是於2014年入手南亞科(2408)在桃園的8吋晶圓廠,去年初又以2.36億美元併購格羅方德位於新加坡的3E 8吋廠,今年已加入營運,帶動公司今年來業績表現亮眼。

結構性改變支撐需求 須留意重複下單風險


由於新廠運作優於預期,加上客戶需求持強,世界規劃在新加坡擴充產能,目標在2021年上半年從目前約3萬多片/月增加到4萬片,該廠營收占比也將自今年約1成增加到15%。至於未來會不會再進一步擴產?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於近次法說會上也表示,新加坡、台灣都還有擴充的空間與機會,不過,因8吋投資越來越昂貴,必須與客戶緊密合作,確保新增產能可有效運用。

業界人士分析,全球8吋廠多已老舊,要找到適合的標的也非易事,不僅要確保產線、設備良好,生產條件也要有利。一般來說,8吋晶圓代工主要是「focus」在0.13um以上製程,目前最吃緊的是0.1X細線寬製程,就算待價而沽的8吋廠不少,要能提供有效產能的廠房恐怕有限。

此外,他還說,目前台灣較欠缺適合的併購標的,台灣晶圓代工業者大多只能在海外尋廠,而買廠之後,包括文化磨合、成本、客戶接受度等也都是重重挑戰。再加上,市場需求總是起起伏伏,如果貿然砸重金投資也會增加風險,業者每一步都要走得精準,才能確保所有投資都能有相對應的回報。

整體來看,法人認為,8吋晶圓代工供需不平衡的狀況短期內難以逆轉,產能吃緊的狀況預計將延續到2021年。不過,仍有一些變數需要關注,包括終端需求動能、重複下單(overbooking)與國際政經局勢變化等。尤其,拜登(Joe Biden)登上美國總統大位後,或將放寬對中國半導體的箝制力道,是否會因此弱化轉單效益,值得關注。

晶圓代工三雄8吋產能狀況:


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