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製藥新創TherapiAI獲心元資本領投 將進軍醫藥生技代理人領域

TherapiAI 團隊,創辦人暨執行長韓駿逸(前排中),醫學顧問林坤儀醫師(第二排右 二),以及技術長李孟璋(第二排左二)。圖/TherapiAI 提供
TherapiAI 團隊,創辦人暨執行長韓駿逸(前排中),醫學顧問林坤儀醫師(第二排右 二),以及技術長李孟璋(第二排左二)。圖/TherapiAI 提供

AI製藥新創TherapiAI(前身為網資科技)10日宣布已完成種子輪融資,由心元資本(Cherubic Ventures)領投,並同步更名為「TherapiAI Innovations」,正式進入「醫藥生技智慧代理人」(BioPharma AI agent)的領域,未來以成為全球製藥數位轉型的關鍵平台為目標。

TherapiAI 成立於 2018 年,結合來自演算法專才與再生醫學與藥物製程的專業醫療團隊,融合AI技術與產業現場需求,打造「專家與AI共創」的製藥新模式。

TherapiAI 創辦人暨執行長韓駿逸(Michael Han)表示,多數藥廠目前無法真正導入AI,該公司希望AI不只是停留在概念與報告中,而是能進入現場、整合分散數據、執行任務,成為專家的智慧夥伴,達到優化製程研發的目標。

心元資本創始執行合夥人鄭博仁(Matt Cheng)表示,全球製藥產業正走向由AI驅動的轉型時代,關鍵不只是效率提升,而是重構研發與決策流程的方式。TherapiAI為亞洲少數有機會切入全球製藥 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 生態系的潛力公司。

長期以來,AI在製藥領域難以真正落地,主要因為現場應用條件高度受限,例如,大量實驗數據散落在各地,結構鬆散,導致藥物製成難以優化。尤其在大分子藥與細胞製程中,變異性高、參數複雜,傳統統計方法難以處理,稍有偏差就可能造成高昂的實驗失敗成本。

此外,多數通用AI平台缺乏對製藥產業與實際場景的深入理解,無法針對像是細胞誘導、目標細胞篩選、蛋白質培養製程優化、GMP合規文件製作等高專業性問題提供有效解法,加上藥廠在法規與資安要求下,需確保所有模型與資料存取可追溯、可審核、可控管,也讓外部工具難以導入。

TherapiAI 平台融合大語言模型(LLM)與自行研發、可部署的AI agent,專為製藥產線打造。藥廠人員透過自然語言下達指令,系統即能自動調取跨系統的數據、辨識高潛力細胞株,並依SOP自動排序樣本,讓AI不再只停留在數據分析,而是走進產線、直接參與執行流程。

TherapiAI 已與台灣領先的CDMO廠攜手,透過AI agent 建立細胞選型模型,協助客戶將原料成本降低 90%,減少人力投入與流程試錯。

該公司也看好日本市場,已與當地合規工廠及學研機構合作,推動智慧製藥場域建置。

除了在製藥領域的應用,TherapiAI 亦投入精準再生醫學領域,和佳闐生技與尖端醫(4186)合作發展間質幹細胞與外泌體產品,展現AI agent在數位醫療與智慧療法場景中的跨領域應用潛力。

TherapiAI除了在日本成立分公司,並進駐位於東京的LINK J生技新創基地。同時,也預備啟動與日本CPC細胞廠、學研機構(如神戶大學、千葉大學等)的研究合作,為進軍歐洲市場奠定基礎,以成為全球製藥數位轉型的關鍵平台為目標。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馬斯克大膽預言:日本這事不改變恐滅亡!最新數據讓人瑟瑟發抖
不是大陸!川普關稅毀經濟 OECD點名「這國家」最慘
退休族買365張0056養老 如何不被扣稅或二代健保?留意1關鍵 根本不必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