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準備貨幣6兆850億 創次高

中央銀行9日公布5月日平均準備貨幣金額為6兆850億元,單月大增173億元,再創史上次高水準,國內資金需求不墜。根據央行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準備貨幣金額持續衝高,維持在6兆元以上、為史上首見,而5月適逢報稅季推高資金需求,使準備貨幣金額飆升。

央行表示,今年5月準備貨幣年增率為5.49%,較上月6.01%下降0.52個百分點;若觀察1~5月日平均準備貨幣平均年增率為5.86%,則較去年同期10.62%為低。所謂準備貨幣,又稱貨幣基數或強力貨幣,準備貨幣由銀行、信合社、農漁會、郵局等存款貨幣機構的準備金,以及民眾持有的通貨所構成。

準備貨幣是央行的貨幣性負債,為央行貨幣供給的基礎;至於準備貨幣的變動,會直接影響存款貨幣機構的可用資金,經過一段時間後,對貨幣供給產生倍數擴張或收縮的效果。

央行官員指出,5月雖有公債發行、國庫向銀行借款,以及稅款繳庫等緊縮因素;但受到公債付息、國庫券還本、國庫還款、發放各項補助款與統籌分配款,以及央行定存單淨發行減少,各種寬鬆因素影響下,導致日平均準備貨幣金額較上月增加。

央行指出,5月日平均準備貨幣金額增加173億元。其中,流通在央行外通貨(通貨發行額扣除央行庫存現金)減少229億元;金融機構存放央行準備金則增加402億元。

觀察近年我國準備貨幣統計,金額呈現逐月上升,疫情前2019年初僅約4兆餘元,隨後一路上升,今年以來每月都在6兆元之上,前五月維持不降,四年內準備貨幣金額大增逾2兆元,國內資金需求仍未見趨緩。

定存單餘額方面,5月市場資金需求旺盛,央行5月減發定存單調節,統計至5月底定存單餘額降至8.6兆元,為今年以來次低。銀行資金調度主管認為,餘額下降反映5月報稅季因素,加上後緊還有第三季股利發放潮,後續央行升息預料放緩,銀行資金需求提升,加上升息循環逐漸步入尾聲,後續央行定存單餘額將續降。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明年Q4龍潭廠正式啟動
中國與瑞士擬股市互通
美經濟重啟 Nike財報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