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股災未嚇退散戶! 「證券劃撥餘額」逆勢月增141億元
台股4月遭遇史上最大單日跌幅,市場情緒一度劇烈震盪。不過,央行統計顯示,被視為「散戶信心風向球」的證券劃撥餘額當月回升141億元,央行官員指出,主因是股災之後,市場交投熱度明顯回溫。
今年4月7日台股在清明連假後爆出史上最大單日跌幅,重挫逾2,000點,引發市場震撼。但根據央行統計,4月底證券劃撥存款餘額回升至3兆2,240億元,對此,央行經研處副處長曹體仁指出,4月的證券劃撥存款旬平均較3月下滑,但月底餘額卻較上月增加,顯示市場在4月9日後交投轉趨熱絡,買賣動能提升,也帶動月底餘額回升。
證券劃撥餘額歷來被視為觀察散戶投資信心的「風向球」,其數據反映的是尚未投入市場、停留於投資人證券劃撥帳戶中的現金水位,當劃撥餘額上升,意味著散戶資金持續進駐市場,伺機而動,顯示其對後市行情具備一定信心;反之,若餘額下滑,則可能代表資金已經進場,或投資人傾向觀望、風險偏好轉趨保守。
也因此,市場會將劃撥餘額的變化,搭配大盤走勢與成交量觀察,作為判斷多空情緒轉折的指標。
從央行過去一年數據觀察,證券劃撥餘額在2023年曾一度衝高至3兆5,552億元,之後逐步滑落,8月反彈至3兆4,979億元後續再度下滑,10月降至3兆4,992億元,11月進一步跌至3兆3,221億元,12月小幅回升至3兆3,400億元。進入2024年後,1月減少至3兆2,833億元,2月短暫反彈至3兆3,545億元,3月則再度下滑至3兆2,099億元,4月雖逢股災,但劃撥餘額止跌回升至3兆2,240億元,從央行官員說法顯示,市場資金尚未大幅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