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失業率下降!2專家憂「暫時的」下半年恐因關稅爆無薪假

主計總處22日公布2025年4月失業率為3.32%,月減0.03個百分點,終結連續二個月走升,仍創25年來同月最低,學者受訪時示警「恐怕只是季節性短暫現象」,一旦川普對等關稅衝擊出口與投資,恐讓下半年台灣就業市場與薪資水平面臨嚴峻挑戰。

延伸閱讀>> 4月失業率降至3.32%!25年新低 中年轉職者居多

4月失業率下降!學者憂「短暫現象」 :關稅恐掀失業率、無薪潮。圖/取自Getty Images
4月失業率下降!學者憂「短暫現象」 :關稅恐掀失業率、無薪潮。圖/取自Getty Images (SAM YEH via Getty Images)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顯示,4月就業人數為1160.5萬人,月減5千人,但和去年相比,成長2.6萬人,按年齡層觀察,4月15至19歲失業率8.15%、20至24歲11.3%、25至29歲失業率為5.69%,30至34歲降到3.4%。

吳大任:失業率下降「恐是短暫現象」 對等關稅是大挑戰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受訪表示,4月失業率微幅下降,主要是季節性因素所致,變動幅度不大、幾乎可忽略。他指出,許多學生為了在畢業前找到工作,往往會提前在3、4月就開始求職,再加上部分學校的畢業典禮提前在5月舉行,這使得短期內勞動市場看似活絡。

不過吳大任提醒,真正的觀察重點是5月、6月甚至更後期,屆時將有更多社會新鮮人進入職場,勞動供給明顯增加,才可能對失業率帶來更實質的變化。

「美國對等關稅才是對台灣更大的挑戰。」吳大任指出,雖目前仍在談判中,結果未知,可市場很多人預測至少15%起跳,甚至可能達到 20%,若真是如此,這將會影響台灣的出口。

吳大任說明,因台灣出口佔比很高,近年約 60%至70%,許多製造業廠商業務以出口為主,若出口衰退則導致廠商營收下降,接連影響訂單不理想,「甚至可能導致停工,降低勞動需求。」

吳大任:最快7月台灣就業市場面臨大衝擊

面對求職難易度與景氣看法,吳大任認為,因對等關稅面臨的不確定性,還是有很大的影響,關稅決定預計7月8日前公布是關鍵,若關稅偏高,下半年台灣的就業情況可能受到較大衝擊。

吳大任指出,對等關稅的第一波影響是出口,生產受影響,若有停工,廠商較不會繼續招募。嚴重時甚至會解僱員工,因此,下半年的工作機會可能減少,失業率和無薪假人數也可能增加;而第二波影響是投資,許多廠商到美國進行投資,未來在台灣可能衰退,而投資減少意味著未來工作機會也將跟著減少。

此外,對薪資的看法吳大任認為,許多赴美投資的是高科技產業,這些產業通常提供較高薪水。若主要投資在美國,這些高薪工作機會可能被帶走,這可能導致台灣留下的工作機會薪資偏低,加劇平均薪資偏低的問題。

張建一:恐將引發無薪假、裁員等市場壓力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指出,失業率是落後指標,4月失業率下降,主要反映的是今年第一、第二季經濟表現尚穩。目前在部分外國急單支撐下,出口與生產維持不錯水準,對傳產的實質衝擊尚未浮現。

不過他也提醒,美國對台「對等關稅」的寬限期將於7月結束,屆時影響才可能逐步顯現。預估8至9月才可能看出變化,若傳產面臨訂單減少,恐將引發無薪假、裁員等勞動市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