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港男大學畢業搵17K自覺「廢物」的迷思

近日有位自稱29歲的打工仔在討論局發文,怨自己每月只搵1.7萬元很少,自覺學歷與收入不相稱,更直言「曾經好有大志,依家只喺一個廢物」。帖文引來熱議,到底搵1.7萬又是否真的「廢」?

下載Yahoo財經APP

美股、外匯、加密貨幣免費即時報價,自選投資組合獲取相關新聞提示。

重點不在月薪多少

對於樓主帖文引發了不少網民安慰樓主,認為搵1.7萬元已不少,有很多人只搵1.3萬元。更有留言稱「做人唔好咁貪心」、「知足常樂」。另外,都有網民直指,男性月收入的入息中位數約為2.1萬元,搵1.7萬元的確未達標,叫樓主繼續努力。

對於搵1.7萬元到底算多定少?早前教資會公布8間資助大學2020/21年度畢業生數據,八大畢業生平均年薪為28.1萬,即平均月薪約2.34萬元,按年升約5.6%。換言之,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薪高於香港入息中位數1.8萬元。如果同畢業生入職月薪比較,1.7萬元連新畢業生都不如,看似的確有進步空間。

教資會公布8間資助大學2020/21年度畢業生數據,八大畢業生平均年薪為28.1萬,即平均月薪約2.34萬元。
教資會公布8間資助大學2020/21年度畢業生數據,八大畢業生平均年薪為28.1萬,即平均月薪約2.34萬元。 (hxdbzxy via Getty Images)

不過,世事往往不能簡單去比較並得出結論,因為我們不能忽略當中的過程及實際狀況。例如,就業市場會因應香港經濟環境出現變化,近幾年畢業生的入職薪金的確較數年前高了,亦因而出現有大學畢業生做了幾年工,收入反而較剛入職人工低的怪現象,偶而在討論區也見到類似帖文表達不滿。

故此,假如樓主畢業時是搵1.2萬元,工作數年後搵1.7萬元,在數年間加薪幅度達42%,其實也不差。若果是於同一間公司做獲得升職加薪更可算叫有不錯發展。

廣告

換言之,若由畢業到現在29歲,如果收入都在原地踏步得1.7萬元的話,樓主可能真是浪費了光陰。可是如果有努力同有進展,就應給予自己肯定,並繼續向上爬。

事業要靠自己努力,有時也要講際遇。
事業要靠自己努力,有時也要講際遇。 (@ Didier Marti via Getty Images)

夢想VS幻想

另外,對於樓主「曾經好有大志,依家只喺一個廢物」想法更應警戒,有夢想不應與年齡掛鈎,更何況樓主只有29歲。此外,更大問題是夢想是要有具體計劃及需要具執行力去達成,否則只能稱為幻想。例如,想開咖啡店都要有相關知識、經驗及資金。很多人會認為資金是一個最大難題,可是卻未必,因為如果具有好的經驗及計劃證明可行性,兼且有個人具信用,要從身邊集到一定資金或找人投資開業未必困難,理由就是很多人想做生意,惟個人欠缺執行力。再者,在儲經驗及努力過程中,是一個有機會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的時機,可以一起打拼。

而樓主都前景感到悲觀,很大機會是在職場感到發展空間有限,並非因為只搵1.7萬元,如果見不到前景自然覺得自己只能搵到1.7萬元。換言之,更應做是為自己找一個更合適及更大的舞台。打個比喻,如果自己是錢,將自己投入港股過去十年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但如果投資於美股,舞台對了可以食到大牛市,中途雖有有起伏,好似今年遇上調整,但反彈力強,整固過後可更往上一層樓。在事業上感到困惑,應該做的是揀一個可以賺到合理回報及滿足感的舞台。

最後,事業要靠自己努力,有時也要講際遇。不過,在創造財富上,自主性可以更大,長遠可以使到收入不再局限於薪金。因此,覺得工作前途茫茫,更應該做好收支控制,騰出更多可用現金去投資累積資產,這可以帶給自己更多可能性,不論是將來用於進修、創業,或者繼續滾大資產創造被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