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房市看回不回?!買氣驚見解凍跡象 中古屋沒降價氛圍、預售堅守底線... 專家「僅這兩款房沒戲」 |房市觀點
Yahoo房市觀察員/ Sam(地產秘密客版主)
經濟日報前陣子公布由民眾票選的2025經濟關鍵字,結果揭曉為「緩」字,展示了大家對今年國內外經濟局勢的預判,通膨趨緩、緩步降息,進入軟著陸調整期,可以預期的是,賣得好的建案依舊存在,不宜居的投資型產品買氣恐大受影響,然而衝擊最大的當屬豪宅產品。
那麼2025年的房市關鍵字是什麼呢?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認為,今年在首購、換屋剛需買盤的支持下,不動產業仍會展現「硬」實力;而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則認為,在政經變數大的大環境下,應以「謹」字保平安。
其實在市場第一線的朋友近期應該都有發現,房地產市場氛圍跟2024年大不同,購屋客觀望氣息濃厚,就怕出手時機點不對,買貴了。不只購屋客觀望中,建商購地腳步一樣停滯下來,有全國型大建商明確表態暫停買地,一方面是觀望地主價格是否出現彈性空間,一方面是觀察政府下一步的房市政策,再滾動式調整推案策略,因此以「觀」字為2025年關鍵字應是恰如其分。
到底2025年房市怎麼走?價格真的會下修嗎?從成交價量來分析,2024年在央行分別於6月、9月兩度祭出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的情況下,10月起成交量明顯出現變化,尤其是中古屋市場影響最鉅,交易進入急凍期,然而有趣的是,根據最新買賣移轉資料顯示,五都的交易量在12月全面回升,尤其台北市表現最為顯眼,比起11月增加24.9%。
價格的部分,不論是國泰房地產指數或是信義房價指數皆是看跌不跌,中古屋雖然在個別屋主財務條件下出現零星賠售案,但沒有形成集體降價氛圍;而預售屋新開案雖然不再創價挑戰跳空行情,但仍舊堅守底線,尚未出現像2016年當時有建商開出降價第一槍的狀況。
2025年多空交戰,詭譎氛圍下,賣得好的建案依舊存在,地段、建商品牌成為購屋客第一考量,不宜居的投資型產品買氣大受影響,然而衝擊最大的當屬豪宅產品,在限貸令限制下,突破「高價住宅」門檻的物件(台北市7000萬、新北市6000萬、其他縣市4000萬) 限貸 3 成,且無寬限期,在兩岸地緣政治風險及川普2.0時代種種不確定性考量下,資金籌碼是否重押單一標的成為高資產人士暫且收手的主要原因。
總體而言2025房市還是有樂觀因素,中研院預期2025年經濟成長率為3.10%,民間消費溫和增長,若是經濟持續看好、股市多頭帶動下,房市仍有支撐力道。
◎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