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普發1萬無望!藍提還稅於民…財部打槍:優先減少舉債、增加還本

民國113年全國總稅收實徵數再創新高,超過預算目標新台幣5283億元,國民黨團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財政部則強調應優先減少舉債、增加還債,以維持國家財政韌性。

民國113年全國總稅收實徵數再創新高,超過預算目標新台幣5283億元,國民黨團今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圖/Yahoo奇摩財經
民國113年全國總稅收實徵數再創新高,超過預算目標新台幣5283億元,國民黨團今主張全民普發現金1萬元。圖/Yahoo奇摩財經

根據財政部10日公布數據,受證交稅、綜所稅、營業稅及營所稅成長帶動,113年全國總稅收實徵淨額(含遞延入帳稅款)達3兆7619億元,較預算數高出5283億元,再度刷新歷史紀錄。其中,中央政府實徵數較預算數高出3757億元,地方政府則高出802億元,雙雙創下次高紀錄。

由於全國總稅收與超出預算數的金額均達歷史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日召開記者會,黨團書記長王鴻薇宣布,將在新會期推動「還稅於民2.0」,主張每人普發現金1萬元,並列為重大民生提案之一。

對此,財政部今日發出新聞稿表示,中央政府的稅收超過預算的部分為3757億元,這筆錢已按照預算法規定存入國庫,並優先用來減少舉債。原本113年度政府計畫舉債1571億元,但最終沒有借款,另外還額外償還了1358億元的債務,比原預算多還了208億元。至於扣除還債後剩下的財政盈餘,將累積起來作為未來政策推動的財源,減少未來舉債壓力。財政部強調,普發現金不應成為常態,政策規畫應該有優先順序,以維持財政穩定和國家長遠發展。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近年來因為稅收表現優於預期,從106年至112年連續七年都有財政盈餘,因此政府得以減少或完全不舉債。如果加上113年的情況,從106年起至113年共減少舉債9,362億元,並償還了8,588億元的債務,減緩了國家負債增加的壓力。

關於預算編列,財政部解釋,每年在制定歲入預算時,會根據國內外經濟情勢、經濟成長率、各類稅收特性以及過去的稅收狀況來評估。不過,從預算編製、審議到執行需要超過兩年,期間如果發生戰爭、天然災害等重大變數,可能會導致實際稅收與原本預測有所落差。為了提升預測準確度,財政部成立了「稅收估測專案小組」,並委託專家改進稅收估測模型,這些調整已經納入114年度的稅收預測。因此,114年應不會再出現像113年這樣的稅收超出預算大幅成長的情況。

針對國民黨立院黨團今日召開的「稅收超徵創新高 還錢於民發現金」記者會,財政部回應,111年發放現金是為了讓全民共享疫後經濟成長的成果,並依據立法院通過的《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這屬於應對疫情的特殊措施,並非常態做法,因此目前並不適合修法將普發現金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