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陸政策走向穩槓桿,助股債運行

【時報-台北電】中國人民銀行7月下旬發布資管新規的補充通知,銀保監會和證監會也分別就銀行理財業務新規和私募資管業務規則草案公開徵求意見,人行並進行5,020億人民幣1年期MLF、創最大單日操作規模,貨幣續為寬鬆明確,信用緊縮壓力有望緩解,債市優質AA+以上信用債配置價值顯現,且資金投入股票基金規定,陸股債資金動能增加,股債平衡基金績效受惠可期。

日盛中國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表示,根據中債登公布數據,7月境外機構在中債託管的人民幣債券餘額為1.35兆人民幣,當月增持量達582.2億人民幣,境外機構已連續第17個月增持人民幣債券,持有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0.9%。債券通開通以來,至7月底共391家境外主體通過債券通管道進入銀行間債市,外資借道債券通升溫,資金面寬鬆有助多頭運行。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謝天翎指出,陸股經過短期大幅回調後,進入震盪打底階段,在企業獲利動能保持強勢的環境下,價值面吸引力已浮現,跌深反彈行情可期。接著迎來消費和節慶旺季,9至10月往往對股市有正向幫助,提前布局金九銀十行情的好時機已到。

宏利精選中華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A股市值高達8.5兆美元,已經是不容忽視的資產類別,今年為MSCI中國指數帶來互補和多元化的投資機會,且涵蓋許多境外市場未提供的獨有企業投資機會,如家居裝飾、化學品、可再生能源、生技及製藥公司等。

宣布定向降准後,企業債與國債利差回落,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第三季信用風險擔憂改善。黃昱仁強調,當前資金面保持流動性總量充裕,高評級信用債仍是最明顯受益者,貨幣政策從去槓桿向穩槓桿過渡,邊際放鬆將有助風險偏好提升,中途調整為更好的上車機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