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級IFRS17、ICS新規上路》為了與國際接軌 反導致國內保險公司出問題 保户怎麼辦?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曾多次向保險業負責人喊話,必須認知保險業接軌IFRS17號公報的轉型必要性。(攝影/趙世勳)

金管會已拍板,保險業將在2026年接軌會計大魔王IFRS17與新版國際保險資本標準(ICS)2.0,未來在保險2大新規雙管齊下,讓台灣保險業者面臨重大挑戰。

所謂的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保險合約(簡稱IFRS 17),最大的精神與原則在於未來保險業的資產和負債都會採用公允價值評價,而現行的保險業負債還不是依照公允價值評價,因此未來用公允價值來評價,就會把過去保險業潛藏沒有估計的「利差損」全部反映出來。

而公允價值是什麼?簡單來說,保險公司的公允價值,就是指在某一個時間點,若有人要買,「這家公司資產加計負債的合理值價值是多少」,而這個公允價值的評價是浮動的,會因為時間的不同所計算出來的公允價值有所不同。就像房價,在雙方都有充分資訊下,買賣雙方給予一個合理的評估價值,但之後可能會因為消息利多面,價值也會有所變動。

IFRS 17被冤枉了!IFRS 17與增資是兩碼子事

事實上,台灣早在2013年採用IFRSs,改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編製財務報表,但一直以來保險業的負債並沒有列入評價,因此未來保險業的財報不管是資產和負債皆轉變為採用公允價值評價進行調整,而調整過後,讓潛藏的利差損浮上檯面,可想而知的是,將會衝擊到每一家保險公司的淨值,進而讓公司的資本適足率拉警報。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首先解釋,保險業增不增資跟IFRS 17是毫無關聯,因為IFRS 17是一套會計準則;而保險業是否增資則是政府的監理措施。

廣告

但為什麼大家之所以會把IFRS 17跟增資混為一談?主要是因為新版國際保險資本標準(ICS)2.0也剛好在2026年實施上路,取代現行的資本適足率制度(RBC),改為更為嚴謹,主管機關用來判斷保險業是否增資的參考,這也是為什麼如今保險業個個皆是如臨大敵。

彭金隆認為,IFRS 17會計準則是否接軌本身沒有分歧,因為這是國際標準;而ICS2.0則是由國際監理官方訂定資本計算的方法論,作為各國主管機關參考,但接下來主管機關的監理做法怎麼做、增資要怎麼增資,這是屬於國家治理權的一部份,換句話說,倘若保險公司增資的壓力實在太大,主管機關若要採行漸進式增資,當然也可以。

IFRS 17、ICS同時上路,增資規模多大還很難說

回到會計大魔王IFRS17,是讓資產和負債同時按照市場估價,進而讓保險公司盡早揭露風險,不要讓問題在保單到期之前繼續惡化。

「台灣遲早必須要跟國際接軌。」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指出,過去金管會已經相當「縱容」保險業長達一段時間,包括過去保險業大賣高利保單,直到現在低利率及低報酬的市場投資環境,使得當初那些高利保單變成嚴重的利差損,而為了彌補利差損,保險公司就想盡辦法把保費拿到海外投資,但很多海外投資實質是虧損,但卻是隱藏在報表裡面並沒有顯現出來。

「保險公司是讓客戶投保保險,結果如果連保險公司自己都不保險,怎麼承擔保戶的風險?」殷乃平認為,透過國際IFRS 17的規範要求,能夠讓業者的財務狀況更透明,因此接軌IFRS 17會計準則有其必要性。

IFRS 17可望讓保險業者的財務狀況更透明

但為了接軌IFRS 17、ICS兩大新制,整體保險業的增資警鈴也開始響起。國民黨立委費鴻泰日前在立法院財委會進行質詢時曾指出,接軌IFRS 17的成本主要來自於4大項,第1是,保險業者委託外部專家協助導入的顧問費,平均每家業者預估需花費1、2千萬以上;第2個成本是保險精算系統升級的費用,每家保險公司動輒得花上億元。

第3項成本是,新資訊系統的建置與導入費用也同樣得花上億元;第4項則是最重要,因IFRS 17規範保險公司的負債採用公允價值進行評價來提列負債準備金,因此保險業者需要卯足全力來提列責任準備金,金管會目前已要求各家保險業者須在明年底前提足準備金;接著ICS 2.0跟著接軌,也將擴大主管機關對保險業的資本要求,進而要求增資。

彭金隆則認為,「如果這個IFRS 17新的報表是給投資人看的,那麼沒有問題,因為投資人都希望取得最新資訊;但是如果用公允價值報表來衡量一家保險公司的清償能力,那麼就是一個大問題。」

未來若出問題,保險安定基金能發揮作用?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倘若後續保險公司因撐不過IFRS 17的大考驗,進而面臨被併購或出售,萬一沒人出手接管併購,走向倒閉一途,目前保障被保險人權益的保險安定基金最終能不能發揮作用?

根據保險發展中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為止,保險安定基金規模來到239.7億元,其中包含財產保險安定基金49.25億元以及人身保險安定基金190.45億元,金額並不大。

殷乃平指出,保險安定基金根本無法支應負債嚴重財務惡化的保險公司;若未來有中大型的保險公司出問題的話,就算掏空了整個保險安定基金恐怕都無法解決,直白地說,保險安定基金解決問題的能力非常差,只是擺著讓保戶安心而已。殷乃平建議,金管會或是保險局應該規劃一套「新的安全機制」,或是加強保險安定基金的規模,提前為未來的危機處理機制做好準備。

台灣多長期保單,歐美多短期保單,如何適用同一套規則?

對國內保險業者而言,金管會為了要與國際接軌而同時推動IFSS17以及ICS2.0,但台灣的保單多為長期保單,與歐美的短期保單結構不同,如果只是「移植」國際制度而讓國內業者陷入經營困境,顯然也不是金管會的原意,尤其過去曾經幫忙保險安定基金處理問題壽險公司的業者,在新制度上路後恐怕首當其衝,未來可能再也沒有人願意出手幫忙政府收拾爛攤子了。

不過,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多次強調,保險新制接軌國際並不是要保險業「倒了」、「做不下去」,而是要讓保險公司能夠平順接軌,因此如何讓國際規範適度地「本土化」,目前跟國際會計組織及監理機關都有溝通,將來會適度考量保險業發展情況,包括將採用的參數與利率逐步調高,讓保險業不需要花太多的成本就能接軌。

更多信傳媒報導
桃園市政體檢3》科技工業大城的工安血淚 鄭文燦上任5年多終把這數字降下來
新北上半年光交通罰單就進帳10億 侯友宜說是檢舉達人太多 真的嗎?
南一中台大醫爭議》「醫科迷思」救了台南私校 卻成新課綱的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