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用品業產值2024年增回正 首季增幅續升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體育用品業繼2024年年增率結束兩年負成長、翻紅後,2025年1-3月體育用品業產值年增5.6%,增幅續升。高爾夫球用品為2025年1至3月成長最大貢獻來源。
統計處表示,受惠於全球運動健身風行,我國體育用品產值自2016年以後連年攀升,期間雖遇疫情干擾,但在家用健身器材需求增加下,挺過疫情危機,2021年受惠歐美健身器材需求成長,產值創下930億元歷年新高,年增率高達45.8%,不過,隨防疫解封需求回歸常態,加上受國際景氣降溫以及庫存調整影響,2022-2023年分別呈年減40.3%及14.9%,2024年重返成長軌道,年增1.5%,擺脫前兩年負成長困境,2025年1至3月續增5.6%。
按主要產品觀察,室內健身器材及高爾夫球用品為最主要的兩大產品,2024年產值占比合計達67.7%。
統計部指出,我國體育用品生產近年多以室內健身器材為大宗,2019年占約5成,2020年受疫情管制措施影響,在家運動風氣取代至健身俱樂部習慣,帶動家用跑步機、踏步機等需求增加,占比快速躍升至6成以上,產值達384億元,年增38.2%,2021年歐美疫情減緩,民眾至健身房運動頻率增加,以及在家健身需求仍殷之雙重加持下,產值攀升至578億元,年增50.7%,占比增至62.2%,不過,隨疫後戶外運動逐漸恢復,對室內健身器材需求減少,加上庫存調整影響,2022-2023年產值連兩年衰退,致占比下滑到約3成,2025年1至3月因部分業者新舊產品交替期,國外拉貨動能減弱,致年減15.9%。
高爾夫球用品方面,近年因美中貿易影響,部分廠商訂單移回台灣生產,2019年產值升至128億元,年增12.0%,2020年受疫情影響,相關管制措施抑低消費需求,致產值減為111億元,之後隨國外防疫措施降級解封,各球場陸續開放,具社交安全距離的高爾夫球成為熱門運動,推升球具品牌廠拉貨力道,2021年產值回升至170億元,年增53.2%,2022年續增至195億元,創歷年新高,年增14.9%,占比一舉突破3成,升至35.2%,2023年受高基期因素影響,致年減22.1%,2025年1至3月因國外訂單增加,年增24.1%。
統計處說明,我國健身器材與高爾夫球用品皆以出口為導向,直接外銷比率達九成以上。根據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資料顯示,2024年我國健身器材全球出口值排名第3,占全球出口4.5%;高爾夫球、球桿、其他高爾夫球設備我國出口值全球排名分別為第2(占19.5%)、第9(占3.0%)及第5(占10.2%)。
統計處表示,體育用品業涵蓋球類用具、田徑用品、衝浪板、滑雪板、溜冰鞋、釣具、體操及健身器材等產品製造。依最新工廠校正及營運調查統計資料顯示,2023年我國體育用品業工廠營運家數449家,主要集中於中南部,產業規模結構以中小企業為主。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70元漲到1922元擋不住!1族群成超級績優股 謝金河揭這家「1季賺贏一整年」:值得探索
三峽老翁過世 為何還被以「殺人罪」移送?律師曝警方背後原因
富邦人壽暴虧91億「大董二董臉綠了」!專家:國壽賺錢吔 這些人在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