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美國消費需求正在消失

驚!美國消費需求正在消失
驚!美國消費需求正在消失

【特約記者謝維倩編譯】疫情加重各國的經濟損失,有美聯儲無限量化寬鬆撐腰的美國經濟,相對於其他國家顯然處於較好的優勢,在重啟經濟之後恢復起色。

然而在防控抗疫上疲於奔命的美國,除了每日確診人數持續新增之外,這場大流行病還威脅美國的經濟繁榮,通縮正在悄然蔓延,與疫情相同的是它沒有任何減弱跡象,自從上世紀的大蕭條以來,這可能是最嚴重的的通貨緊縮之一。

物價正在下跌,美國3月的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下降7.5%,而4月的消費價格指數的降幅為2008年12月以來最大。

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趨勢令人擔憂,這是反映通貨膨脹的領先指標。今年石油價格暴跌,揭露出全球需求快速下滑,加上國際美元流動性短缺加重了石油業的困境,幾乎所有大宗商品都在降價。

美聯儲的通脹率目標為2%(這是保持社會健康正常運作的基本門檻),而市場的方向是未來30年的通脹率平均值只可能勉強超過目標值的一半(也就是1.1%)。這個數字看起來令人驚訝,因為國會已通過舉債3兆美元,美聯儲已注入至少2.1兆美元的流動性,加上美國央行把利率降低至接近零的水平。

這些財政措施帶來的刺激與價格上升有關,而非價格下降。但現在市場卻反映出相反的結果,當全球受到災難性事件衝擊時,多數人湧向避險的安全資產,確保手上的資產是美元現金,或者在緊急時可以立即轉換為美元(因其廣泛的流通性)。

美國人在囤積美元,慌張的投資者轉向現金,外國人購買安全投資,用美元償還的美國政府債券。1930年代的大蕭條期間,價格急速下跌壓垮了美國經濟,通縮是經濟繁榮的「殺手」。 由於雇主縮減僱傭數量,工人受到了打擊,因而提高了失業率。市場信號顯示著通縮,但學者和美聯儲更擔憂通脹,美聯儲前理事林賽(Larry Lindsey)表示,未來經濟復甦時將會出現通脹。當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只有1.35%時(偏低),市場的集體智慧,或者說投資者的無意識反應,會在股市尋找出路下注。

廣告

假設由於政府大量舉債,這種對未來通脹的預測是正確的,如果美聯儲瞄準的是大宗商品價格,它現在應該注入大規模美元流動性。隨著經濟重啟復甦,如果大宗商品價格開始迅速上揚,那時再抽掉這一流動性以防後續產生的負面作用。

美聯儲拒絕讓價格引導貨幣政策,這意味著美聯儲並不準備讓全球市場獲得美元流動性,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下跌的物價會阻止美國的V形復甦發生。還有補救辦法,美聯儲為銀行準備金支付的利率應該降至零(現在是0.1%),接著在今年剩餘時間內取消工資稅(今年已繳納的工資稅給予退還),直到通縮威脅減輕,比起增加聯邦支出顯然效率高得多。

美國財政部也可以使用短期國庫券換取社會保障信託基金中不可出售的國庫券,以便其受託人可以將債券賣出,並買入普通股票。購買股票應該通過交易基金進行,這樣政府的持股就不具有公司投票權。美國經濟如果想要回到川普任期前3年的繁榮,征服新冠疫情之外,還需要在財政刺激上有更大膽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