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To B接過游戲大旗

作者 |洪雨晗郵箱 |hongyuhan@pingwest.com

5月16日,騰訊發布了《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報告2021》。報告中,馬化騰罕見的直言,騰訊正處於挑戰和發展並存的新階段: 一方面,收入與利潤的增速放緩;另一方面,騰訊也認為可借此換檔,去創造更高質量發展。

兩天後,騰訊公佈了其2022年第一季度的財報數據,Q1實現營收1354.7億元,同比持平;實現淨利潤255.45億元,同比下降23%,連續三個季度淨利潤下滑。在評價騰訊本次營收表現時,馬化騰在電話會上表示:“(騰訊)實施了成本控制措施,並調整了部分非核心業務,有助我們在未來實現更優化的成本結構。”

圖源:騰訊財報

Q1財報數據透露了一個重要信號,騰訊的基本盤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作為騰訊第一季度唯一取得顯著正增長的業務,To B(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已成為騰訊收入增長的新引擎,是騰訊營收貢獻最大的業務板塊之一,這對外傳達出明確的換擋信號——騰訊不再是一家單純依靠游戲、廣告、社交網絡賺錢的公司。

To B接過大旗

具體業務上,2022年Q1騰訊的增值業務收入為727億元,相較於去年的724億元基本保持不變,其中游戲收入為436億,同比持平;廣告收入180億,同比降17%。財報顯示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躍帳戶12.88億,同比增長3.8%;QQ移動終端月活躍賬戶數為5.64億,同比下降7%。

總的來看,騰訊的To C業務在整個互聯網流量見頂的大背景下,很難在量的方面有大的提升,在存量中提高業務的盈利能力,創造更高質量的發展為下一階段發展的重心。

廣告

此次財報的重要看點是騰訊的To B業務,本季度騰訊To B業務單季收入為428億元,佔總營收32%,成為騰訊主要收入增長引擎。事實上,從2019年以來,騰訊To B業務收入一直保持著增長態勢,目前已經實現倍增,業務佔據的騰訊營收比例也逐年上升,從2019年Q1的25.5%提升到2022年Q1的32%。

圖源:騰訊財報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以往2022年Q1騰訊的To B業務收入增速有所放緩,一季度金科與雲整體收入428億元,同比增長10%,低於市場15%-20%的增速預期,騰訊表示To B業務正在主動調整收入結構,在視頻雲、網絡安全等PaaS及Saas領域加大資源投入。在2021年Q4,騰訊便將“健康可持續”作為To B業務的增長目標,並採取了包括提高自研產品競爭力、鼓勵產品被集成、豐富夥伴生態在內的一系列舉措。

圖源:騰訊

騰訊將To B業務視為企業的增長新引擎背後有其根源。

首先,中國的雲市場還有著不小的發展空間,除了互聯網行業外千行百業都要上雲。據Gartner預測,2020年全球的IT支出總額達到3.4萬億美元;中國IT支出總額則會達到2.77萬億人民幣。從全球和中國雲計算市場佔IT支出比重來看,中國佔比低於全球水平,這說明中國整體數字化程度較低的現實,這也意味著中國的傳統行業上雲大有空間可為。

其次,是騰訊自身具備把雲市場業務做大做強的實力。2021年Q3,騰訊雲在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份額佔據第二,同比增速達53%,位居行業領先水平。其中,IaaS+PaaS市場份額持續擴大,上升到10.92%。騰訊雲實現了在IaaS、PaaS、SaaS層面的持續穩健增長。

最後,行業主要競爭對手都在加速雲計算向實體產業的佈局。去年阿裡巴巴最新財報顯示了一個關鍵數據,阿裡雲來自非互聯網行業的客戶收入貢獻正穩步上升,雲計算營收超過52%來自非互聯網行業,這意味著雲計算向實體產業發展不再只是一個趨勢,隨著國內數字化進程的加速,非互聯網客戶對雲企貢獻的營收正穩步增長,騰訊要做好To B業務自然需要抓住這波歷史機會。

當然,雲市場雖然仍有著較大的發展前景,但從這次財報數據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增速放緩的狀況來看,騰訊雲要想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仍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隨著互聯網客戶方面增量見底,各雲廠商增速都開始放緩,重心往數字化轉型難度更大的B端轉移;雲計算重技術、重資產,前期發展需要巨大投入,而IaaS服務利潤較低,雲企要想盈利需要加大研發豐富PaaS和SaaS市場。

那麼騰訊雲為此做了哪些准備?

大象轉身

為抓住中國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機遇,騰訊在2018年就提出了“紮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戰略,以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到去年,公司再次戰略升級——CBS,騰訊的服務對象,從用戶(C),發展到產業(B),再到社會 (S),最終指向是為社會創造價值。

在上一次戰略升級中,騰訊通過930變革實現To B業務的快速發展,站到了中國雲市場前二,在各行業打下了一批標桿用戶,完成階段性跨越。在宏觀環境變化、互聯網行業發生結構性調整的當下,騰訊此次從市場、產品、組織效率三方面在新的市場環境中確定了更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首先是對To B市場的重新定位。

在上次財報會上,騰訊總裁劉熾平宣稱,雲業務接下來要從不惜一切代價地增加收入,轉向提高增長質量,從而提升利潤率,這意味騰訊雲正在重新明確定位,提升收入的含金量、健康度、可持續性,把資源投入到為客戶創造價值和加強自研產品競爭力上。

過去的公有雲市場,雲企們為搶奪頭部客戶,相互殺價得非常嚴重,這極大影響了收入的含金量。對於雲企業而言,不能過度依賴頭部客戶,擴大對腰部和中長尾客戶的覆蓋、培育區域下沉市場也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在雲企瘋狂搶奪國內市場的幾年中,騰訊雲為搶佔訂單,也拿下了很多集成項目和轉包項目。這種模式雖然幫助騰訊雲贏得了很多客戶,但也存在一定問題,如,有些項目質量低;有些項目存在大量的定製化類目,投入了大量人力成本,標准自研產品在項目中佔的比例低。這種模式不夠健康,也不可持續,這就要求騰訊雲推出導向清晰的渠道和銷售政策,在量的基礎上提高增長質量。

為解決上述問題,騰訊雲在新一輪戰略調整中,確定了深耕行業、深耕區域、提升效率三大方向。重點擴大對腰部和中長尾客戶的覆蓋、培育區域下沉市場;豐富夥伴生態,推出導向清晰的渠道和銷售政策。

在產品策略層面,為了應對市場需要,騰訊雲更加關注提升自研產品競爭力、完善被集成能力。雲計算重技術、重資產,前期發展需要巨大投入,如果僅做公有雲IaaS市場,那麼雲企必然會遭遇利潤較低、同質化程度高的問題,市場最終走向不健康的價格戰,雲企要想盈利需要加大研發,豐富PaaS和SaaS市場,為客戶提供更多選擇。

騰訊在2021年全年財報中表示:“目前,我們優先考慮擴大業務規模,而非追求顯著的收入,國際市場上核心企業服務SaaS(如CRM軟件)商業化的成功經驗,以及本土PaaS市場的體量及高速增長,印證了核心企業服務SaaS在中國的商業化潛力。鑑於市場環境的變化,我們正重定IaaS及PaaS的發展重心,從單純追求收入增長,轉向以為客戶創造價值及實現高質量的增長為目標。我們相信從長遠來看,這將使我們的客戶受惠,並改善我們的利潤率。”

首先是打通各SaaS產品的連接。今年1月11日,企業微信聯合騰訊文檔、騰訊會議團隊宣佈三款產品融合打通,在企業微信上聯合推出一套效率協作功能。三大產品融合打通,騰訊產業互聯網效率工具正式實現一體化,給企業帶來更流暢、更高效的協作體驗。

然後是加大對PaaS和SaaS市場的技術自研。2022年Q1,騰訊持續加大在核心技術研發上的投入,財報顯示公司累計研發投入達到154億元,同比增長36%。騰訊的研發投入持續提升,更加關注對芯片、操作系統、自研服務器等底層技術自研,及數據庫、音視頻、安全等PaaS層技術的研發。在PaaS領域,騰訊在容器、微服務、數據庫、AI、大數據、音視頻、安全、低代碼等方面也有著全面的佈局;SaaS層面,騰訊橫向做千帆生態,縱向打造了騰訊會議、企業微信、騰訊企點等爆款產品

在市場與產品層面的戰略完成調整後,接下來就是對組織架構上的重新梳理。為了讓前端銷售、後端產品、研發、服務體系適應To B市場的要求,騰訊雲調整了組織架構,新增區域業務部、業務經營管理部、ToB產品委員會。這些變化,意在加強團隊的經營管理意識,關注ROI。

今年三月,劉熾平表示“互聯網模式之前是快速增長、野蠻增長,競爭非常激烈,大家都要不斷加人、不斷提升營銷費用等各種投入。現在,整個互聯網行業其實有根本性和原則性的變化。”因此,騰訊的員工工資支出並未減少,研發支出還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提升,這表明騰訊加大在核心業務上的投入,削減甚至直接退出一些邊緣業務以達到健康可持續的增長。

過去三年,騰訊的產業互聯網戰略走過了從0到1的創業階段,騰訊雲的規模也已經成長到一個可觀的量級。如今,立足於新的內外部環境考量,騰訊將To B業務的戰略重點從單純收入規模的增長,轉向了更加健康可持續的增長,在國內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浪潮下,雲市場未來還有廣闊機遇。

· 文章版權歸品玩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發送關鍵詞  轉載合作招聘 到品玩微信公眾號,獲得相應信息。

· 您亦可在微博、知乎、今日頭條、百家號上關注我們。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品玩”(ID:pinwancool),作者:洪雨晗,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