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支持 中大太空系學生將赴阿曼參與口袋衛星任務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中央大學太空系大四生陳翰琨,在教育部「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支持之下,獲參與紐西蘭火箭公司的PocketQube(口袋衛星)整合任務的機會,將前往中東的阿曼,參與衛星與火箭的對接,並將其開發的應變感測器的口袋衛星送上火箭,為台灣在此領域做出新探索。
陳翰琨2022年獲立方衛星任務設計競賽第一名、2023年獲 NASA Rid the Rocket Challenge第三名,並擔任印尼亞太區域太空論壇台灣代表、2024年慈濟青年公益實踐計畫獲百萬獎助,今年更創立探空隨筆(SIGHT Space)公司,年紀輕輕寫下多項紀錄。
談到創立SIGHT Space,陳翰琨指出,主要因許多合作案需要用公司的身份進行對話;另一方面,因參與青年公益實踐計畫獲得補助,因此順勢成立公司。且成立公司後,得以用更專業與持續的方式進行技術整合,也深入校園建立教材與課程平台。希望透過這次去阿曼任務,提供產品的「飛行履歷」,更有能力去教導與傳承。
陳翰琨提到,此次前往阿曼的任務,探空隨筆公司將5面配置應變感測器的口袋衛星送上火箭,目標是測量火箭上升過程中各種應力參數。而此次發射並非將衛星送入軌道,而是到約800公里的高度,測試是否能承受整個發射歷程的應力變化。
中央大學表示,在2週的整合任務中,陳翰琨將參與衛星與火箭的對接,這在SpaceX或RocketLab等大型公司難以實現。這次經驗對台灣極具價值,台灣尚未建立完整發射基地,若未來有機會推動類似項目,將有助於基地建設與選址評估。
在參與此次阿曼任務前,陳翰琨就透過拉丁美洲太空挑戰賽,與巴西、巴拉圭等地團隊有合作經驗。他強調,國際合作中的文化與時差挑戰都需要高度彈性與規劃。遞交文件時也要考慮物流與對方條件,這對開發週期會有很大影響,甚至需要重新做出決策與管理。
陳翰琨認為,每段經歷都是養分,真正重要的不是飛上太空,而是讓更多像他一樣熱愛太空的年輕人,能提早踏出第一步。未來,他希望把經驗轉為更有系統的知識資產,幫助更多嚮往太空科學的年輕人早一點實踐太空夢。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熱帶低壓今晚登陸! 氣象粉專點名3地週五防致災強降雨
0611規模6.4地震警報大作 專家揭1詭異處:祈禱別再出現更強震!
日月潭遊憩人次大幅下滑 議員認為與「這原因」有關
低氣壓+西南風挾雨彈!10縣市發豪、大雨特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