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零件》同泰將打入全額交割股
【時報-台北電】證交所表示,同泰(3321)最近期財務報告顯示,淨值已低於股本之二分之一(每股低於5元),核有證交所營業細則第49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情事,爰公告自3月2日起,將其上市有價證券列為變更交易方法,即股票打入全額交割股。此外,欣興(3037)踢到鐵板,欣興由100%轉投資的欣揚投資,持有同泰16.21%持股。(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呂淑美/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證交所表示,同泰(3321)最近期財務報告顯示,淨值已低於股本之二分之一(每股低於5元),核有證交所營業細則第49條第1項第1款規定之情事,爰公告自3月2日起,將其上市有價證券列為變更交易方法,即股票打入全額交割股。此外,欣興(3037)踢到鐵板,欣興由100%轉投資的欣揚投資,持有同泰16.21%持股。(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呂淑美/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暴力升息循環已接近尾聲,投資人如何在今年最後一個季度,進行具有前瞻性的資產配置,面對這一波升息循環結束後的全新環境,成為當前國際金融機構的首要課題。而繼?豐銀之後,渣打銀行也將於10月5日說明「2023年第四季全球投資展望」,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渣打銀本次的展望說明,主要聚焦三面向。據了解,由於美國政策利率觸頂且經濟前景朝向「軟著陸」發展,其它主要央行暗示緊縮政策告一段落,可能支持金融市場風險偏好在第三季修正過後重新回溫,因此渣打銀行提出第四季應留意的三個面向,分別是:一是美國能否避免經濟衰退?二是如何應對大陸市場的風險?三是利率見頂的情況下如何調整資產配置? 本次的投資展望說明會將由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財富管理處投資策略部主管劉家豪進行市場剖析,包括經濟前景與投資展望。 股市方面,由於債券殖利率上升、美國消費者信心疲軟、大陸房地產業困境以及對美國政府停擺的擔憂日益加劇,全球世界指數(ACWI)及美國標普500指數近期表現不佳,就12個月資產觀點來看,最看好地區是日本股市,但將亞洲(除日本)下調至中性,美股上調至看好,主要是美國第二季業績強於預期
[周刊王CTWANT] 其實早在iPhone 14推出之時,蘋果官方就曾用包裝封條來確保手機是全新未拆封狀態,但隨即就被仿冒商模仿抄襲,製作假的封條搭配整新機,佯裝成全新手機對外販售。所以這次蘋果在新機發布會上,並沒有特別宣傳防偽的事情。而在產品正式上線後,中國當地的店家就用UV紫外燈照射...
碰上連假,不少民眾會選擇出國旅遊,目前日本貨幣政策維持「寬鬆」現狀,現在美元對日圓,是1比149.38,直逼150大關,有日本管理機構分析,日圓還會繼續貶,可再觀望到年底,但有國內專家認為,日本央行將
民視新聞/呂中漁、梁駿樂 台北報導今天10月1日除了是中秋連假最後一天,也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咖啡日,因此除了咖啡店星巴克、路易莎推出,買咖啡豆和咖啡設備打85折、以及咖啡飲品75折優惠外,各超商也有買1送1,和買11送11不等優惠。
【時報-台北電】視訊設備大廠圓剛(2417)9月中旬以來表現氣勢如虹,市場資金青睞帶動股價由20.85元急漲至日前高點27.85元,波段漲幅超過3成,漲多後壓回5日線以下修正,但9月28日股價再度攻上漲停27.2元,成交量也隨之擴大到7,407張,外資單日買超1,048張,顯見外資對圓剛深具信心。 圓剛8月營收2.95億元,月增6.93%、年增3.6%。法人認為,圓剛近期推出AI相關產品,搭載NVIDIA Jetson Orin Nano模組的邊緣AI運算解決方案,支援寬溫作業環境,可深入更多應用,下半年逐步貢獻營收。(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彭?琳)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日電)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日前舉行第5屆第1次董事會,由遴選評議委員、教授羅俊瑋接任評議中心主任委員兼總經理,於今天正式上任。
【時報-台北電】曾經是全球最活躍股市之一的香港,近年在內外政經環境紛擾下,反成為全球最疲軟的市場,不僅如此,港股成交量也急速衰減,流動性不足更造成每日成交兩極化、僵屍股普遍化的情況。如何解決港股流動性的「極寒」情況,成為香港各方關注難題。 綜合港媒30日報導,9月29日是大陸中秋、十一長假第一天,在港股通暫停、南向資金缺席下,港股反而大漲436點或2.5%,收報17,809點。然而,當日成交額卻縮減至港幣677億元,為今年5月初黃金周假期以來新低。 港股作為一個開放的離岸市場,最近兩年來卻面臨流動性大幅下滑的窘境。港交所資料顯示,2021年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港幣1,667億元,但2023年以來,港股多個交易日的成交額不足1千億港幣,日均成交額在港幣1,100億元左右,這與今年最火熱的美股明星輝達(Nvidia)相比,輝達今年的日均成交額約150億美元(約合港幣1,162億元),幾乎與港股全日成交額不相上下。 譬如,以9月15至21日一周來看,在港股將近3,000千檔個股中,有900多檔個股是零成交,占比逾3成。成交額在港幣1萬元以下的約1,200檔,占比約4成。也就是說,7成的港股個
(中央社台北1日電)中國財政部日前公布,今年8月份中國全國共銷售彩票人民幣529.57億元(約新台幣238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3.6%,也是今年迄今銷售最多的月份。網友紛紛表示,經濟越差,彩票銷量越好。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台灣IC設計新創公司「台灣奈微光」開發出全球第一顆「中遠紅外光矽光子晶片」,突破技術,被稱為台灣下一座護國神山,連國發基金都投資上千萬,不過卻被踢爆,董事長張坤昱涉嫌將關鍵技術轉給中國,形同賣台,有公司股東澄清,智慧財產權都在台灣,是部分董事為了爭奪經營權,才引發爭議。國發會也趕緊發聲明,要求公司盡快對外說明。
【時報-台北電】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近日釋出變壓器標案,機電大廠受益!其中華城拿下345KV及161KV電壓器標案,合計金額逾3.2億元,預計2年交貨。而士電、中興電、亞力等三廠商,全年營收有機會挑戰新高。 台電第二季末、第三季初,釋出亭置式變壓器標案,華城拿下台電4,720具亭置式變壓器訂單,得標金額11.29億元;士電、大同各接獲台電6,900具亭置式變壓器標案,金額各12.77億元。台電9月公布345KV及161KV電力變壓器決標廠商,華城得標金額近2.7億元、士電近1.95億元、大同得標金額4,345萬餘元。161KV60MVV變壓器標案,由華城以5,543萬餘元勝出。 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挹注,機電業前八月營收表現亮麗,士電達219.63億元,年增8.32%;中興電145.89億元,年成長20.58%;亞力53.20億元,年增17.37%;華城68.46,年成長59.07%,均全面改寫同期新高。 華城表示,今年營運成長動能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美國各州電力公司釋出汰舊換新變壓器訂單,以及綠能產業,目前在手訂單超過百億元,訂單能見度至少三年。 華城自結7月EPS達0.99元,年成
台灣頻率元件廠晶技 (3042-TW) 在汽車應用占比已達營收的 15%,也成為 2023 年下半年在手機、網通產品應用之外的另一重要出貨產品支柱,晶技的寧波車用產品專用產品生產公司在 2024 年第二季正式投產。
中油宣布明(2)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各調降0.3元及0.2元,調降後,92無鉛汽油每公升30.8元、95無鉛32.3元、98無鉛34.3元、超級柴油28.4元。這也是9月18日以來第三度降價,累計降幅0.8元。開車族加滿油箱可省40元左右。
[FTNN新聞網]記者林兪彤/綜合報導疫情延燒時,不少人會選擇「無接觸支付」來降低病毒感染率,而疫後電子支付更成為現在消費方式主流,特別是女生鍾愛攜帶「...
[周刊王CTWANT] 原PO在網路論壇Dcard發文,「工作了2個月,前幾天被辭退了,前主管給的理由竟然是『因為我都準時上下班,中午準時吃飯』。前主管說新人就是要表現給別人看,如果8點前到,電腦就要開起來開始做事,甚至『裝忙』,中午也是打鐘後應該還是要再多做一下子,跟其他同事一起去餐廳...
民視新聞/唐詩晴、郭文海 台北報導每年蘋果新機上市,從排隊熱況到各種規格和價格,往往都會引發話題,今年就有國外網站統計,一台iphone15入門機種,各國購買力和薪資的比較,要花掉各國人民,薪資所得幾%?結果台灣要花年薪2.7%,排世界第6,比起鄰近的日韓、中國,購買力都高出不少。
日 期:2023年10月01日公司名稱:藥華藥(6446)主 旨:藥華藥與WuXi Biologics Ireland Limited簽訂某髓系免疫檢查點候選抗體序列之全球專屬授權合約發言人:林國鐘說 明:1.事實發生日:112/09/282.契約或承諾相對人:WuXi Biologics Ireland Limited3.與公司關係:無。4.契約或承諾起迄日期(或解除日期):自2023年9月30日起至以下三項條件中最晚者:(1)第一次商業銷售後10年(2)最後一個有關該產品組成物(composition of matter, COM)的專利範圍屆滿(3)法規給予的獨佔期(regulatory exclusivity)屆滿5.主要內容(解除者不適用):本公司與WuXi Biologics Ireland Limited(以下簡稱WuXi Biologics)簽訂某髓系免疫檢查點(myeloid immune checkpoint)候選抗體序列於全球研發、生產、銷售的專屬授權合約。依據合約,部分臨床前試驗由WuXi Biologics先行完成,再由本公司負責接續之臨床前與臨床開發工作。依
(中央社台北1日電)華為Mate60系列手機在中國引發熱議之際也有重大人事異動,孟晚舟結束當值華為輪值董事長,交棒給副董事長胡厚崑;在孟晚舟擔任輪值董事長期間,華為戰略重心明顯向數位化以及AI領域。
(中央社台北1日電)中國北京、濟南等多地近期陸續有國資平台出售價值人民幣上億甚至數十億元房產,不少網友對此表示困惑,猜測國企是否缺錢才大量拋售房產;另專家預計這將增大房市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