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市場對大陸地產及防疫已反映過度悲觀情緒

全球經濟2023年面臨通膨及升息等不確定性,大陸還多了房地產及疫情的下行風險。惟目前陸港股估值已處於歷史低點,市場對於地產及防疫政策的悲觀情緒幾乎都已反映,只要有一點積極性的變化,都會帶動市場大幅反彈。

先從升息這點觀察,這一輪美國聯準會升息周期的特點不在於高度,而在於速度,尤其跟過往相比,算是罕見的快速。基準利率對資本市場的影響非常巨大,當利率發生變化,所有的資產價格及配置關係都需要重新調整。

面對快速升息,宏觀經濟需要時間去適應。所幸自從升息以來,油價已經從每桶120美元降到80美元,降幅非常大,這代表全球通膨是在降溫的。10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也看到明顯回落,降至7.7%。

雖然距離聯準會設定的2%通膨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但有回落就代表通膨壓力放緩,全球流動性緊縮的壓力就會跟著減弱。目前市場共識認為,聯準會利率終值大概落在4.5%到5%附近,代表升息周期已經進入最後階段,

對大陸來說,除了美國升息及通膨等因素外,還有房地產行業以及疫情的額外風險。過去這一年,大陸地產成交價量都出現很明顯的下降,儘管今年官方推出很多振興措施,但從10月份的數據來看,房地產行業還是面臨相當嚴峻的局面。

現在是政策正在跟風險賽跑的關鍵時刻,如果控制不好,就會出現更多房地產企業債券違約或暴雷事件,因此要觀察政策是否夠力去穩住地產。

若從歷史軌跡來看,地產現在應該是最壞的情況。大陸房市過去有三次大調整,近期房市成交量跌幅算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次。

廣告

這輪調控主要因為大陸貨幣政策先前特別針對地產行業,刻意緊縮供給端的流動性,地產企業債務壓力暴增。所幸今年以來,這些緊縮政策已經有所調整,緊箍咒消失後,行業也就有望進入復甦階段。

大陸從今年6月開始推出各項支持經濟政策,其中針對房地產的相對較多;財政上也發行了很多專項債,應該有望在2023年看到對穩定經濟逐漸收效。

至於疫情,儘管大陸依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但伴隨防疫措施開始做出彈性調整,最壞的情況應該已經過去。

估值也是衡量A股及港股位置的重要指標,反映的是投資人對未來的樂觀程度。目前陸港股估值幾乎處於歷史最低位,恒指本益比僅僅只有8倍左右,在全球主要資本市場中敬陪末座。恒指跟過往最高點相比幾乎下跌了四成,科技指數從高點回落幅度更高達七成。

A股本益比也跌到僅有12倍,反觀美國道瓊工業指數平均本益比還有20倍,顯示美股估值位置還在高位,而A股則在低位,代表市場對大陸市場仍屬悲觀。

但最悲觀的預期往往也意味著有著更大的可能性。只要有任何一點積極性的變化,都會刺激市場大幅反彈。

有幾個面向存在優於預期的可能性,首先是防疫政策。儘管大陸中央至地方還在摸索較適當的方式,但逐漸放鬆應會是未來較明確的方向。其次則是房地產,金融16條措施推出後,銀行授信到位,地產行業可能會有較明顯的止跌回穩。

第三就是貨幣政策,如果聯準會升息趨緩,資金持續向美國流動的誘因也降低,資金可能重返新興市場,尤其是已經低配一段時間的大陸市場。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千金股年底競速 大立光王者回歸 掀比價
第三代半導體 黃金陣容成形
訊連人臉辨識 明年貢獻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