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下一波上漲周期的築底階段

2022年開年以來,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加大,主要因美國通膨升溫,迫使美國聯準會不斷釋放強硬政策信號。市場預期美國3月底將結束資產購買,並開始升息,升息次數可能會有三到四次。這將造成需求跟貿易放緩,進一步使得新興國家資本外流、貨幣貶值,影響全球股市。

美國貨幣政策緊縮固然會對股市造成壓抑,但其實股市從2021年12月開始,就在加速反映這個預期。例如以科技股為主的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從2021年12月以來就一路走跌;大陸以新創科技為主的創業板,也是12月大幅重挫。

美中兩地市場下跌,都是反映對聯準會轉鷹的體現。2022年1月持續波動,也是因為市場不斷調高對聯準會升息的次數預期。從2021年11月多數分析師估計的一到兩次,到現在已經轉為三到四次,甚至提出2022年底前可能啟動縮減資產負債表的看法。

當然,從預期到實際通常都會有差異,如果通膨不再惡化,有可能最終美國在2022年只升息兩次,如此市場就會出現優於預期的正向反應。

此外,美債殖利率上揚對股市帶來的壓力,我們已經在2021年初見識過,市場對發生過的歷史都會有學習效應。參考2021年初的經驗,美債殖利率當時走升的周期大約兩個月,轉折點出現在3月中下旬;而A股在拐點前的3月9日,就看到築底的第一支腳,顯示殖利率上揚的衝擊效應,是會隨著時間遞減的。聯準會在2022年1月底還有一次利率會議,3月是否開始啟動升息,很快就會明朗,不確定因素會大大降低。

時間拉長來看,美國升息這件事,從1990年以來已經歷過四輪了,首次升息的時間點包括1999年6月底、2004年6月底、2015年12月,但沒有一次在升息初期就造成股市崩盤的。

廣告

且陸股在美國升息前的漲跌也沒有絕對,例如1999年升息前的三個月內,上證指數還上漲了五成;2015年那次也是在升息前三個月內上漲11%;只有2004年,A股在升息前三個月下跌兩成。顯見美國升息並非左右大陸股市的核心關鍵,重點還是要看大陸政策跟實體經濟走向。

由於大陸存在資本管制,人民幣波動也有僵固性,加上中美利差大,不至於像其他新興國家容易因美國升息帶來資本外流跟貨幣貶值的壓力,陸港股相較海外資本市場具有較大的獨立性,因此2022年倒是可以視為風險偏好向上的起點。

因為現在投資人對陸港股已經很悲觀,但伴隨市場預期北京的監管打擊已近尾聲,過往的擔憂已反映在估值的修正上。且大陸2021年12月通膨低於預期,為貨幣政策帶來寬鬆空間,大陸的寬鬆將與美國的收緊形成對比,吸引外資法人最近重新加碼大陸市場。

從政策來看,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定調為穩增長,所以之後的政策都會圍繞這個核心而展開。且市場資金愈來愈多,無法投入房地產的錢,就會增配在金融資產上,因此2022年、2023年可以看做是下一波上漲周期的築底階段。

即使A股企業平均獲利水平跟2021年相比難有明顯增長,但其實不同產業的差異很大,例如消費、醫藥、碳中和、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等,都會有優於平均的成長,這些都有機會反映在2022年的股市上。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復甦太強 反衝擊全球經濟
11檔投信買超 逆勢加碼
投資台灣3大方案延長三年 政院今拍板